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痉挛

更多功能

脑血管痉挛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
可出现嗜睡、昏迷、头痛等症状
主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多预后不良,病死率、致残率较高
脑血管痉挛是什么?
定义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持续性收缩的状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的高危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数小时至2天内发生。
慢性脑血管痉挛:又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天开始出现,5~14天为高峰期,2~4周后逐渐缓解,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
根据发生部位及影响范围分类
弥漫性脑血管痉挛:同时涉及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多支颅内主要血管。
多节段性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节段性涉及一支或数支颅内动脉。
局灶性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于破裂动脉瘤所在的动脉。
根据有无症状分类
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患者无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剧烈头痛,一侧肢体无力,脑血管痉挛缓解时,这些临床表现可以随之缓解或消失。
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类
轻度脑血管痉挛:管腔缩窄<25%。
中度脑血管痉挛:管腔缩窄25%~50%。
重度脑血管痉挛:管腔缩窄50%或以上。
发病情况
我国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为(6~20)/10万。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40%。
脑血管痉挛严重吗?
脑血管痉挛较为严重,通常预后不良,病死率、致残率较高。
动脉痉挛导致供血区缺血可发生脑梗死,出现偏瘫、偏盲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记忆障碍、头晕等症状。大面积脑梗死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脑疝,危及生命。
此外,还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导致脑积水,出现嗜睡、思维迟钝、记忆障碍、眼球活动受限,剧烈呕吐、昏迷等。
脑血管痉挛是怎么查出来的?
脑血管痉挛可以通过病史、症状变化、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等检查诊断。
本病多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病情反复,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失语等症状。
血管超声显示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峰值>200cm/s和/或平均流速>120cm/s。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痉挛部位、程度以及畸形。
出现脑血管痉挛怎么治疗?
出现脑血管痉挛可针对发病原因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有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持续时间,常用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罂粟碱有直接的扩血管作用,局部应用可高选择性作用于痉挛动脉。
此外可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