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肌肉、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主要采取休息、理疗、药物止痛、康复训练等方法
轻症可自愈,严重劳损无法自愈,病情易反复
腰肌劳损是什么?
定义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的炎症,是腰痛常见原因之一。
以腰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为特点。
又称为“慢性腰部劳损”“腰背部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
分型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动力型和静力型两种。
动力型腰肌劳损: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
静力型腰肌劳损:好发于久坐和久站的人群。
发病情况
腰肌劳损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腰肌劳损主要发生在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剧烈运动、久坐人群。
腰肌劳损的自愈方法有什么?
轻度的腰肌劳损通过休息、日常腰背肌锻炼等方法可以自愈。但是病情比较严重时,不能自愈。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牵引、按摩、推拿、理疗、药物止痛等方法缓解症状,必要时可手术治疗。腰肌劳损的综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
腰肌劳损怎么锻炼恢复?
腰肌劳损患者的锻炼方法,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开展适度的腰椎伸展动作。
通过做腰椎伸展动作,能够提升腰部的肌肉力量,加强腰背肌的功能,使脊柱保持生理性的前凸,增强脊柱稳定性。动作包括: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小飞燕、臀桥等。
腰肌劳损的人睡什么样的床比较好?
腰肌劳损的人应选择舒适并且稍微偏硬的床,这样比较有利于腰部软组织放松和维持腰椎平衡。
不建议睡太硬的床,可以在硬板床上加垫稍薄的软垫。这样,不至于床太硬而“硌人”,床板可以给予腰椎一定的支撑,也能让肌肉放松,促进痉挛的腰背部肌肉恢复。
睡过软的床,会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反而加重腰背部酸痛的症状。
致病原因
急性腰肌损伤
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急性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时,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可能会迁延不愈,转变为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积累性损伤
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如长期坐姿或站姿不正确)、反复或长时间弯腰、睡眠姿势不正确、睡过软或过硬的床等,使腰骶部肌肉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容易发生疲劳性损伤,导致腰肌劳损。
脊柱外伤
脊柱是保持躯干稳定的主要结构。脊柱外伤会使脊柱结构发生紊乱,腰部肌肉需要超负荷工作来保持躯干稳定,导致腰肌劳损。
其他
先天性畸形(如
隐性脊柱裂)、
脊髓灰质炎后遗留下肢畸形、腰骶角异常等,都会导致腰椎姿势不平衡,引起腰肌劳损。
寒冷、潮湿等气候因素,可导致腰肌受潮、受凉,引发慢性损伤。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常伴有压痛,以肌肉起点、止点及神经肌肉结合处压痛为主。
疼痛在劳累、弯腰及天气变化(如寒冷、阴雨天气)时加重,在休息后缓解。
变换姿势、以拳头叩击腰部、睡眠时仰卧并垫高腰部,可缓解疼痛。
其他症状
有时可触摸到腰部肌肉僵硬,按压会有疼痛感,但叩击后疼痛反而可减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166
腰肌劳损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感到腰部疼痛,并且在弯腰、劳累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应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就医前尽量减少活动,建议家属陪同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骑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腰痛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什么情况下腰痛会加重或缓解?
除了腰痛还有其他症状吗?
腰痛范围大吗?疼痛是否对称?
