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块,柔软,不和表皮粘连,皮肤表面正常
发病可能与炎症刺激、脂肪组织代谢异常等有关
较小的脂肪瘤可保守观察,若其快速增大,可手术切除
预后较好,不易复发
皮下脂肪瘤是什么?
定义
皮下脂肪瘤是指发生在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是脂肪瘤的一种类型。
分型
根据脂肪瘤的数目分型
单发性脂肪瘤
发生较迟,发展缓慢,直径在1~10厘米。
常见于躯干部皮下,尤以颈、背、肩处较多见。
多发性脂肪瘤
发生较早,数目不定,瘤体较小,多呈对称性,直径在1~2厘米。
常见于四肢,对称分布,亦可见于胸、腹部皮下。
根据脂肪瘤所含成分分型
纤维脂肪瘤
由成熟的脂肪细胞与梭形细胞构成。大多数瘤体小,除表面肿块外,无明显症状。
血管脂肪瘤
发病情况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50%发生于40~60岁。
男性多见,较少发生于青少年,儿童罕见。
皮下脂肪瘤可以长期不治吗?
皮下脂肪瘤如果体积较小,可以定期复查,不进行治疗。
但当脂肪瘤体积较大,或短期之内迅速增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妨碍局部动作或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皮下脂肪瘤会癌变吗?
皮下脂肪瘤癌变率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大多数皮下脂肪瘤都属于良性肿瘤,仅表现为皮下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块,无症状时一般无须治疗。
当皮下脂肪瘤出现疼痛、突然变大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就医检查,必要时考虑手术切除;术后需要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根据结果评估进一步治疗方案。
皮下脂肪瘤可以自愈吗?
皮下脂肪瘤一般无法自愈。
皮下脂肪瘤来源于正常脂肪组织,生长缓慢,大多无临床症状、较小的皮下脂肪瘤一般不需要处理,但也不会自行消失。较大的脂肪瘤、特别是经常受磨擦或受压者,则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
激光治疗等。
致病原因
皮下脂肪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在肥胖人群、糖尿病和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群中,脂肪瘤的发病率较高。
发病与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无关,此
肿瘤在消耗性疾病患者身上也能长期存在。
有时创伤后局部也有脂肪瘤存在,但创伤是否引起脂肪瘤发病尚不明确。
脂肪瘤多发损害的患者可能有家族史。
易患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患皮下脂肪瘤。
肥胖。
有脂肪瘤家族史。
糖尿病和高血脂。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个体体内的脂肪瘤致瘤因子无活性。
在各种内外诱因影响下,脂肪瘤致瘤因子被激活,使脂肪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导致脂肪组织增多,并向体表突出形成肿块。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好发于颈部、肩部、背部、四肢及臀部的皮下组织。
皮损表现
皮损是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常呈圆形或分叶状,和周围组织间的边界较清楚,大小不一。一般质地柔软,可推动。
单发者瘤体较大,多见于腹壁、胸壁、腰背部、肩部、颈部,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轴多与皮肤平行。
多发者瘤体较小,常发生于四肢,多成对称性,质地稍硬,可伴疼痛。
患者病损处表面皮肤正常,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如果
肿瘤较大可妨碍局部动作,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
其他症状
可伴随压迫症状,如脂肪沉积好发于颈部的马德龙综合征(Madelung syndrome),又称对称性脂肪瘤病,可以影响呼吸。
发生在前臂的
脂肪瘤可以干扰肌肉收缩运动,影响精细动作完成。
就医科室
普通外科
当发现身体局部出现肿块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用力按压或按摩肿块部位,以免造成局部损伤。
就医时建议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物,以便医生进行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肿块出现多长时间了?大小是否有变化?
有没有疼痛感,按压是否疼痛?
是否伴有感觉异常?
病史清单
家里人有患皮下脂肪瘤的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超声检查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病理学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肥胖。
临床表现
皮下单发或多发的、大小不一的、生长缓慢的扁平圆形肿块。
一般无自觉症状,
肿瘤较大可妨碍局部动作,或因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
触诊时可触及柔软而有弹性的肿物,无触痛,边界清楚,推之有一定活动度,表面皮肤多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用于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可以明确脂肪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判断实质性与囊性,血液供应情况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块迅速增大时医生可能建议做活检,以便于诊断疾病性质和鉴别其他疾病。
皮下脂肪瘤切片可见成熟的脂肪细胞群集成小叶状,周围有多少不等的结缔组织间质及毛细血管包裹。
鉴别诊断
脂肪肉瘤
好发于腹膜后及股臀部,位置比脂肪瘤更深。
当肿瘤沿筋膜间隙扩展时将引起整个
肢体肿胀而不是像脂肪瘤一样形成局部肿块。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表皮样囊肿
外伤致表皮细胞进入皮下生长而形成的囊肿。
多见于易受外伤或磨损部位,如臀部、肘部或注射治疗部位。
囊肿和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好,挤压时可流出干酪样物。
若发生感染出现红肿和疼痛。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浅表脂肪瘤样痣
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直径1厘米内较小的
脂肪瘤及多发脂肪瘤,一般不需处理,注意观察即可。
目前尚没有确定的药物可以治疗或者控制脂肪瘤,对于脂肪瘤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
体积较大影响生活及美观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需要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根据结果评估进一步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局部脂肪抽吸术
局部
脂肪抽吸术治疗局部脂肪过多或脂肪瘤,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可用于无明显包膜、边界不清的脂肪皮下聚集的治疗。
脂肪瘤切除术
多数脂肪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多数不需要住院,在门诊就可以进行,需要
局部麻醉。
切除后复发很少见,术后可能会形成皮肤瘢痕。
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遵医嘱逐渐恢复饮食。
手术后切口局部加压包扎,局部压迫很重要,是防止术后出血与积液的关键步骤。
卧床期间,可活动或按摩下肢,防止
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期间医生会给予指导。
卧床期后,可遵医嘱循序渐进地恢复活动,由床旁活动逐渐转向房间内活动等。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按时拆线。
如果切口出现红肿、出血、疼痛等,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治愈情况
本病不能自愈,不影响生存,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需要定期观察。
少数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的
脂肪瘤需要治疗,可通过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皮下脂肪瘤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较少复发。
危害性
如果
肿瘤出现在暴露部位,可能会影响外观,造成心理压力。
如果瘤体较大,可能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规律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选择奶类、豆制品、蛋类、瘦肉等食物。
避免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生活管理
要学会放松,缓解压力,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术后避免对切口的各种刺激,包括污染、挤压、损伤等。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病情监测
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肿块较小,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定期观察。
注意瘤体的生长速度,如生长过快,需及时就医。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
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如果被污染,应及时到医院更换。
遵医嘱定期复诊。
预防
脂肪瘤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要营养均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肥胖者避免进食肥肉、动物内脏等含高饱和脂肪的食物。
过度肥胖的人需要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饮食,适量运动,科学控制体重。
皮肤肿块导致局部皮肤起伏不平、疼痛等症状时,及时去医院诊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