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小肠假性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在非梗阻性或解剖结构功能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的小肠动力低下或运动紊乱,从而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慢性小肠假性梗阻是一种小肠的疾病,但也可影响其他一个或多个器官。本病是
假性肠梗阻的一部分,而假性肠梗阻可涉及全消化道,但以小肠多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于儿童或青少年时起病,女性多于男性。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1.平滑肌病变
引起本病的小肠平滑肌疾病有三类:原发性小肠平滑肌病、继发性小肠平滑肌病变、弥漫性小肠平滑肌
淋巴细胞浸润。
2.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
脑干肿瘤等可影响胆碱能神经,致使其功能紊乱而引起本病。
3.肌间神经丛病变
家族性内脏神经病变、散发性内脏神经病变、某些发育异常等,常引起小肠肌间神经丛病变而致本病。
4.小肠憩室病
小肠憩室病都常伴有肌间神经丛的异常,平滑肌萎缩或纤维化而致本病。
5.其他
1.症状
(1)慢性或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呈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少数有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2)食管受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和烧灼感;胃肠受累时,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
(3)可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2.体征
可见不同的肠型,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可有压痛,无肌紧张,腹部有
振水音。
1.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X线钡餐检查。
2.肠道动力学检查:小肠肌电测定、小肠压力测定等。
1.病史
仔细询问患者疾病史、用药史和家族史。
2.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
肠梗阻,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
3.辅助检查
(1)肠道动力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
(2)剖腹探查全肠壁活检可明确诊断,肠粘膜活检有助于诊断。
1.病因治疗
原发病治愈后,临床症状可随即好转或消失。
2.营养支持
无明显原发因素者在急性发作期,应注意禁食、禁水,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和能量,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腹胀严重者可行
胃肠减压。
3.药物治疗
(1)使用恢复胃肠动力的药物,首先需排除
机械性肠梗阻。
(2)适当的中药及针灸疗法对恢复胃肠动力有一定的疗效。
(3)适当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可减轻严重的腹胀和继发性
脂肪泻。
(4)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使用活菌制剂,注意不要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4.手术治疗
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对于内科疗效差、症状严重,且不能完全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人,或并发穿孔、坏死等情况方可进行相应的外科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