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

更多功能

乳管内乳头状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
典型症状为乳头溢液,有时也可触及肿块
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不及时治疗有一定癌变风险
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采用腺叶切除、溢液导管切除术等
定义
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又称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类起源于乳腺大导管上皮的乳头状良性肿瘤。
如病变发生在近乳头处大导管内,多伴有导管扩张,易引起乳头溢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版最新分类,导管乳头状瘤归类为乳头状肿瘤,属于癌前病变,研究认为癌变风险约5%~15%。
由于仍存在恶变风险,一经发现需要尽快治疗和密切随诊,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分型
根据病变所在位置可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两种分型的癌变风险、治疗方式和预后等略有不同。
中央型
病变发生在近乳头处大导管内,称中央型导管乳头状瘤,占整体的75%以上。
瘤体很小,易出血,多为单发,常发生于生育后的40~50岁女性。
常见症状为乳头溢液,可为清亮淡黄色溢液或血性溢液。
该类型癌变风险相对较低,约5%左右。
周围型
发生于外周末梢导管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称为周围型,多没有明显的乳头溢液和状况。
常常伴有上皮的过度增生,与癌并存的情况也能看到。
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多发乳头状瘤,也被称为导管乳头状瘤病(duct papillomatosis)。
周围型导管乳头状瘤癌变风险较高,可达15%,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发病情况
可发生于各年龄女性,常见于生育过孩子的女性,高发年龄为30~50岁,也可见于性成熟前儿童。
据国内外报道,导管内乳头状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约1%~5%。
发病率增高可能与生育年龄偏晚和激素补充疗法的应用普及有关,乳腺疾病筛查的观念普及,和技术、设备进步导致检出率明显提高也会导致发病率的数字增高。
激素补充疗法旧称激素替代治疗,用于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比如用含有雌孕激素的药物来缓解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更年期症状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