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瘤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肿块,其生长和机体不协调,当治病因子的刺激停止后,肿瘤组织仍不停生长。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以
血管瘤最为常见,继发瘤中以黏液囊肿发生率最高。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神经出现视力下降或发生眼球突出等症状时才被发现。
眼眶肿瘤可原发于眶内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或远距离转移而来。
1.良性肿瘤
在眼睑的肿瘤当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眼睑血管瘤 是一种先天性
血管畸形,大多数出生时已经存在,随年龄增长瘤体逐渐增大,多为单眼发生。临床上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①
毛细血管瘤,又叫
血管痣。长在眼睑皮内,上下睑都可受累。开始为暗红色小点,扁平状或微隆起,以后可长成为分叶或结节状肿块,一般生长缓慢,有的终生不变。②
海绵状血管瘤,多生长在眼睑皮下或球结膜下,呈紫蓝色葡萄状隆起,质柔软而略具弹性,压之可暂时消失,哭闹或低头时,
肿瘤迅速增大或颜色加深,有时可摸到跳动。
(2)黑痣 也叫色素痣,有人称之为良性黑瘤。一般出生时即有,婴幼儿期生长较快,然后逐渐增大,成年后趋向稳定。多生长在眼睑内外眦部、睑缘;数量及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大的可扩展至整个眼睑;呈棕黑或棕灰色,略高出皮肤,表面平坦,可有毛发长出。有的黑痣对称地分占上下睑各半,闭眼时则合二为一,这种痣叫做分裂痣。
(3)眼睑黄色瘤 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血脂或胆固醇增高。一般发生在上睑内侧,双眼对称,数量及大小不等。瘤体呈淡黄扁平隆起,略高出皮肤,不肿不痛,发展很慢。
(4)表皮样和
皮样囊肿 大多数为先天发育异常而产生,也可由于外伤或局部炎症引起。位于皮下组织内,小如蚕豆,大如鸟蛋,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微具弹性,一般无感觉。皮样囊肿一般和皮肤不粘连,与骨膜相连,可沿骨缝生长。在眶缘皮下内、外侧多见,囊腔内含有皮脂腺状油质,还可含有毛发。
(5)眼睑乳头状瘤 多发生在眼睑边缘,瘤体如针柄大小,排列密密麻麻,呈淡红色隆起,有痒感。长大后如杨梅样外观,抓破后易出血,部分患者有恶变的可能。
2.恶性肿瘤
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以下4种。
(1)眼睑恶性黑色素瘤 从睑缘,内、外眦部发生,初起时形似黑痣,但色素浓淡不一,可见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结节,局部血管丰富,表面如破溃,很容易形成溃疡。一般患者仅有轻度痒感,无其他感觉,往往被忽视。肿瘤可侵犯整个眼睑,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出现
耳前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等。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
(2)
眼睑基底细胞癌 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0%,常发生于下睑或内眦部,多见于老年男性。肿瘤初起时眼睑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结节状隆起,无任何不适感觉,结节周围可无新生血管。进一步发展,局部溃烂,形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隆起,周围较硬。一般进展缓慢,病程常常达几年至几十年,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3)眼睑鳞状细胞癌 瘤常侵犯上睑,多有炎症或
瘢痕损害,与
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化明显,常迅速形成溃疡,在表面增殖,进展较快,往往在发病后数月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高。
(4)
睑板腺癌 源于睑板腺,上睑多见,形态不一,早期像霰粒肿,黄色外观,可呈不规则花瓣状,但质地比较硬,进展较慢,可侵犯睑缘及结膜,也可转移至眼眶深部及颌下淋巴结。本病多发生在老年时期,老年人如发现质硬的霰粒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1.X线检查
可得到比较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2.突眼计或超声测量
双眼突眼度相差>2mm者具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突眼,眶内肿块表面较光整,与眶骨无粘连,眼底可见网膜受压条纹。恶性肿瘤:突眼,常伴
眼球运动障碍,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眶内肿块表面不光整或有分叶,常与眶骨粘连,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淤血、网膜出血等。
3.组织活检
眼眶肿瘤的诊断,一般不很困难,良恶性的鉴别也都能从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上得到比较有价值的线索。在诊断眼眶肿瘤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鼻腔和鼻窦的症状、全身健康情况和系统病史以排除肿块来自眶外的可能性。
1.手术治疗
无论良性或恶性眼眶肿瘤,手术摘除肿瘤是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95%以上的眼眶肿瘤,如眶脑膜瘤、眶
海绵状血管瘤、
泪腺肿瘤、
视神经胶质瘤、视
神经鞘瘤及眶
皮样囊肿等。
2.放射治疗
适用于眼眶的恶性肿瘤及转移癌,如乳腺癌、肺癌及肾癌的眼眶转移,鼻咽癌蔓延至眼眶及肿瘤摘除后的辅助治疗等。
3.药物治疗
大多数眼眶肿瘤药物治疗无效。对那些不能够耐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