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
典型症状为乳头溢液,有时也可触及肿块
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不及时治疗有一定癌变风险
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采用腺叶切除、溢液导管切除术等
定义
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又称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类起源于乳腺大导管上皮的乳头状良性肿瘤。
如病变发生在近乳头处大导管内,多伴有导管扩张,易引起乳头溢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版最新分类,导管乳头状瘤归类为乳头状
肿瘤,属于癌前病变,研究认为癌变风险约5%~15%。
由于仍存在恶变风险,一经发现需要尽快治疗和密切随诊,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分型
根据病变所在位置可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两种分型的癌变风险、治疗方式和预后等略有不同。
中央型
病变发生在近乳头处大导管内,称中央型导管乳头状瘤,占整体的75%以上。
瘤体很小,易出血,多为单发,常发生于生育后的40~50岁女性。
常见症状为乳头溢液,可为清亮淡黄色溢液或血性溢液。
该类型癌变风险相对较低,约5%左右。
周围型
发生于外周末梢导管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称为周围型,多没有明显的乳头溢液和状况。
常常伴有上皮的过度增生,与癌并存的情况也能看到。
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多发乳头状瘤,也被称为导管乳头状瘤病(duct papillomatosis)。
周围型导管乳头状瘤癌变风险较高,可达15%,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发病情况
可发生于各年龄女性,常见于生育过孩子的女性,高发年龄为30~50岁,也可见于性成熟前儿童。
据国内外报道,导管内乳头状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约1%~5%。
发病率增高可能与生育年龄偏晚和激素补充疗法的应用普及有关,
乳腺疾病筛查的观念普及,和技术、设备进步导致检出率明显提高也会导致发病率的数字增高。
激素补充疗法旧称激素替代治疗,用于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比如用含有雌孕激素的药物来缓解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更年期症状等。
导管内乳头状瘤确切病因不明,相关因素主要有肥胖、激素补充疗法、生育情况等。
致病原因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比较复杂,可以认为与乳腺癌病因一致,尚未发现确切的致病因素。
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肥胖、激素补充疗法、生育等因素有关,又称高危因素。本病与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基本一致。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危因素有肥胖、生育(如终生不育、首次生育年龄较大)、激素补充疗法等。
怀孕时,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会刺激导管上皮的增生,且伴有雌激素敏感性的增加,易引起发病。
月经初潮年龄小、绝经晚,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遗传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如家族中有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乳腺组织过多暴露于射线等。
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以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或因其他原因行乳房手术后经病理证实。
主要症状
乳头溢液
一般只发生于单侧乳头,可为清亮淡黄色溢液或血性溢液。
有时患者在洗澡时挤压或揉搓乳头,见到有液体溢出,或在穿脱内衣时可发现内衣上有印渍。
中央型更多见。
肿块
当瘤体较大时,可触及球形肿块,质地较软,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若出现乳头溢液等症状,或检查发现乳房肿块,建议及时就诊乳腺外科等科室。
就医科室
乳腺外科
如果出现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乳腺外科,有些医院也归于普外科。
肿瘤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穿宽松、方便穿脱的衣物,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若发现乳头溢液可拍照,作为就诊时医生诊断的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的乳房异常?怎么发现的?
乳头是否有异常,如乳头溢液等?
乳头溢液什么颜色和质地,量多少?是单侧还是双侧?
症状与月经有关系吗?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得过乳腺不典型增生等良性疾病?
是否曾经或正在接受激素补充疗法?
