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和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
常可表现为拇趾根部肿胀、发红、压痛等不适
可由行走时足部过度内旋、足部发育异常、长时间挤压脚趾等因素导致
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
定义
由于行走时足部过度内旋、足发育异常、长时间挤压脚趾等原因,趾根形成了向内侧的骨隆起。因拇囊凸出超出了足部的正常曲线,容易受到鞋内部摩擦带来的过度压力,压力可使拇趾关节囊发生炎症,导致肿胀、发红、疼痛等症状。
发病情况
拇囊炎临床上女性相对多见。
致病原因
行走时足部过度内旋
如在跑步时,大部分人都习惯在接触地面时双脚内旋,导致大拇趾不是直着冲向前方,而是向二脚趾倾斜,长时间如此可引起拇囊炎。
先天性足部畸形
如拇外翻的患者,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可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若不及时的改善或治疗,长时间𧿹趾受压,也可导致拇囊炎。
扁平足走路时将脚向内挤压(内翻),容易出现拇囊炎。
长期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
如女性穿高跟鞋会迫使脚趾进入鞋子的前部,或鞋子太紧、太窄、太尖,导致经常挤压脚趾,脚趾长时间受压可偏离原位,不及时改善,也可导致拇囊炎发生。
易患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患拇囊炎的风险。
高跟鞋:穿高跟鞋会迫使脚趾进入鞋子的前部,受到挤压。
不合脚的鞋子:穿过紧、过窄或过尖鞋子的人更容易患拇囊炎。
类风湿关节炎:该疾病患者会更容易患上拇囊炎。
遗传:当某些
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足部组织结构或解剖结构异常时,可引起拇囊炎。
主要症状
脚拇趾畸形
在大拇趾底部出现向外凸出的隆起物。
红肿
长时间受摩擦挤压的𧿹趾周围,可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等症状。
疼痛
行走时疼痛,或者用手触碰时可感到明显的压痛,休息后缓解。
其他症状
鸡眼
长时间穿鞋不合脚,大𧿹趾和小𧿹趾部位最容易受到摩擦,引起鸡眼,走路时也会疼痛。
脚趾活动受限
长时间受挤压的脚趾,尤其是大脚趾和小脚趾,畸形可越来越严重,疼痛也可随之加重,进而导致脚趾活动受限。
嵌甲
并发症
滑囊炎
关节附近的骨头、肌腱和肌肉炎症,导致液体黏液囊形成,出现
滑囊炎。
槌状趾
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槌状趾,即足趾中部不正常的弯曲,通常在第二趾,可出现疼痛。
就医科室
骨科,足踝外科
当出现脚趾关节根部红肿、疼痛,或出现大脚趾向外或向内弯曲、畸形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骨科、足踝外科就医。
康复科
若患者已明确诊断,寻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治疗,可前往康复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脚趾关节根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不要盲目听信“偏方”、“秘方”,建议及时就医。
不要自行服用止疼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脚趾
关节红肿、疼痛?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否有明确原因?
疼痛是持续的还是间断的?是否有加重、缓解的情况?
是否出现脚趾畸形、向外或向内弯曲?
足部正常运动是否受限?
病史清单
是否有先天性足部疾病?
之前足部受过外伤或扭伤吗?
