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感官受到刺激后,却产生了与该感官无关的认知体验
任何两个感官间产生的无关连结,如能听到颜色、品尝形状等
病因复杂,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习得、人为等因素综合引起
一般不会产生危害
定义
通感症是指个体的一种感官受到刺激后,却产生与该感官无关的认知体验,又称为联觉,是一种异常的感官混合。
通感症患者可能会听到颜色、感觉声音和品尝形状,比如红色是欢快的音乐,数字3是粉红色等。
对于某个通感症者,这些联觉感受会始终保持一致,但是每个通感症者的认知可能各不相同。
这些联觉表现与物体的实际意义通常没有关联。
分类
根据疾病的产生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通感症
指由于遗传或成长发育等原因,先天形成的认知体验。
获得性通感症
指个体本身不具有,但由于后天的患病、学习、外部环境等因素导致。
发病情况
通感症的患病率约为0.0005%。
患有通感症的女性和男性比率约为1∶1,相差不大。
致病原因
目前关于通感症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通感症具有基因遗传性,据调查显示42%的通感症者的直系亲属同样具有通感。
后天被动因素
后天获得的神经系统疾病,并对大脑产生一定影响如患有脑血管疾病、
脑外伤、脑部炎症性疾病。
感官的被动剥夺也会导致通感症,如盲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四肢活动等,这是由于视觉关联区与脑部相关区域的连接被解除,导致产生其他感觉。
人为因素
感官替代装置的使用。如盲人因失去了视觉,则可能选择此类装置以帮助识别、描绘物体,此装置通常以声音描绘物体,代替视觉。
但与其他因素不同的是,此手段并非是自然产生的。
发病机制
当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时,与该感官相关联的大脑区域会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正常的感觉,比如看到字母,视觉和认知区域就会反映,人们会知道这是一个被眼睛看到的文字。
而通感症则是相关联的大脑区域未产生反应,而是其他不相干的大脑区域产生反应。比如看到字母,可能是负责色彩的区域反应,会错误以为这是一种颜色。
常见症状
以通感症发作时的不同情况来分,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字母-颜色通感
是最常见的一种通感症类型。
此类患者看到的一些字、字母、数字,是呈现固定颜色的,不同人看到呈现出的颜色都不同。
比如有较多人把字母“A”看作红色,把字母“M”看作蓝色。
时间单位-颜色通感
将时间单位(如周一、几月几日)看作不同的颜色。
如有人认为“周一”是黑色的,“上午10点”是橙色的。
音乐声音-颜色通感
听到周围环境中的特定声音(如特定的音乐声、动物叫声、物品碰撞声),可诱发带有颜色的图形在患者周围移动的感觉。
数字-图形通感
想到或提到某个特定数字时,脑内便会自动呈现出某种图形,不同的人对于数字和图形的呈现也不尽相同。
序数-语言拟人化通感
把序列数字、日期、月份、字母等和人的某些特性关联起来,仿佛把它们拟人化了。
比如,有的人认为数字“2”是诚实且踏实的,字母“O”是圆滑、招人喜欢的,字母“J”是年轻男子,幽默且有个性。
词语-味觉通感
这种类型在通感症中比较少见。
对患者来说,个别特定的词语和音素会诱发口中的味觉,而这些味觉一般与患者以前品尝过的味道相关。
比如提到某个词,就出现童年时吃的糖果味,提到“yi”这个音素口中便会出现辣条味。
视动-声音通感
看到运动的物体,便能听到相应的声音,不同人看到不同物体,所听到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并发症
焦虑症
患者因长时间处于通感症中,可能产生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怀疑、焦虑情绪,严重者可能产生焦虑症。
感统失调
由于通感症会导致多个感官产生反应,可能会对大脑的信息接受和处理造成影响,甚至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反应慢等感官问题。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产生的通感内容负面,或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建议及时就医。
神经外科
若大脑、
脊髓损伤、感到头部不适等,甚至在某一感官接受刺激时,其他感官产生无关感觉,建议及时就诊检查。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请对自己的病情,包括发病时长、发病表现等做记录,以便医生询问。
如有神经科、精神科病历或检查结果,可携带就诊,交予医生查看。
建议在家属的陪同下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首次发现自己有相关症状?
