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

更多功能

骨密度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
通过测定骨矿物质含量,用以反映骨量情况
有助于了解当前骨骼健康状况,有无骨质疏松等
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筛查、诊断、疗效评价以及预测骨折危险性
检测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检测、定量CT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定义
骨密度检查,是指通过仪器扫描,测定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面积的骨矿物质含量,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用以反映有无骨量丢失,是骨病检查中十分常见的检查项目。
骨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骨矿物质含量,即骨矿质含量值除以骨横径的商,代表骨骼强度。人体在20~29岁时达到最高值,以后随衰老进程而下降。
分类
骨密度检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临床医生一般根据检查对象和检查目的进行选择。
双能X线吸收检测
双能X线吸收检测是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单位面积内的骨矿物质含量。
其测定值一般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是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筛查、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评价骨折危险度的重要手段。
定量CT检测
用CT测量单位体积内的骨矿物质含量。
它能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体积密度,可较早地反映骨质疏松情况,其测量结果不受脊柱退变、侧弯和体重等因素的影响。
超声波检测
用超声波骨密度仪对骨骼的矿物质进行测量、评估。
其优点是无放射线、便携、价廉、易操作。
目前主要用于骨质疏松风险人群的筛查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但还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药物疗效判断。
检查目的
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和筛选,及早发现骨质疏松。
用于诊断或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危险度。
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对骨量变化的影响。
对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定期监测,有助于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适用人群
4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已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以下人群更应重视定期监测骨密度:
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
65岁以下女性和70岁以下男性,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X线显示有骨质疏松改变的人群。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的人群。
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的患者。
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的人群。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禁忌人群
以下人群做双能X线吸收检测或定量CT时,需及时向医生说明情况: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检查前一周内服用了影响图像显示的药物。
近期进行了血管造影、增强CT、MRI等检查。
测量腰椎时,不能平卧或侧卧于检查床上者。
髋关节或脊柱上有金属内植物者。
检查风险
双能X线吸收检测对人体危害较小,检查一个部位的放射量相当于拍一次胸片的1/30,而且临床实际中,该检查也没有必要频繁做,一般6个月至一年检查一次。
临床应用中,双能X线吸收检测多与常规CT同步进行,一次扫描,即可满足影像诊断需要,又可测量骨密度,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定量超声检查是安全且无创的,可用于孕妇和婴幼儿的骨密度测定。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检查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在100~150元之间(以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为参照)。
详细价格以当地医疗服务价格为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