是否经常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局部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先天性足部发育异常的病史。
常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导致脚趾受压。
临床表现
脚趾关节根部红肿、疼痛,行走时疼痛。
大脚趾向外或向内弯曲、畸形,脚趾活动受限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过程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一般患者采取站立位,使脚趾负重。
X线可用于诊断骨骼是否存在畸形,以及畸形的程度,便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CT检查
CT检查是横断面成像,有时候根据情况可行非负重或负重的CT扫描,以评估前足横弓等情况,还可以和跖趾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MRI检查
对于软组织及肌肉韧带等结构的成像灵敏度非常高,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
滑囊炎的内部和周围情况。
实验室检查
一般还可能进行血常规、
C反应蛋白、血沉、尿酸、
类风湿因子等检查,以排除痛风、类风湿或感染性疾病。
鉴别诊断
痛风
相似点:都可出现脚趾关节疼痛等表现。
不同点:痛风疼痛常突然发作,更为严重,其疼痛和肿胀往往出现在发作期,常和饮食有关系,通常不会引起关节变形。结合临床症状及局部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跖趾关节炎
相似点:都可出现脚趾关节疼痛等表现。
不同点:跖趾关节炎患者常有跖趾关节外伤或劳损史,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多受限,且活动关节时疼痛可加重。局部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籽骨炎
相似点:都可以出现脚趾关节疼痛等表现。
不同点:籽骨炎患者疼痛多位于第一跖趾关节跖侧,常有明确的压痛点,X光检查有时可发现二分籽骨等表现。局部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目的:缓解临床症状,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轻度或首次发作可采用保守治疗,但疼痛明显或反复发作者建议手术治疗,矫正畸形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手术是根治该疾病的方式。其他的保守治疗如中医,针灸,按摩等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一般治疗
患者应选择鞋头宽松的鞋子,当拇囊炎疼痛的时候,使用胶布毡或者拇囊炎护理垫缓解鞋子带来的压力。
当脚趾根部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时,也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疼痛。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疼痛等症状。
如果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可以选择塞来昔布、
美洛昔康等对胃黏膜刺激比较小的药物类型。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拇囊炎疼痛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或导致严重足部畸形,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通常需要切开拇趾关节的顶部或侧面,去除脚趾关节周围肿胀的组织。
通过切除部分骨头来矫正脚趾,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采用关节镜治疗轻度拇外翻的技术已逐步得到认可,可镜下直视探查,清理关节内
滑膜炎、
软骨损伤等病变,具有创伤小、组织损伤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势
[[6-8]。
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对于拇囊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因其创伤较小,施术手法多样,几乎无不良反应,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经济,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针灸治疗一般都是在配合其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常用针灸疗法包括传统毫针刺法、浮针疗法、激光针灸疗法、长圆针解结法等。
其他治疗
按摩理疗、夹板支架固定等,可以减轻𧿹趾关节受到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治愈情况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足部红肿、疼痛、畸形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导致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粘连,出现疼痛肿胀,长期发展可伴有局部肌肉萎缩,日常行走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危害性
随着病情进展拇囊炎患者还可出现明显脚趾畸形、足底胼胝(老茧)、鸡眼等皮肤损害,更有甚者可能会伴随出现关节骨刺、
嵌甲,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危害。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无需特殊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即可。
可以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等。
戒烟戒酒。
生活管理
注意对足部的保护,注意保暖、避免外伤。
尽量避免做对脚趾和脚部造成压力的活动(但不要因为脚趾疼痛就放弃锻炼),可以尝试一些不会导致脚部过度受压的活动,如游泳等。
术后注意伤口的护理、清洁,避免感染,不宜过早下地活动。
可使用矫正器或拇指衬垫等帮助调整重力,减轻大脚趾的压力。
保证充足睡眠。
心理支持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
拇囊炎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足部的外观及功能,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情绪不稳定、心理压抑等情况时,及时向亲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由于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脚趾红肿、疼痛等症状是否减轻,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清洁,当症状不见好转或加重时,建议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复查目的: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
复查项目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病情各有不同,常见检查包括局部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等。
复查时间:没有特殊情况患者可每半年进行一次复诊,具体时间建议遵医嘱执行。恢复期间如有不适,可及时就医,不必严格参照上述时间。
预防
平时选择鞋头较宽较深、低跟或平跟、足弓垫支撑的宽松鞋子,避免穿过紧、过窄的鞋或高跟鞋,以免脚趾挤压、摩擦等。
对于足部过度内旋的人群,平时可稍加注意自己的走路和跑步姿势,避免过度内旋。
生长发育过程中,注意关注足部的发育,密切观察足部的形状,尤其家族中出现过足部问题者,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适当多进食含钙食品,以保证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对于体重超重者宜适当控制饮食,增加体育活动,以降低体重,减轻关节负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