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组以尿急为主要特征,并排除尿路感染或明确病理因素的综合征
尿急是最显著的表现,常伴有尿频、夜尿、遗尿等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逼尿肌过度活动和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等有关
可采取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什么?
定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
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
急迫性尿失禁,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
分型
根据有无急迫性尿失禁,分为湿型(有尿失禁)和干型(无尿失禁)。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
根据是否存在明确病因,分为原发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和继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发病情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常见病,中国总体患病率约为6.0%,女性稍多于男性。
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18~40岁人群患病率为1.1%,其中男性为1.1%,女性为1.0%。
41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1.3%,其中男性为10.9%,女性为11.8%。
欧美18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为11.8%,没有性别患病差异。
膀胱过度活动症会影响性生活吗?
会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能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往往会因为担心或害怕尴尬而避免性行为。
在平时生活中,伴侣可以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在性生活中,可以选择不会压迫膀胱的姿势或提前准备毛巾、纸巾等吸收
漏尿。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进行哪些训练帮助恢复?
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
首先排空膀胱。平躺,吸气,同时慢慢地尽量用力紧缩阴道周围的肌肉,就像努力憋尿一样。保持收紧状态,从1数到4,注意不要把力量分散到其他部位。然后呼气放松,重复10次,每天坚持做3次。
凯格尔运动在站立和坐位同样也可以练习。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不治疗吗?
最好尽快治疗。
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排尿不适的症状会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夜尿过多还有可能诱发睡眠障碍。另外,局部长期尿液浸渍,还会导致
尿道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情况。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致病原因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各种原因可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症状。
以下因素也可能会增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病风险。
炎症。
膀胱出口梗阻。
高龄。
男性体重指数(BMI)增高。
女性绝经、经阴道分娩、多次分娩等。
发病机制
正常排尿过程
尿液进入膀胱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壁肌肉扩张。
压力逐渐升高,膀胱壁肌肉也逐渐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传入神经可产生信号,向神经中枢传递。
神经中枢收到信号并处理后,可发出排尿信号,经过传出神经传递给相关肌肉(如逼尿肌)。
症状出现机制
正常排尿过程涉及的神经、肌肉如果出现异常,均有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目前有神经源性假说、肌源性假说、外周自主活动假说等解释其机制。
神经源性假说
神经源性假说认为,中枢神经(主要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外周神经(特别是膀胱传入神经)异常,都可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
肌源性假说
肌源性假说认为,逼尿肌自发性收缩增强和细胞间冲动传递增强可导致逼尿肌过度收缩,剥夺神经传递可能会增加自发性收缩的可能性,进而引发症状。
外周自主活动假说
外周自主活动假说认为,正常的膀胱由模块组成,模块的协调性通过膀胱肌丛调节,局部模块收缩信号扩大可引起膀胱敏感性增强,进而使模块活动协调性升高,最终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
主要症状
尿急
尿急是膀胱过度活动症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一种突发的、强烈的、很难被延迟的排尿欲望。
根据严重程度可以进行如下分级。
1级:无尿急,“我感觉不需要去排尿,排尿是由于其他原因。”
2级:轻度尿急,“我可以延缓排尿直到必须排尿时,并且不担心
漏尿。”
3级:中度尿急,“我可以短时间延缓排尿,并且不担心漏尿。”
4级:重度尿急,“我不能延迟排尿,我为了不漏尿不得不快速跑向卫生间”。
尿频
自我感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一般认为日间排尿≤7次为正常。
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日间排尿次数,如饮水量、睡眠时间等。
夜尿
夜尿是指夜间入睡后到起床期间,因尿意而醒来排尿1次以上。
急迫性尿失禁
与尿急相伴或尿急后立刻出现,不受自我意识控制的排尿。
并发症
睡眠障碍
出现夜尿时可影响正常睡眠,如长时间未改善,则可因精神焦虑等导致睡眠障碍,出现入睡困难等表现。
外阴皮肤感染
如果有不受控制的尿失禁,可因尿液刺激诱发外阴皮肤感染,表现为外阴皮肤红、肿、热、痛。
长期外阴皮肤感染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阴道炎等。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出现尿频、尿急、夜尿、
急迫性尿失禁等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就诊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请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尿频、尿急?多长时间了?
晚上会去厕所吗?一般去几次?
是否有上完厕所后仍然觉得有想排尿的感觉?
病史清单
是否有紧张、焦虑等情绪?
经常喝咖啡、酒吗?