几岁时来的月经?生育情况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
肿瘤标志物报告、乳腺超声、钼靶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乳腺活检或手术病理报告等。
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
乳管镜检查、PET-CT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临床上通过患者的症状可得出初步判断,但确诊要靠病理证实,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情况,但有以下情况者并非都会患病。
月经初潮年龄小。
初次生育时年龄较大。
临床表现
多数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
触诊可能有乳房包块,挤压乳头可能有液体流出。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以初步检查乳房中的肿块,还能发现是否有
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
可以观察到乳房中的钙化和肿块。
磁共振(MRI)检查
可以观察到乳房中的钙化和肿块。
还可以定位病变范围,鉴别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周围型病变范围通常比中央型更广。
乳管镜检查
通过一个较细的导管连接镜头,通过乳头的乳孔进入乳管内,可观察到乳管内的病变,查找乳头溢液原因。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
目前尚无
导管内乳头状瘤特异性的
肿瘤标志物,可能会检查
糖类抗原15-3(CA15-3)、
癌胚抗原(CEA)以排除乳腺癌。
性激素水平
通过检测泌乳素的水平,排除其他病变引起的溢液,如
泌乳素瘤等。
病理检查
是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的金标准。
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会伴有不典型增生或
原位癌等。
鉴别诊断
导管内乳头状瘤需与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原位癌等
乳腺疾病,以及可有类似症状的非乳腺疾病相鉴别。
导管内乳头状癌
相似点:都位于导管内,主要症状均为乳头溢液,临床表现相似,病理检查可见肌上皮的缺失。
不同点:
导管内乳头状瘤血性溢液较少且较清亮,
肿瘤包膜较薄;导管内乳头状癌血性溢液更常见,且溢液颜色较暗、质地黏稠,肿瘤包膜较厚。
B超、MRI检查可以评估肿瘤包膜厚度,辅助判断良恶性;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导管原位癌
相似点:都属于癌前病变,都可有乳头溢液。
不同点: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以溢液为表现,原位癌主要以肿块为主,有时也可伴有血性乳头溢液。主要依靠病理镜下表现鉴别。
泌乳素瘤
相似点:都可有乳头溢液的表现。
不同点:泌乳素瘤的原发病灶在大脑垂体部位,查血可发现泌乳素增高,乳腺部位没有病变。乳头溢液特点是双侧都会发生多个乳孔溢液。需要通过大脑垂体部位的MRI检查来鉴别。
治疗目的:根治性切除肿瘤,达到临床治愈,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恶性肿瘤。
治疗原则:一经发现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根据
肿瘤特点和患者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
导管内乳头状瘤,目前专家较为统一的认识是以手术为主。
手术治疗
可选择的外科干预措施包括溢液导管切除术、腺叶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中央型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一定区别。
对于伴有乳头溢液的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建议行开放手术,应包括小叶切除或包括导管内病变在内的象限切除。
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行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治疗,当病变多发并累及全乳时,可考虑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或皮下乳房切除加或不加假体重建。
其他治疗
乳管内乳头状瘤作为良性肿瘤,一般不涉及乳腺癌中常见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是乳腺癌较为明确的癌前病变,有专家建议术后给予内分泌药物(如
他莫昔芬)预防乳腺癌,具体需根据病情决定。
乳管内乳头状瘤怎么办
乳管内乳头状瘤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疗的目的。
乳头状瘤是上皮来源的肿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有血性或浆液性溢液,疼痛等症状。乳头状瘤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包膜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防止遗落肿瘤细胞,出现复发。
乳头状瘤多为良性病变,经治疗后预后较好,日常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还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发生感染,定期进行复查,预防瘤体的复发。
乳管内乳头状瘤不做手术会怎样
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不做手术时,可能出现恶性病变的现象,但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判断。
乳管内乳头状瘤通常可能是由于雌激素过多等因素导致的良性病变,本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症状较轻,且没有不适现象时,定期观察即可。但如果患者出现疼痛、乳头溢液等不适现象时,不及时采取手术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恶性病变的现象。
乳管内乳头状瘤若出现血性或者浆液性乳头溢液,或者近期出现疼痛及肿瘤增大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局部乳腺区段切除术。
患者一旦出现乳管内乳头状瘤时,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预后良好,通过手术通常可达到治愈目的。
治愈情况
