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疝

更多功能

腰疝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腹膜内或腹膜外器官、组织通过腰三角间隙膨出而形成的疝
腰部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疼痛、坠胀感、牵拉感、恶心呕吐等
可分为先行性和后天性腰疝,后天性腰疝由于创伤、感染、手术造成
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病情较轻者或小儿可采用保守治疗
定义
腰疝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腹外疝,仅占腹外疝的2%左右,是指腹膜内或腹膜外器官、组织通过腰三角间隙膨出而形成的腹外疝,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流行病学
先天性腰疝:约占20%,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
获得性腰疝:约占80%,多发生于消瘦的老年患者。
腰疝较为少见,以老年人发病为多。
疾病类型
根据解剖结构分型
腰上三角疝:疝囊突出位于腰上三角间隙。构成腰上三角的上界为12肋及下后锯肌下缘,外界为腹内斜肌上缘,内界为骶棘肌,底为腹横肌腱膜,顶由腹外斜肌和背阔肌构成。
腰下三角疝:疝囊突出位于腰下三角间隙。构成腰下三角的下界为髂嵴,外界为腹外斜肌,内界为背阔肌前缘,底由腹横筋膜、腹内斜肌和胸腰筋膜的后层构成的腰深筋膜构成,此三角表面覆盖皮下筋膜和皮肤。
弥漫型疝:多为腰肋部术后,或创伤导致。
根据疝内容分型
腹膜外疝:没有腹膜囊。
腹膜旁疝:腹膜移位并粘连于腹腔内脏器。
腹腔内疝:疝囊内容物有完整的腹膜成为疝囊。
根据病因分型
先天性疝: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
获得性腰疝: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创伤、感染、手术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