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天发育畸形,胸骨和肋骨向内生长导致胸部向后凹陷
心肺功能受限,严重者活动时可出现心慌、气喘等
轻症者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矫正,重症者可通过手术矫正畸形
手术效果较好,极少复发
定义
先天性漏斗胸又称胸骨凹陷,是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也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发生先天性漏斗胸时,胸骨连同肋骨向内、向后凹陷形成舟状或漏斗状畸形,其中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凹陷最深。
分型
国内根据前胸凹陷的范围、畸形状态,将漏斗胸分为4大临床类型:
普通型:又称常见型,约占80%。胸骨下陷范围在1/3长度以上,平卧时,深度3~4cm。
广泛型:约占10%。漏斗面积大而浅,多呈舟状或浅盆状,其凹陷自胸骨柄开始,直至剑突。多合并
扁平胸。
局限型:仅占10%以下,主要是胸骨下1/3区域凹陷,漏斗小、深,胸廓、体形改变不大,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不规则型:又称混合型。以漏斗胸为主,同时合并胸壁某部位的凸起,有时和鸡胸并存,临床极少见,约占5%。
发病情况
国外报道先天性漏斗胸发生率达出生活婴的1/300~1/400,男性多见,男女患儿比例约4:1,且90%以上在1岁前就可确诊。
先天
漏斗胸的病因仍不明确。该病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致病原因
目前认为先天性漏斗胸的发生主要有以下机制:
发育障碍学说:在胎儿期胸骨体发育畸形,膈肌纤维发育不良,中央腱短缩,出生后随着呼吸运动反方向牵引抵止点,以致胸骨下端逐渐形成漏斗状凹陷。
内分泌因素而致骨与软骨生成障碍学说:
雌二醇对骨的生长和成熟起重要作用,肋软骨过度生长,形成凹陷并引起胸骨下压而致畸形。
漏斗胸患儿的肋软骨胶原分布、排列与组成异常造成了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可能与漏斗胸的形成有关。
高危因素
有家族史。
有其他先天性疾患,如
马方综合征、脊柱侧弯、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膈膨升等。
先天性漏斗胸婴儿或幼儿可以无症状。部分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时表现为心肺功能下降、活动受限等。
主要症状
胸廓畸形、特殊体型
胸骨和下肋软骨由前到后向脊柱方向的下陷,形成向前开口的漏斗状畸形。
患儿同时出现前胸凹陷、头颈前伸、肩部前倾、驼背和上腹部隆起等特殊体型。
其他症状
呼吸道感染
先天性漏斗胸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
咳痰等症状。
心、肺功能下降,活动受限
严重者出现心肺功能下降,有气短、乏力、心悸、胸痛,多在运动后出现,也可以在休息时出现。
并发症
病儿常体形瘦弱,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如出现先天性漏斗胸的症状,可及时就诊,医生会询问症状、病史、既往检查和治疗的情况。
就医科室
胸外科、儿科
如果患儿出现活动后气短、乏力,或体形瘦弱,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胸骨凹陷明显,建议及时就诊胸外科或儿科。
骨科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就诊于骨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不要盲目听信“偏方”、“秘方”,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时,常需要拍摄胸部X线、CT检查,故应避免穿含金属材质的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吸气性喘鸣?
上述症状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明显的胸前凹陷?何时发现?
患儿饮食量较正常儿童少吗?
病史清单
有无家族史?
