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痔是直肠内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如果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者称息肉病,多为恶性。
此病可能是家族遗传或者炎性增生再加上其他环境及饮食等相关因素所引起。
间断便血,腹部时痛,排便时肛门有肿块脱出,
大便习惯改变,鲜血或黏液暗血随粪便排出。
1.体征
多数无特殊体征,重症者可体重减轻、消瘦无力、贫血。肛门指检对低位
息肉有重要诊断价值,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肿物,质柔软,活动度大,有长蒂时常有肿物出没不定的情况。
2.血常规检查
初期一般正常,严重便血者可有
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改变。
3.血生化检查
4.x线检查
结肠气钡造影检查对于诊断也有一定帮助,可发现直肠、结肠充盈缺损,激惹等改变。
5.内镜检查
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并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可发现息肉,查明肿物性质。
1.小息肉一般无症状,如息肉发炎,表面糜烂,大便时往往有鲜血及黏液随粪便排出。直肠低位带蒂息肉,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小的能自行还纳,大的便后需用手还纳。常伴有排便不畅、下坠感等。多发性息肉以黏液血便、腹泻为主要症状。
2.肛门指针对低位
直肠息肉有重要诊断价值,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肿物,质柔软,活动度大,有长蒂时常有肿物出没不定的情况。
3.直肠镜与结肠镜检并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中医治疗
直肠息肉的常用方法,
局部麻醉后在窥镜下钳夹息肉蒂部,用粗丝线进行结扎,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治愈目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