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由于老化或慢性劳损引起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病变
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等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损伤、外伤、畸形有关
主要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膝关节退行性变由老化、磨损等多种原因引起,是关节软骨变性或损伤后引起的慢性
骨关节病。
包含关节软骨退变、关节内骨质增生、滑膜病变等一系列病变。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原发性膝关节退行性变:常见于老年人,多与关节长期劳损、遗传、体重因素有关。
继发性膝关节退行性变:常继发于其他膝关节疾病(如膝关节内翻畸形)及关节外伤者(如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可发生于青壮年。
发病情况
中老年人发病率高。
全球患病率约3.8%,女性发病率(4.8%)高于男性(2.8%),绝经后的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
农村地区膝关节退行性变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膝关节退行性变发病率在西南地区(13.7%)和西北地区(10.8%)最高,华北地区(5.4%)和东部沿海地区(5.5%)相对较低。。
致病原因
膝关节退行性变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膝关节磨损、遗传、暴力外伤、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原发性膝关节退行性变
膝关节磨损
随年龄增加,膝关节受到常年磨损,可伴有周围韧带松弛和
软骨损伤,导致关节不稳定,形成膝关节相应部位的骨性改变。
遗传因素
多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有遗传倾向,这类患者关节软骨一般比较薄,同时软骨细胞凋亡的速度比较快,更容易发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继发性膝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外伤
既往关节受到撞击、扭伤等暴力,造成骨折或骨软骨剥脱,出现关节面不光滑、不平整,进而磨损关节,容易出现
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加快关节退行性变的速度。
关节畸形
如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关节面异常对合加重了膝关节软骨磨损,进而导致膝关节的退化增生。
诱发因素
寒冷、阴雨天气或受凉,可诱发症状发作,或使原有症状加重。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可使膝关节退行性变发病风险升高:
高龄:是主要的高危因素,膝关节退变性病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主要因为关节磨损增加。
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增加了膝关节负荷,促使关节软骨加速退化。
职业:从事长期站立、反复使用膝关节的工作更容易加速膝关节退行性变,如销售员、运动员等。
女性长期穿高跟鞋也会增加膝关节负荷,促使膝关节退行性变。
发病机制
长期磨损导致关节软骨退变、变性、磨损。最终导致软骨完全脱落,造成软骨下骨质暴露、软骨下骨裸露、硬化及骨质改变。
随后可出现软骨下骨囊腔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伴滑膜增生,关节囊、周围韧带退变、纤维化、萎缩。
关节退化、骨赘增生,最终导致关节面毁损,
关节畸形,导致下肢活动障碍。
主要症状
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及压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歇性
钝痛,晨起明显,适当活动后减轻,活动过多可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
疾病进展到中期时,即使平地行走也会感到明显疼痛。
晚期可以出现疼痛加重,甚至出现夜间痛,可明显影响睡眠。
关节活动受限
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交锁(指膝关节在活动中突然卡住,随后缓解),活动受限。
关节肿大
膝关节骨赘形成、
滑膜炎症积液等因素均可造成关节肿大。
关节僵硬
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不超过30min,活动后可缓解。
骨摩擦音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感)。
关节畸形
早期畸形不明显。
随着疾病进展,膝关节可出现屈曲挛缩、半脱位或膨大引起的
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肌肉萎缩
长期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下降、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
关节无力会进一步加重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导致病情不断恶化。
就医科室
骨科
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尽快前往骨科门诊就诊。
如果医院科室分科较细,出现上述情况,也可以选择骨关节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风湿免疫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建议穿宽松的衣物,以便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就医前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行动不便者建议借助拐杖、轮椅活动,老年患者建议家属陪同。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膝关节是否有疼痛、肿胀等表现?有没有其他关节的疼痛?
日常行走是否有困难?
清晨或休息后关节是否僵硬,难以屈伸?是否可自行缓解?
有无下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
上述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有无明确原因?
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
病史清单
膝关节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是否接受过治疗?
是否从事需长期久蹲、爬坡的工作,或重体力劳动,如地下矿工、搬运工等?
体重如何?是否超重?
父母及兄弟姐妹是否有膝关节炎病史?