有哪些症状表现?
症状出现的时长、频次是多久?
该症状对正常生活是否产生影响?如有,请描述影响?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近亲患有精神类障碍?
患者本人是否曾经或正在患有慢性疾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
首次症状发生前,是否处于压力状态或受刺激?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感官系统检查:视力、眼压、鼻镜、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脑部检查:脑CT、磁共振(MRI)、脑电图检查、相关量表检查等。
诊断依据
病史
通感症主要是通过症状确诊,以下病史不是诊断所必须。
家族中有患有通感症的近亲。
本人曾患有或正在患有神经系统疾病。
本人曾患有或正在患有精神类障碍。
临床表现
个体的感官受到刺激,其他无关的感官却产生了认知体验。如看到数字或字母,产生颜色相关的感官体验。
感官系统检查
通常眼睛、鼻子、口腔等没有明显异常。
脑部检查
通过脑部的CT、MRI以及脑电图等,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
心理量表
诊断标准
目前没有权威或统一的针对通感症的临床诊断,可以参考以下情况,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综合判断,最终确诊。
通过测试来衡量一个人在感官之间建立联系的程度,如“联觉电池”等。
不同感官之间的通感保持一致,而不是经常变动。
它们应该在一段时间内每次调用两种感官中的一种时发生,并且是令人难忘的经历,如每次阅读字母时,字母都与相同的非常特定的颜色阴影相关联。
鉴别诊断
妄想症
相同点:产生幻觉。这里需要注意区分通感症所产生“幻觉”是由于与感官相关的大脑部分的反应,且在未触发特定条件下不会产生。
不同点:通感症一般对行为和认知没有损害,不会影响日常功能。而妄想症则会改变认知,产生与事实不符的想法。
通感症本身一般不会引起危害和不适,甚至被认为是天赋异禀,往往不需要治疗。
如果有原发疾病,或者因为通感症而遭受社交、生理机能下降等可能导致痛苦的情况,才予以相应治疗。
躯体疾病治疗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
脑卒中、脑梗死等,是产生通感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他们来说,可通过治愈该疾病来恢复感官与大脑的正确连接,从而剔除通感,恢复原有的状态。
心理治疗
如果因为通感症本身导致痛苦,可以尝试进行以下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深入挖掘患者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改变患者对“通感症”的负面认知,引导患者的思维向合理、积极的方向转变,进而减少该疾病带来的心理、社交上的痛苦。
支持性心理治疗
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以维护其自尊,接着以控制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治愈情况
通感症一般对人的正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大,目前临床上鲜有治疗通感症的例子。
但可以确定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通感症进行治疗,症状会得到较大的缓解。
危害性
一般情况下,通感症不会对个体造成什么危害,也很少有不适感,甚至大部分人认为通感症是一种完全的好事,但它对人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
多感官整合能力下降
由于通感使得患者常调动不同的感官感觉来获取信息,这就使得每一个感官的输入与输出的来源并非是唯一的,且与常人认知中的感官反应不同,进而导致多感官整合能力下降。
如听与说、读与写等整合能力有差异,但此种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是可以克服的。
运动知觉受损
受到外界感官刺激,而产生颜色方面的通感患者的运动感知能力会下降。
表现为其对慢速运动的感知和察觉下降。
但一般来讲,上述问题对人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
日常管理
社会支持
本人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必要时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家人朋友多予以理解和包容,和患者共同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引导患者心态向积极方面转变。
运动管理
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瑜伽、冥想等。
运动可以产生多巴胺,减轻因病而产生的苦闷,缓解因患病而产生的负性情绪。
随诊复查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定期检查。
如果接受了相关治疗,当病情好转时,可每个月到精神心理科复查一次。
通感症患者的检查内容可能会包括针对五官健康情况、脑部健康情况、日常功能风险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身心健康评估。
预防
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方法。
但当患者遭受感官剥夺、神经系统疾病时,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感官认知上的不一致,如有请及时向医生求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