病史清单
有没有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是否有长期坐姿或站姿不正确、反复弯腰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166
腰肌劳损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急性腰肌损伤史,且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有慢性积累性损伤史,如长期坐姿或站姿不正确、反复弯腰等。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腰痛面积相对较大,为弥散浅表性疼痛。
腰部肌肉僵硬,有压痛点,叩击压痛点疼痛反而减轻。
实验室检查
一般会进行血常规、血生化、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一些免疫学检查,来鉴别、排除其他可导致腰部疼痛的疾病。
腰肌劳损时,以上各项指标一般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主要用于了解是否有骨骼改变。
多无异常,少数合并出现骨质增生,或者有隐性脊柱裂等腰肌劳损的病因。
其他
如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用于鉴别、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点:都有腰部疼痛症状。
不同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腰部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腰痛比较深在,除了腰痛还可有下肢不同部位的放射痛。CT检查可有腰椎间盘突出表现,可以此鉴别。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相似点:都有腰部疼痛症状。
不同点: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第三腰椎横突的周围组织损伤,一般单侧发作,有明显的第三腰椎横突尖压痛。X线检查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可以此鉴别。
腰椎结核
相似点:都有腰部疼痛,且休息后可缓解等症状。
不同点:
腰椎结核可有低热、盗汗、全身无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常有腰椎骨质的破坏、椎旁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可以此鉴别。
腰肌劳损多采取综合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
一般治疗
纠正不良生活、工作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使用正确的姿势搬运重物。
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体位可减轻腰痛症状;睡觉时建议对腰部进行一定的支撑。
使用腰围。
合理使用腰围可减轻腰部肌肉劳损,缓解疼痛症状。
必要时可只在工作中使用腰围,休息时解除。
腰围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减轻肌肉疲劳,缓解疼痛,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
常用方法包括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电疗、光疗、蜡疗等,还常同时进行推拿、按摩等传统手法治疗。
应在专业医生或技师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疼痛难忍时,可采取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可口服,也可使用贴剂贴于疼痛部位。
部分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会有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的不良反应。
胃部溃疡、出血者,应尽量避免服用这类药物。
肌肉松弛药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者。
封闭治疗药物
存在固定疼痛点者,在压痛点局部注射“麻醉剂+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一般每隔5~7日治疗1次,2~3次为1个疗程。
康复治疗
腰背肌功能锻炼是腰肌劳损的重要治疗方法,可以增强脊柱稳定性,有效减少腰痛发生的频率,常采取以下方法锻炼。
3点支撑法(三点式):平卧,用头、双脚三点支撑,将臀部慢慢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5~10秒。每组重复12~15次,每天2~3组。
5点支撑法(五点式):平卧,双腿屈曲略宽于肩,用头、双肘、双脚5点撑起身体,将臀部缓慢抬高至能承受的位置,保持5~10秒。每组重复12~15次,每天2~3组。
臀桥(拱桥式):平卧,双腿屈曲略宽于肩,用上背部、双脚3点撑起身体,将臀部缓慢抬高至大腿和躯干平直,保持5~10秒。每组重复12~15次,每天2~3组。
小燕飞(飞燕点水式):俯卧,头、双上肢、双下肢尽量向后伸,腹部接触床或垫子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3~5秒。每组重复12~15次,每天2~3组。
注意:腰背肌锻炼应量力而行,以不疲劳、不加重腰痛为原则。
其他治疗
中医针刀疗法
可通过剥离
瘢痕和解除粘连,来降低肌筋膜压痛点的张力和压力,缓解肌筋膜压痛。
中医药治疗
腰肌劳损属痹病范畴,多因局部伤筋、肝肾亏虚、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导致气血凝滞,经络受阻,不通则痛,久病不愈则肌筋膜挛缩,僵硬黏滞。
治疗原则是通过益气养血、散寒、祛风、除湿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治愈情况
腰肌劳损经过早期诊断和正规治疗,并配合改善不良生活、工作习惯,症状多可在2周后缓解。
4~6周腰背功能可恢复正常。
如治疗不当,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腰部损伤,腰痛症状反复发作。
危害性
出现腰部疼痛、压痛,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且病情易反复。
严重者可能会加快脊柱退化(老化),甚至发生脊柱侧弯。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以清淡(少油、少盐、少糖)为主,避免食用辣椒、花椒、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疼痛发作时严禁饮酒,缓解期建议少喝或不喝酒。
生活管理
应避免劳累,注意休息,作息规律。
应尽量避免激烈运动,日常锻炼可以选择打太极等。
注意运动时间,不要过度运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
运动时注意保护腰部,避免碰撞、跌倒。
尽量避免搬重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换季或降温时应注意增加衣物,或戴腰围,避免腰部受凉。
家中应多通风,避免久居潮湿的环境中。
姿势纠正
坐姿、站姿等须端正,避免腰部肌肉受错误应力,加重疾病进展。
不应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易造成肌肉疲劳。
注意纠正不正确的睡眠姿势。
心理支持
部分腰肌劳损患者,会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而缺乏治疗的信心,甚至出现焦虑、抑郁,需要及时疏导。
良好的心态是疾病康复的基础,周围朋友和家人应予以安慰、鼓励,使患者心态转变,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预防
矫正不良姿势
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的人,应多做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避免受伤
锻炼时应注意保护腰部,避免外伤。
避免采取不恰当的活动方式,如猛烈的旋转腰部、反复弯腰、猛力扭腰。
可进行一些缓和的运动,如游泳、太极等,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如果腰部受到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康复,避免发展为慢性损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及时增加衣物,避免腰部受凉。
尽量不要弯腰拿东西,最好采用屈髋、屈膝的下蹲方式,之后慢慢起身。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