是否对药物、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
尿流率、泌尿系超声、尿路X线片、尿路CT及MRI、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前列腺液检查。
常规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静和抗焦虑药物:地西泮、三唑仑等。
疾病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排尿日记及其他检查可明确诊断,重点是根据检查结果排查其他器质性病变。
病史
可能有膀胱出口梗阻、焦虑症、抑郁症、其他炎症(
前列腺炎、
膀胱炎、尿路感染)、脑损伤、
脊髓损伤等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以尿急为核心症状,可伴有尿频、夜尿、
急迫性尿失禁。
体征
体格检查主要排查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多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尿常规、尿生化、前列腺液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病原学检查等,可以排查有无尿路感染、肾功能障碍、
前列腺疾病、阴道炎、性传播疾病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如果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排查
泌尿系统疾病,首选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进行残余尿测定,测定一次完全排尿后膀胱内剩余的尿液量,正常值为<50毫升。
可以排查泌尿系统肿瘤、尿路结石等疾病。
其他影像学检查
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平片(KUB),
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MRI等。
可以进一步排除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
其他
尿动力学检查
尿流率测定是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内容,可以明确排尿功能情况。
尿流率的主要参数有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尿流时间及总尿量等。
如果有尿流率减低或残余尿增多,出现
尿潴留或首选治疗失败,需要进一步评估尿路功能障碍,以及需要进行侵入性治疗等的情况,可能需要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排尿日记
排尿日记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应当尝试记录,特别是不能描述每天液体摄入和排尿情况者,也可以帮助评估疗效。
排尿日记一般分为液体摄入和排尿情况两栏,液体摄入记录液体摄入的时间、体积、性质,排尿情况记录排尿时间、尿量、伴随症状等。
症状问卷
症状问卷可选择OABSS、Overactive Bladder Questionnaire(OAB-q)、UDI-6 Short Form及Incontinence Impact Questionnaire(Ⅱ-Q)等。
细胞学检查
对尿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排查尿路上皮来源的
肿瘤。
鉴别诊断
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原发与继发之分,继发者可能与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
压力性尿失禁等有关,需要注意鉴别。
膀胱出口梗阻
相同点:均可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
不同点:膀胱出口梗阻可由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尿道狭窄、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和抗尿失禁手术等导致,还可有尿流变细、
尿后滴沥及尿不尽等症状,辅助检查可有残余尿量增多、最大尿流率<15毫升等,可帮助鉴别。
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
相同点:均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不同点: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者多有
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病史,每次尿量较少,可出现尿滴沥性尿失禁,可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鉴别。
泌尿系统感染
相同点:均可表现为尿频、尿急等。
不同点: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膀胱炎、
尿道炎等,除尿频、尿急之外,还可出现尿痛、血尿、
脓尿等表现,尿常规等检查可作为鉴别依据。
压力性尿失禁
相同点:均可出现尿失禁症状。
不同点:压力性尿失禁只在腹腔压力增大时,如咳嗽、打喷嚏、运动等情况下出现,尿动力学及相关体格检查可帮助鉴别。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法有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常需联合其他治疗一起进行。
改变生活方式
减重:体重指数过高会增加发病风险,减重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减小腹内压力。
控制液体摄入量:可以有效减少排尿次数。
减少摄入咖啡、酒精饮料等有促排尿作用的饮品。
戒酒、戒烟。
膀胱训练
延迟排尿法
出现尿意时延迟排尿,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尽量使每次排尿量超过300毫升。
这种方法对消除精神因素影响,降低膀胱敏感性有帮助。
需要坚持配合,最好记录排尿日记。
定时排尿法
每天固定时间排尿。
适合有严重尿失禁且难以控制者,但尿频严重者不适合。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有助于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常用的有提肛运动、中断排尿等动作。
提肛运动即肛门部位收缩的动作,每次2~6秒,松弛休息2~6秒,反复10~15次为1个循环,每天3~8个循环,坚持8周甚至更长时间。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把膀胱内压变化等人体不能自我察觉的信息改变,通过专门的仪器进行收集,并转化为声、光、图像等信号,帮助了解机体变化,从而训练控制排尿。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M胆碱受体阻断药
常用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有索利那新、
托特罗定、
奥昔布宁等,闭角型青光眼者不可使用。
索利那新
索利那新是选择性M3胆碱受体阻断药,主要作用于膀胱平滑肌,可明显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尿频、尿急、尿失禁。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干和便秘,一般较轻。
托特罗定
托特罗定是非选择性M胆碱受体阻断药,也是治疗的常用药。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消化不良、泪液减少、便秘等,症状大多不重,停药后可消失。
禁忌证有
尿潴留、胃滞纳、未经控制的闭角型青光眼等。
妊娠期禁用,哺乳期使用应遵医嘱。
奥昔布宁
奥昔布宁是非选择性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不良反应有口干、少汗、视物模糊、心悸、嗜睡等。
禁忌证包括尿潴留、
胃潴留、未经控制的闭角型青光眼等。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
常用米拉贝隆,可缓解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等症状,高血压者须慎用。
辣椒碱及辣椒碱类似物
辣椒碱和辣椒碱类似物(RTX)可以降低膀胱感觉传入,如果有严重的膀胱
感觉过敏可以试用。
用药方法是膀胱灌注。
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包括镇静和抗焦虑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及中草药制剂等,应按照医生要求服用。
物理治疗
部分患者对经阴道、肛门电刺激神经调节和磁刺激治疗有反应。
骶神经调节治疗对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者有效。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只适合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安全容量过小,危害上尿路功能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经其他治疗无效者。
手术方法包括膀胱扩大术和尿道改流术。
治愈情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有关,治疗能改善症状,但很难彻底治愈。
危害性
尿频、尿急、夜尿和
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可严重干扰学习、生活,带来心理负担。
日常生活
生活习惯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延迟排尿、定时排尿等训练,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需要外出时,可提前了解厕所分布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记录排尿日记,提升对病情的了解和治疗的信心。
适度运动,超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重。
使用尿垫等,降低尿失禁等对生活的影响。
注意个人卫生,如衣物等被尿液污染,应及时更换,减少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天气寒冷时应加强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起的尿量增多。
饮食调节
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液体摄入包括食物中的液体、饮用水、饮料等。
避免摄入咖啡、酒精饮料。
调整心态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周期长,需要坚持治疗才能维持,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可能会带来心理压力,可以通过文体活动、向好朋友倾诉等减轻心理负担,亲人、朋友等也应当理解疾病的痛苦,鼓励患者面对疾病。
复诊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并携带排尿日记。
预防
超重可能会增加发病风险,可以通过限制饮食、适度运动等方法减重。限制饮食主要是限制油腻的食物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米面制品等主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节食损害消化系统或造成营养不良。
如果有膀胱出口梗阻、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应当积极治疗。
限制咖啡、酒精饮料等的摄入。
坚持进行盆底肌训练。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