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细胞学和/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筛查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通过宫颈癌筛查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早期发现宫颈异常,尽早干预,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主要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癌初筛、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定义
宫颈癌,即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继乳腺癌之后,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宫颈癌筛查主要有妇科检查、宫颈癌初筛、
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四方面。其中,宫颈癌初筛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初筛结果异常者遵医嘱进行后续的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前已明确,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因此,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HPV检测这一初筛方法,可早期发现异常,尽早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分类
妇科检查:包括病史询问、外阴及阴道检查、盆腔检查及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妇科查体可直接显露和观察宫颈,初步判断有无显性的宫颈病变。
宫颈癌初筛:可单独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检测,但更推荐两者的联合筛查。
高危型HPV主要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阴道镜检查:适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初筛异常或可疑,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为HPV16、18阳性,其他高危型HPV阳性且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可疑,肉眼检查异常的人群。
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用于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者。
温馨提示
本文主要介绍宫颈癌初筛的相关内容,阴道镜检查等请查看相应词条内容。
检查目的
通过宫颈癌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迹象,通过进一步检查等,明确诊断。
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晚期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适用人群
宫颈癌筛查适用于25~65岁的女性,也有指南推荐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1岁。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筛查的起始年龄为30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2021版)》建议筛查人群为35~64岁女性。
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剂治疗等高风险女性,因宫颈癌患病风险增加,可适当提前筛查起始年龄。
温馨提示
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适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禁忌人群
绝对禁忌
有急性阴道炎症,
盆腔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应治疗康复后再行宫颈癌筛查。
如果宫颈局部曾经进行了物理治疗,在术后两个月之内,应避免宫颈刮片,以免造成局部大出血。
相对禁忌
筛查的时间应选在非月经期,以避免月经干扰检查结果。
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内用药和阴道冲洗等。
检查风险
宫颈癌筛查是一项十分普及、安全、便捷的检查方式,初筛检查仅使用取样宫颈刷的刷头在宫颈外口和宫颈管内旋转,获取足够的组织。
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部分人群可能会在宫颈刷旋转取样时感觉不适、或是少量出血,一般1~2天即可恢复正常。
参考价格
通常宫颈细胞学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费用在200元左右;HPV检测的费用在250元左右。
具体价格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多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
检查时间
宫颈癌初筛检查一般不需要预约,妇产科就诊一般可完成检查。
检查方法
该检查是在基础妇科检查基础上进行,几乎不额外增加痛苦。
医生用窥阴器打开阴道显露宫颈后,在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内刷取局部的分泌物,其中含有大量脱落细胞送化验。
注意事项
检查前
该检查无需空腹。建议穿着宽松舒适、易穿脱的衣物。
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内用药和阴道冲洗等。
应选择非月经期进行筛查。
没有性生活的女性检查前提前告知检查医生。
检查中
医生使用窥阴器时放松配合即可。
宫颈部位的神经分布较少,这样的操作可能会有不适感,但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检查后
该检查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
部分人群检查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通常1~2天即可恢复正常。可清水清洗,不要自行用药。待恢复后再进行性生活。
出报告时间
一般为3~7天。不同医院使用的仪器以及需要处理的标本量不同,所以出结果的具体时间也不同,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结果后,应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和项目基本信息。
取得宫颈癌初筛结果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正常结果
宫颈细胞学检查
通常会描述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
HPV检测
可描述为没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或高危型HPV阴性、(-)。
因不同的检测系统,有报告会描述为每一种高危型HPV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如HPV16(-)、HPV18(-)、HPV31(-)等。也有报告将高危型HPV16、18和其他亚型区分报告,可表述为:HPV16、18阴性,其他高危型HPV阴性。
异常结果
宫颈细胞学检查
主要提示有上皮细胞异常,又分为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腺上皮细胞改变、其他恶性肿瘤等。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腺上皮细胞改变
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包括子宫颈管细胞AGC、子宫内膜细胞AGC;
腺癌:若可能,则判断来源:子宫颈管、子宫内膜或子宫外。
其他恶性肿瘤
HPV检测
有高危型HPV阳性,或表述为(+)。有报告可描述具体阳性的高危亚型,也有报告仅区分HPV16、18和其他高危型。
就医建议
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异常者都应及时就医,请主诊医生进行解读,并指导下一步的检查,从而明确诊断,必要时开展治疗。
通常,每3~5年需要再次进行宫颈癌筛查,具体的筛查间隔和项目,请遵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