女性是否长期穿高跟鞋?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膝关节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膝关节外伤史、膝关节劳损史、家族史者。
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劳累或长时间步行后疼痛症状加重,可伴压痛。
膝关节活动困难,晨起或长期静止后可有僵硬感,适当活动后可好转。
伴关节积液时可出现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即按压髌骨时出现上下浮动的表现,提示出现
膝关节积液)。
活动膝关节可有明显摩擦音(感),膝关节弹响、交锁(活动时突然卡顿,随后恢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一般无明显异常,症状急性发作期可能有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轻度升高。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检查结果多无明显异常,少数患者炎症期可有轻度升高。
可辅助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结核等疾病鉴别。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常作为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典型征象包括双侧膝关节不对称性狭窄、关节旁骨性增生物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等。
重度患者X线片显示关节面不平整,甚至形成骨性强直。
磁共振检查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是对明确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法很有价值的补充检查。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的磨损情况。
可直接观察到关节软骨、滑膜、半月板、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等情况。
关节镜检查
是有创检查,不是常规诊断手段,用于检查加治疗。
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包括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是关节疾病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分级
根据放射学检查分级
0级:关节间隙正常,无改变。
Ⅰ级:关节间隙疑似变窄,可能有骨赘,不能确定症状由膝关节病变引起。
Ⅱ级:X线显示有明确骨质增生,但未累积关节间隙。
Ⅲ级:X线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
Ⅳ级:X线显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软骨硬化性改变及明显畸形改变。
鉴别诊断
感染性关节炎
相似点:都可出现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的症状。
不同点:
感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患者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关节局部可有红肿、皮温升高。膝关节退行性变的全身感染症状较少见。血常规、关节液穿刺检查可明确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点:二者均可有关节肿痛、
晨僵的表现,且均好发于女性。
不同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对称累及双手小关节,可伴有发热、全身多关节肿痛的表现。
治疗目的:减轻或消除症状,延缓关节退变,尽可能保持关节功能和恢复日常生活。
治疗原则:因病情不同,早期和进展期可选择保守治疗,有持续性疼痛或畸形加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适用于早期和进展期膝关节退行性变的患者。
康复治疗
理疗:可通过热敷、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行动支持:可使用手杖、助行器、拐杖等辅助行走,减轻关节负重。
进行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力量,促进关节活动以滋养软骨。方法如缓慢屈伸膝关节,伸直后保持5~10秒;直腿抬高训练等。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主要包括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乳胶剂、膏贴、贴剂等,如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不能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
口服用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
消化性溃疡,有溃疡病史者慎用。
软骨保护剂
可缓解疼痛、参与软骨代谢、延缓软骨病变。
关节腔内注射用药
常用药物为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
透明质酸可辅助关节润滑、保护关节;糖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可缓解急性期疼痛。
长期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软骨损害,不主张反复多次使用。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
适应证:伴有严重疼痛或持续进展的畸形。
常用手术方式:游离体去除术、关节清理术(关节镜下)、关节软骨修复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和关节置换术。
游离体去除术
通过取出关节内的游离体,达到减少关节磨损,缓解疼痛的目的。
对较小的游离体,一般采取关节镜微创的方式进行。较大游离体可通过开放手术治疗。
关节清理术(关节镜微创手术)
通过关节镜对关节软骨进行修整,清除炎性和变性组织,同时去除关节内的游离体以及增生的骨质,减轻临床症状。
适应于病程相对较短、关节尚未变形的年轻患者。
对于晚期关节变形明显、关节软骨消失、增生明显的骨性关节炎者无明显疗效。
关节软骨修复术
修复关节表面损伤的骨软骨。
适用于年轻、活动量大、软骨缺损较少。
对于老年患者、多处损伤、激素引起的坏死等效果较差。
临床多用于微骨折修复手术,其他包括自体骨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技术。
截骨术
通过改变力线来改变关节面的接触,能最大程度上保留关节。
膝关节截骨术包括胫骨近端截骨术、股骨远端截骨术和腓骨近端截骨术。
适合青中年活动量大、对位不佳的病变。
关节融合术
关节融合术后会造成关节功能障碍,现已少用。
手术操作过程是将磨损的关节软骨完全去除,然后应用固定技术对关节两端进行固定。
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有一定寿命,适用于病变严重者。
膝关节置换术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髌股关节置换术。利用人工关节完全替换已经磨损的关节软骨,从而彻底改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禁忌人群:膝关节感染性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的患者。
治愈情况
骨关节退行性变一旦发生,随年龄增长,其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无法完全治愈。
规范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维护关节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危害性
本病未经干预可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关节畸形、活动障碍,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疼痛是膝关节退行性变最常见的症状,重症者甚至影响睡眠,引起心理问题。
关节退行性病变可使关节肿胀、畸形,长期发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加重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退行性变好发于老年患者,因疼痛、行动不便而长期卧床,容易增加血栓、
压疮、感染发病风险。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避免长时间做跑、跳、下蹲、爬楼等增加关节负重的动作。
尽量避免重体力活动,女性少穿高跟鞋。
运动以轻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骑单车等。
行动不便者建议使用手杖、助步器等辅助行走。
饮食管理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比如豆腐、鱼虾、瘦肉等。
老年人,绝经后的妇女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超重或肥胖者应控制热量摄入,适度减肥。
戒烟戒酒。
随诊复查
确诊患者无论症状是否加重,均应定期检查,评估关节病变情况。
如出现疼痛加剧、
晨僵时间延长、关节受限程度加重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复查时间
术后前3个月每月复查1次,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复查,此后根据医嘱每1~2年复查一次。
复查方法
复查项目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病情各有不同,常见如下: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PCT、CRP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关节X线检查、CT、关节磁共振等。
其他检查:包括骨密度测定等。
预防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时可佩戴护膝,减少膝关节磨损。
保持正常体重,将BMI(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避免长期做深蹲或过度屈伸膝关节的活动,如爬楼梯、跳、蹲起等。
女性避免长期穿高跟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