是否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有没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
动脉血气分析。
有典型症状体征的患儿不难诊断,必要时应该通过X线及CT进行分级,同时检查其他伴发畸形。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患儿出现气短、乏力、心悸、胸痛,多在运动后出现,也可以在休息时出现。
体征
前胸凹陷,呈“漏斗状”。
部分患儿还伴有双肩前倾、后背弓状、腹部膨隆,称为“漏斗胸体征”,即轻度驼背、腹部凸出等特殊体型。
肺功能检查
该检查用于评估肺功能。青少年或成年病人,常表现为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降低。
动脉血气分析
绝大多数患儿的
氧分压在70~80mmHg之间,
二氧化碳分压在32~35mmHg之间。
超声心动图
该检查用于手术前评估心脏收缩功能。
心脏各径线常无明显异常,但心脏收缩功能有下降,表现为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心排血量下降,可伴动脉瓣的轻度
反流,轻度
房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等。
心电图
先天性漏斗胸患儿常有顺时针方向旋转。
影像学检查
正侧位胸片
该检查常用于辅助诊断漏斗胸。
正位胸片可了解心影位置,有无心影受压左移。侧位胸片可见胸骨向后凹陷,胸骨后间隙缩小。
胸部CT检查
该检查为临床常用检查,能直观反映胸壁畸形的严重程度和心肺受压的情况。
胸部CT检查用于诊断疾病,计算
胸廓畸形程度指导治疗,还可以观察评估肺及心脏受压和移位程度,发现其他胸腔问题如有无合并先天性肺囊性病变、
肺不张等。
分级
CT影像是评估漏斗胸范围和程度的最佳检查方法。常用分级方法如下:
Haller指数:Haller指数正常值为≤2.5,轻度为<3.2,中度为3.2~3.5,重度为>3.5。
漏斗胸指数(F2I):F2I>0.3为重度;0.2<F2I <0.3为中度;F2I<0.2为轻度。
鉴别诊断
佝偻病
相似点: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可表现为漏斗胸。
不同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引起,还可见方颅、
佝偻病串珠、肋膈沟。
先天性心脏病
相同点:活动后气短、乏力、心悸,发育缓慢。
不同点:无胸壁畸形,无胸廓凹陷。
治疗目的:改善心肺功能,矫正畸形外观。
治疗原则:根据年龄阶段、严重程度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畸形程度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随年龄增长多可自行矫正。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胸部畸形,解除畸形胸壁对内脏的压迫,治疗并发症。
手术适应证:中重度
漏斗胸(Haller指数>3.2,或漏斗胸指数>0.2);有明显症状,包括
心理障碍;心脏受压、移位、
二尖瓣脱垂、传导系统异常;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手术方式:胸骨抬举术(Ravitch手术)、微创漏斗胸矫形手术(Nuss手术)、胸骨翻转术(Wada手术)和带蒂胸骨翻转术等。在手术年龄的把握上仍未达成共识,目前认为早期手术效果较好。
Ravitch手术:切除畸形肋软骨,仅用于治疗严重漏斗胸畸形。
Nuss手术:保留肋软骨,临床应用广泛。Nuss手术术后2~3年时根据病儿胸壁畸形矫正状况再次手术取出矫形钢板。
畸形程度较轻者,随年龄增长多可自行矫正。手术可获得较好矫形效果,极少有复发情况。
治愈情况
手术是先天性漏斗胸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各年龄段接受Nuss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矫形效果,极少有复发情况。经过手术矫形,可以明显缓解
漏斗胸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心理的健康。
危害性
先天性漏斗胸畸形严重者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呼吸、循环功能,还可造成病儿心理负担。
先天性漏斗胸患儿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同时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期复诊。
日常管理
饮食
正常饮食。指导患儿加强营养,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类、蛋、奶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生活
出院后继续睡硬板床1年,睡时保持仰卧位,避免侧卧位;站立、行走时保持背部挺直,2个月内不弯腰搬重物。
盖被子轻薄,衣服不宜过紧,尽量避免胸部负重受压。
心理
关注患儿有无社交困难、自卑、情绪不稳定等,积极引导患儿,必要时到心理科就诊。
其他
年龄小、好动的患儿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外伤、摔跤,术后短期可穿防护背心。
Nuss术后支架取出前不能进行胸部和上腹部的MRI检查。
病情监测
术后需要对胸廓矫形情况进行监测。
此外,先天性漏斗胸畸形会对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观生活质量亦比同龄健康儿童低;应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进行监测。
随诊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胸部X线,以确定钢板有无移位,如患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应立即复诊。
预防
先天性漏斗胸的病因不明确,无有效预防方法。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