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恶性肿瘤

更多功能

血管恶性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原发于血管或其周围组织,且可侵犯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
可出现表皮淤青、破溃、深部组织包块、贫血等症状
手术治疗是首选和最佳治疗方法
病因不明确,个别分型可能与接受过放疗、长期密切接触氯乙烯等因素有关
定义
血管肿瘤(vascular malignancy)是软组织肿瘤的一类,指起源于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包含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筋膜、淋巴组织、血管组织等)的肿瘤。
如果血管肿瘤可以侵犯周围组织,就被称为恶性血管肿瘤,相对不多见,但病情进展快、病灶易转移,患者预后通常较差。
血管恶性肿瘤多发于头颈部皮肤、纵隔、乳腺、肝等部位,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疼痛感受不明显。当位置比较表浅时,可感觉到肿块比较温热。
分类
血管恶性肿瘤主要包含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和上皮样血管肉瘤3大类,主要是瘤体的组织形态和细胞分型不同,但恶性程度都较高。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瘤体由不同形状的上皮样内皮细胞组成。
多发于肢体、躯干和头颈部的深部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也可侵犯肺、肝、骨等脏器。
30%~50%的病例起自于血管或与血管关系密切。
中青年人群中常见,女性略多。
医学界对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最初认为该病介于良恶性之间,后发现其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故而将其修正归类为血管恶性肿瘤。
血管肉瘤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的瘤体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内皮细胞组成,病因不明,有多种分型,不同分型的好发人群有较大区别。
皮肤型不伴有肢体淋巴水肿
最常见的分型。
好发于头颈部,特别是头皮,临床表现多样。
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多见,男性更多见。
皮肤型伴长期肢体淋巴水肿
又称为S-T综合征,旧称淋巴管肉瘤,发病率为0.07%~0.45%。
本分型90%的患者出现在乳腺癌根治术后。
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平均年龄64岁。
高度恶性,容易转移。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
罕见,在乳腺所有恶性肿瘤中占比不到0.05%。
好发于30~40岁间的妇女,两侧乳房均可发生,右侧多见。
特征是乳房深部的无痛性肿块,生长迅速,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但其实是乳腺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
病灶转移很快,转移灶大出血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放疗相关性血管肉瘤
又称放疗后血管肉瘤,或继发性乳腺血管肉瘤。
通常发生在接受放疗后30~156个月内。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年龄范围46~87岁。
绝大多数患者原发疾病是乳腺癌,也可见于鼻咽癌、宫颈癌、阴道癌、前列腺癌等放疗后。
瘤体通常生长在放疗区域内,病灶同样容易转移、患者预后差。
深部软组织血管肉瘤
约占所有血管肉瘤的10%。
四肢最多见,其次是躯干、头颈部等。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高峰年龄60~70岁,男性略多。
特征是深部软组织内增大的肿块,并伴有疼痛。
高度恶性,容易转移。
实质脏器血管肉瘤
能够发生在很多实质器官内,如心、肝、脾、肺、胃肠道、子宫、卵巢、骨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依肿瘤生长部位而异。
最常见于肝脏,即肝血管肉瘤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多于女。
部分患者曾接触过氯乙烯、无机砷、环磷酰胺等化工制品。
恶性度高,预后较差。
儿童和青少年血管肉瘤
血管肉瘤极少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
迄今为止,文献上报道的病例数不足30例。因此将其单独列为一个分型。
预后较差。
上皮样血管肉瘤
瘤细胞呈上皮样,多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
以下肢多见,其次为上肢、躯干、头颈部和腹膜后,部分病例可发生在实质脏器,如肺、胸膜、甲状腺、肾上腺、子宫、乳腺和骨等部位,少数病例发生于血管内。
发病情况
血管恶性肿瘤由于相对少见,整体发病情况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血管恶性肿瘤全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居多,性别差异不明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在血管肿瘤总体中占比不足1%。
好发于四肢浅表和深部的软组织,较少发生于皮肤。
多发生于30~50岁人群,偶尔见于儿童,女性略多。
发生于肺和肝脏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女性患者可占到62%。
局部复发率可高达10%~15%,转移率达20%~30%,死亡率约10%~20%。
血管肉瘤
较为少见,在整个软组织肉瘤中占比仅1%~2%。
1/3的病例发生于皮肤,特别是头皮;1/4发生于包括肢体、躯干、头颈部、腹部等的软组织,其余发生于乳腺、心、肝、脾和骨等脏器。
高发年龄与具体分型相关,平均发病年龄73岁。
整体发病率男女接近,但不同类型中男女发病率会有一定差异。
上皮样血管肉瘤
约占所有血管肉瘤的20%~30%。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多于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