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癌

更多功能

尿道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尿道肿块等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长期慢性刺激等有关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病情发展与年龄、肿瘤位置、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案等有关
定义
尿道癌是发生在人体尿道的恶性肿瘤,是比较少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都覆盖尿路上皮,在解剖学上是既连续又分开的器官。
尿路上皮接触的都是尿液,尿液内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肿瘤,由于尿液在每个器官停留的时间不同,因此各器官发生肿瘤的机会各不相同。
尿中化学致癌物质的浓度以及尿路上皮细胞与之接触的时间决定了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而尿道尿路上皮肿瘤比较少见。大约半数的尿道尿路上皮肿瘤继发于膀胱、输尿管、肾盂移行细胞癌 [1,2]
分类
根据病理类型,尿道癌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和腺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根据病程,尿道癌的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与肿瘤的侵犯程度有关。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尿道癌分为远段尿道癌和近段尿道癌。
远段尿道癌:指肿瘤发生于尿道口至尿道的前1/3段,病理类型多为鳞癌,占75%~80%,易早期发现,多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预后较好。
近段尿道癌:指肿瘤发生于尿道口至尿道的后2/3段,多为移行细胞癌和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诊断时即已为晚期,多侵犯盆腔,预后差。
发病情况
大约50%的尿道癌由膀胱癌或输尿管癌等尿路上皮癌继发而来,较多见于全膀胱切除术后尿道复发,原发性尿道癌罕见,仅占所有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不到1%。
根据美国SEER数据库1973年至2002年的统计资料,原发性尿道癌的年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100万和1.5/100万。
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