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更多功能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分泌大量黏液的肿瘤
多无症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黄疸、脂肪泻等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基因突变等导致
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定义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
肿瘤细胞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可分泌大量黏液,引起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性变,进而导致胰液流出受阻,出现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本病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有可能会发生恶性变,从而转变为胰腺癌,因此,通常被认为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分型
按照肿瘤细胞的异型程度分型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
交界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原位腺癌。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
按肿瘤发生按照肿瘤发生的导管部位分型
主胰管型(main duct type, MD-IPMN)
相对较为少见,肿瘤细胞起源于胰腺主胰管,恶变风险较大,可分为节段型、弥漫型两个亚型,位于胰头者多为弥漫型,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多为节段性,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较高(约为70%)。
分支胰管型(branch duct type, BD-IPMN)
肿瘤细胞起源于胰管侧支,可分为巨囊型及微囊型,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一个囊肿或一簇囊肿样改变,主胰管不扩张,常见于胰头部,尤其是钩突和颈部,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较低(10年时约为20%)。
混合导管型(mixed type, MT-IPMN)
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型。
按肿瘤形态学分型
肠型
MD-IPMN多表现为肠型,浸润性癌发生率较高,但多为微小浸润,很少发生血管、淋巴结和浆膜侵犯。
胰胆管型
组织异型性高,侵袭性较强,导管腺癌转化率较高,预后最差。
嗜酸细胞型
较为罕见,生物学行为一般比较惰性。
胃型
大多数BD-IPMN为胃型,预后最好。
发病情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发病率低,国外文献报道约占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3%,占胰腺囊性肿瘤的20%~50%。
好发于老年病人,平均年龄为6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男∶女为2.2∶1)。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