该病是良性疾病,早期切除几乎都可以达到治愈。
若未经治疗,有恶变风险,后续仍需要密切随访。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导管内乳头状瘤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否复发及癌变。
危害性
若是已患有
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参考下述饮食和生活建议。健康人群为了降低患癌几率,也可参考以下建议。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该病饮食上没有特殊要求,主要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
建议清淡饮食,饮食不宜过于油腻,不宜暴饮暴食。
保持营养均衡,不宜摄入过多红肉类,如猪肉、牛肉等,尤其是油炸或煎烤的肉类或加工肉制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生活管理
戒烟限酒,避免劳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锻炼,可选择相对较为温和的慢跑、瑜伽、游泳等方式健身。也可选择球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心理支持
日常应保持开朗、乐观,有不良情绪及时通过合理渠道宣泄,如与家人、朋友聊天倾诉等。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疾病,通过手术治疗可达治愈目的,患者无需恐慌,保持乐观心态。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病情监测
对于术后患者,除按医嘱定期复查外,建议在家经常自我检查,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的专科门诊接受进一步检查。
首先在光线充足的浴室等处,对着镜子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皮肤颜色变化、局部隆起、乳头内陷等情况。
用左手触摸右侧乳房,通常是自外上象限开始,顺时针方向,用四指指腹轻轻按压、触摸整个乳房,是否有异常结节、肿块。触诊腋窝处是否有肿大的硬块。用右手以同样方式触诊左侧乳房及腋窝。
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溢液。
随诊复查
对于日常自我监测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需要到乳腺专科门诊进行检查。通常每次均需接受彩超检查,每年做X线检查,或遵医嘱。
彩超检查:对于发现乳房内的结节,评估结节的大小、边界、形态及血流信号等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同时彩超是一种无辐射、无创的检查手段。
X线检查:通常对于肿块周围腺体结构的变化、肿块的形态、累及范围及钙化等较为敏感。X线与彩超是相互补充的两种检查手段,可很好地鉴别肿块性质。
预防
预防策略
由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暂无确切预防手段。但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减少发生几率,或早期发现。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激素补充疗法、生育等,因此主要的预防手段包括控制体重、减少雌激素摄入、减少油炸食品摄入等。
针对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经常进行乳房自查,定期进行查体,及早发现病情,避免疾病进展。
筛查
乳腺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形式。
乳腺自我检查,可参考病情监测部分介绍的手法。
临床乳腺查体,指的是由临床医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法,针对女性乳腺和腋窝进行检查,一般可在每年的定期体检中进行。
乳腺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与X线。
高危人群
建议乳腺癌高危人群主动进行筛查。
推荐所有女性从18岁起,都主动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若确诊了乳腺小叶原位癌、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从确诊当年开始进行影像学筛查。
家中有人得过乳腺癌的女性,开始影像学筛查的年龄应比家中确诊乳腺癌时最年轻者的确诊年龄小10岁,但不应早于25岁。例如家中有成员分别在30岁和50岁得了乳腺癌,则自己应从25岁开始影像学筛查。
对于携带BRCA1、BRCA2、CDH1、 PALB2、PTEN 和 TP53等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健康女性:
25~29岁,在定期乳腺自我检查和每6~12个月临床乳腺查体的基础上,每年一次
乳腺超声检查。
30~75岁,在定期乳腺自我检查和每6~12个月临床乳腺查体的基础上,每半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每年一次乳腺X线(携带TP53有害突变者除外)或乳腺MRI检查,X线和MRI交替进行。
75岁以上人群考虑个体化筛查方案,具体请遵医嘱。
对不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其他高风险女性:
从确定有高风险开始,在自查基础上,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临床乳腺查体。
比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最小发病年龄提前10年,或确定其高风险开始,在乳腺自查和每6~12个月一次临床乳腺查体的基础上,每年再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但不应早于25岁。
50岁后,在乳腺自查和每6~12个月一次临床乳腺查体的基础上,每年增加一次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增加乳腺MRI检查。
一般人群
针对无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
18~25岁,建议每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26~40岁女性,建议每月一次乳腺自查,每年一次临床乳腺查体。
41~70岁女性,在每月一次乳腺自查、每年一次临床乳腺查体的基础上,推荐每年一次乳腺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必要时选择乳腺X线检查。
70岁以上女性除了做好乳腺自查和每年乳腺查体,若有任何疑似乳腺癌的表现,应进行影像学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