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形成的瘢痕
常有切口局部发红、发紫、变硬,并隆起于皮肤表面等症状
由于伤口刺激而使皮肤结缔组织过度增殖和透明变性引起
以早期、联合、充分治疗为原则,包括激光、药物、手术及放射等治疗
定义
剖宫产后瘢痕增生是产妇的常见疾病,是手术后腹部伤口新生结缔组织增生过度修复而形成的皮肤瘢痕。
一般会表现为切口局部发红、发紫、变硬,并隆起于皮肤表面。
发病情况
据统计,有将近90%的剖宫产女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瘢痕增生。
年纪越小的产妇越容易发生剖宫产后瘢痕增生,可能与机体生命力旺盛,免疫反应强烈,皮肤张力大有一定关系。
有色皮肤也是导致剖宫产后瘢痕增生的因素之一,黑人及有色人种,包括中国人比白人剖宫产后瘢痕增生的发病率要高。
致病原因
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刺激伤口,使皮肤结缔组织过度增殖和透明变性,从而导致宫产后
瘢痕增生。
竖切口的手术方式:横切口,通常与皮肤的张力线平行,比竖切口发生瘢痕增生的概率要小。
术后感染:如果伤口发生感染或愈合不良,可能会形成比较明显的瘢痕。
局部张力高:如果腹壁张力较高,可能会导致瘢痕增生。
主要症状
增生期
一般为瘢痕的早期,伤口会发红或发紫。
局部肌肤会条索样隆起并突出皮肤表面,质地比较坚硬,外形不规则,与周围正常肌肤形成明显分界。
可能有痛痒等不适感觉,受环境温度变化、情绪激动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时不适加重。
减退期
瘢痕开始软化,厚度减低,颜色由红色转为暗红,痒痛症状减轻。
成熟期
又称静止期。此期瘢痕已经成熟,但瘢痕仍高于正常皮肤,质地稍硬,呈暗褐色,有的接近于肤色。
瘢痕与基底和周围皮肤分界清楚,易移动。
痒痛症状消失。
并发症
瘢痕疙瘩
在外伤后所形成的瘢痕上,坚硬而有弹性的结节或斑块逐渐形成,慢慢扩张而超出原瘢痕的范围,即形成
瘢痕疙瘩。
可出现圆形、卵圆形、条状、带状或不规则的隆起,表面光滑萎缩并呈淡红色。
就医科室
整形外科
当剖宫产手术伤口出现发红、发硬、凸起皮面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整形外科就诊。
普外科
出现上述症状时,如果当地没有整形外科,也可以到普外科就诊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
瘢痕增生出现的时间及痒痛的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
需要向医生提供准确的剖宫产手术时间,伤口拆线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剖宫产后手术伤口发红、发紫、发硬的情况?
是否有剖宫产后手术伤口呈条索样隆起?
是否有剖宫产后手术伤口发痒情况?
是否有剖宫产后伤口疼痛症状?
上述不适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
上述症状持续的时间?
病史清单
患者本人是否有身体其他部位受伤或者手术瘢痕增生病史?
剖宫产手术伤口是否有过感染?
剖宫产手术伤口缝合及愈合情况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外用瘢痕软化类药物使用情况。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剖宫产手术史。
剖宫产后手术伤口有感染。
临床表现
瘢痕局部发红、发紫、发硬,呈条索样隆起,高出体表。
患者伴有疼痛和瘙痒的症状。
辅助检查
血常规、
C反应蛋白:可以监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判断是否有感染因素存在。
腹部超声检查:帮助观察和测量剖宫产后瘢痕的厚度,是否有皮下粘连,并排除瘢痕内感染和异物的可能。
鉴别诊断
相似点:均可出现剖宫产后伤口处瘢痕。
不同点:瘢痕疙瘩超出最初切口边缘,呈浸润性生长,持续性增生为特点,不能自行退化;剖宫产后瘢痕增生局限在腹部切口瘢痕处。随着时间进展,可逐渐缓解。可据此特点进行鉴别。
剖宫产
瘢痕增生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手术及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硅酮凝胶类制品
通常为产妇的首选外用药品,直接贴或涂抹于瘢痕表面。
可辅以弹力塑身衣固定。
用药周期一般较长,瘢痕成熟时才能停用。
糖皮质激素或五氟尿嘧啶
如果硅酮制剂治疗一段时间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或瘢痕增生较为严重,出现瘙痒症状时,可采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五
氟尿嘧啶辅助治疗。
含洋葱提取物制剂
放疗
剖宫产后瘢痕增生行切除手术,术后早期24小时内可采用电子线或浅层X线照射,帮助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功能或外观毁损的产妇,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局部切除术
对于面积较小的增生瘢痕,可通过精细手术切除,彻底减张,减少二次损伤。
同时根据需要辅以局部小剂量X线照射,以增强治疗效果。
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拆线前避免碰水或接触污染物。
可配合使用皮肤缝合器、减张胶带等减少伤口张力,防止伤口裂开。
忌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以免伤口充血。
拆线后建议配合使用弹力塑身衣。
若出现明显的痛、痒、凸起皮面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光电治疗
可采用plasma、射频和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来促使增生性瘢痕尽快的成熟和软化。
对增生较重的瘢痕也可以配合药物封闭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
局部按摩
通过按摩增加血液循环,松解粘连,从而降低增生瘢痕的坚韧度,提高其柔韧度。
压迫疗法
可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瘢痕组织在发病早期的可塑性较大,因此主张早期实施加压疗法。
持续压迫,每天松开的时间不多于半个小时。
可通过穿戴弹力塑身衣进行压迫治疗。
治愈情况
部分剖宫产后
瘢痕增生有自愈的可能,但不可一概而论,主要与患者体质、瘢痕状态、伤口张力等因素有关。
瘢痕体质的患者,剖宫产后的瘢痕增生更加明显,一般在拆线后开始增生,表现为局部发红、变硬,突出于皮肤表面。
危害性
影响美观:剖宫产瘢痕增生的位置看起来会有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疙瘩,会导致腹部皮肤外观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美观。
疼痛、瘙痒:部分患者会伴随着后期的增生部位疼痛、瘙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9]。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多吃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生活管理
在剖宫产术后早期,要及时采用收腹带或弹力塑身衣对伤口加压,这样就能够减轻手术伤口的张力,减少日常活动对伤口的牵拉,再加上压力的作用,可大大的减少瘢痕组织的血液供应,尽可能避免出现
瘢痕增生。
如果瘢痕出现瘙痒情况,千万不要用手抓伤口,否则只会让局部刺激更加严重,引发瘢痕组织增生。
病情监测
注意瘢痕是否超出最初的手术切口边缘,有无增生凸起的迹象。
手术后注意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随诊复查
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等。
复查时间
建议术后第一个月复诊,进行腹部检查,之后每两个月进行门诊复查。
复查需要持续到剖宫产后六个月左右。
如果出现剖宫产后切口处红、肿、痒、痛,并有瘢痕变硬等情况,不排除有剖宫产后瘢痕增生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复查时医生一般会对瘢痕进行视诊,可能会检查血常规、
腹部超声等。
预防
目前尚无法使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
及时拆除缝线。
创面愈合后可采用加压、硅胶膜贴敷或其他药物治疗来预防瘢痕增生。
早期采用plasma治疗来减轻瘢痕。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