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因产妇哺乳不当导致的乳头出现裂口
表现为乳头疼痛、乳头红肿、乳头表面细小裂口,严重者破裂出血等
由于产妇乳头内陷或过小,喂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
治疗方式主要为纠正哺乳姿势,涂抹油脂类制剂等
定义
乳头皲裂是乳头发生的小裂口和浅表溃疡。多为产妇哺乳时发生的常见疾病,婴儿吸吮乳房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这是母乳喂养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如运动时运动服和乳头之间持续的摩擦也可以发生乳头皲裂,见于慢跑者、骑自行车、冲浪者等。如果患有
乳房湿疹皮肤干燥也可能导致乳头皲裂。
本篇主要介绍哺乳者发生的乳头皲裂。
致病原因
不良的喂养习惯
乳头皲裂通常是由不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导致的,尤其是母亲的喂养姿势不当以及婴儿的衔乳方式不良等。
母亲喂养姿势不当,未能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只吸吮乳头等。
婴儿的衔乳方式不良,没有含住乳晕会导致难以获得足够的母乳,饥饿的孩子会对乳头用力吸吮造成很大的压力。
母亲拔出乳头方式不正确。
婴儿频繁长时间吸吮。
哺乳者自身情况
乳头内陷或过小,导致婴儿吸吮困难,用力过大导致乳头损伤。
乳汁分泌过多,使乳房肿胀对乳头造成牵拉,造成乳头皮肤损伤。
婴儿因素
婴儿口腔内运动功能失调,
舌系带过短或腭部畸形等,或者用力过大将乳头咬破。
其他因素
乳房清洁过程不够轻柔,以及过度使用肥皂或酒精消毒液等清洁剂,对乳头造成刺激。
内衣、乳罩及其他接触乳房的哺乳用品具有刺激性,也会对乳头造成损伤。
吸奶器使用不当,如吸力设置过高等。
主要症状
乳头疼痛:是最典型的症状,也是影响产妇哺乳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婴儿吸吮乳房时出现剧烈疼痛。
乳头红肿:乳头及周围皮肤变红、肿胀。
乳头表面裂口和溃疡:乳头表面有细小的裂口和溃疡,裂口中有分泌物;裂口干燥时可结成黄色痂皮。
裂口出血:较严重者会出现乳头横向或纵向开裂、出血。
并发症
急性乳腺炎
若未及时处理裂口,细菌可通过裂口引起乳房感染,导致
急性乳腺炎,出现
乳房红肿热痛,也可出现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导致
乳腺脓肿。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当出现乳房红肿、疼痛、乳头裂口、出血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乳腺外科
如果乳房红肿、疼痛症状严重也可以去乳腺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停止哺乳,适当用清水清洗乳头。
就医前可以涂抹一些油性保湿物质,适当按摩乳房和乳头。
就医前无医生指导不能随便服用药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乳头是否有红肿、裂口,有无出血?
乳房是否疼痛?
持续多长时间了?
裂口和疼痛症状什么情况下缓解或加重?
病史清单
有无过度地使用肥皂或酒精消毒液等干燥剂清洁乳头?
喂养方式如何,是纯母乳,还是混合喂养?
每天哺乳几次?每次哺乳时间多长?
乳汁量如何,是否足够?
喂奶时是否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到婴儿口中?孩子衔乳情况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专科检查:乳腺超声、乳头溢液涂片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哺乳姿势不正确、乳头过小或凹陷、频繁长时间的吸吮、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等清洁剂、拔出乳头方式不正确等。
临床表现
症状
乳头疼痛,哺乳时加重。
体征
乳头裂口、溃疡或出血,周围皮肤红肿。
乳房可有压痛,挤压乳头裂口或溃疡可出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用于判断有无感染。
如果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乳头溢液涂片
可用于判断有无感染。
如果涂片发现白细胞,提示乳腺有感染。
乳腺超声
非常规检查,若怀疑有
乳腺炎或
乳腺肿瘤,可以通过
乳腺超声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乳腺炎
相似点:乳房疼痛、局部红肿、乳头裂口伴或不伴出血。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相似点:乳头和乳晕皮肤变粗糙、糜烂,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色痂皮。
不同点:乳头湿疹样乳腺癌的糜烂如湿疹样,部分可在乳晕区触及肿块。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可鉴别。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保护乳房健康,避免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
治疗原则:局部用药治疗受伤的乳头,通过正确的哺乳方法指导预防乳头损伤。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护乳膏类
作用:滋润皮肤,舒缓、减轻疼痛。
常用药物:高纯化羊毛脂膏。
抗生素软膏
受伤的乳头,若发生继发感染,需要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等。
其他治疗
及时纠正哺乳方式,防止乳头再次受到损伤。将宝宝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身体紧紧贴着妈妈,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是只含乳头。
哺乳结束后,可用食指轻轻按压婴儿的下颊,使乳头自然脱出。
关注婴儿的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问题。当婴儿口腔卫生出现问题时,应暂停母乳喂养24小时,以免继发乳腺感染。
严重乳头皲裂者,可暂停哺乳,对症支持治疗,及时挤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诱发感染。
治愈情况
若乳头表面有小裂口,不严重,无需治疗,应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以及哺乳前后做好乳头清洁卫生工作,同时穿宽松全棉柔软的内衣,多数患者一周内可自愈。
若乳头皲裂较重,未进行干预处理,随着疾病的进展,乳房可能被细菌感染,引起
急性乳腺炎,影响哺乳,并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
如果症状明显,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在1周内症状可改善,裂口愈合。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按照哺乳期妇女的饮食安排即可,注意营养均衡,保证食物种类齐全多样。
建议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食物,以免对婴儿造成影响。
生活管理
哺乳期应穿着棉制、柔软透气的内衣和胸罩。
哺乳前,用热毛巾热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若乳房过胀,可挤出少量乳汁。使用正常或症状轻的一侧乳房哺乳。
心理支持
家属应注意产妇情绪,避免产妇因为治疗期间无法母乳喂养导致产生歉疚心理,心情低落。
预防
乳头皲裂重在预防,正确的喂养方法和乳房护理,可以减少乳头皲裂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做好乳房护理,产检是进行常规的乳房检查,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时纠正扁平、凹陷乳头。可用清水清洗乳头,不可以使用肥皂、酒精清洗乳头。
产妇生产后要尽早掌握正确、科学的母乳喂养方法。每次喂奶时先将乳头触及婴儿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的嘴巴张大的一瞬间,顺势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
当哺乳结束或中断哺乳时不能直接将乳头从婴儿口中拉出时,可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颊,将乳头从婴儿口中退出。
个别乳量少的产妇,新生儿的饥饿感强,吸吮时间长、次数多,容易造成乳头皲裂。如果哺乳时间超过半小时,仍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应适当加奶。
乳汁含有抗感染性的细胞因子、脂肪、蛋白质等,具有抑菌、滋润、促进表皮修复的功能。产妇于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均匀涂在乳头及乳晕上,可以有效地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