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疝

更多功能

斜疝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主要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区出现肿块,具体症状根据分型不同,存在差异
先天性腹股沟管发育不良、后天长期腹部用力是主要的病因
以手术治疗为主
1岁以内的婴幼儿有自愈的可能
斜疝是什么?
定义
斜疝是腹股沟疝的一种类型。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可进入阴囊,称为斜疝。
分型
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先天性斜疝:与婴儿出生后腹膜鞘状突未闭有关。
后天性斜疝:与腹壁强度下降和腹内压增高有关。
根据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状况分类
易复性疝
疝常在患者站立或活动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推送后可回纳腹腔。
难复性疝
疝不能完全回纳,但疝内容物未发生器质性病理学改变。滑动性疝属难复性疝的一种类型,有部分疝囊是由腹腔内脏(如盲肠、膀胱等)所构成。
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压,不能还纳,可伴有疼痛和消化道梗阻等症状,但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运障碍。
绞窄性疝
绞窄性疝是嵌顿疝病程的延续,疝内容物出现了血运障碍,有明显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发病情况
斜疝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疝类型,占腹股沟疝的95%,后天性斜疝较先天性斜疝更多,发病部位右侧多于左侧。
成年男性多见,男性与女性发病比约为15:1。发生在婴幼儿的多为先天性斜疝。
斜疝一定要做手术吗?
斜疝并不一定要手术治疗,部分1岁以内的患儿可自愈。但是对于成年患者且病情严重者来说,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起不到根治作用。
大多数斜疝可以通过传统疝修补术、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手术方式治疗。
斜疝与直疝的区别是什么?
斜疝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而直疝好发于腹壁薄弱的老年人。
斜疝基本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有的病人开始时肿块较小,疝环处仅有轻度坠胀感,此时诊断较困难;一旦肿块明显,并穿过浅环甚或进入阴囊,诊断就较容易。直疝由直疝三角疝出,呈半球形,回纳后按压腹股沟管深环仍可再次疝出,精索位于疝囊的前方。
斜疝手术后疼痛是复发了吗?
斜疝手术后出现疼痛症状一般不是复发。斜疝手术后出现疼痛多考虑和手术创口有关,伤口处的组织损伤,在麻药效果消失以后会产生疼痛,具体疼痛情况也和个人耐受性有关。
另外,如术后伤口恢复差,存在伤口细菌滋生,局部感染,也会引起周围疼痛,多会伴随红肿、渗出。斜疝手术后如出现疼痛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