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骨折是指骨骼上有类似瓷器裂纹或形状单一裂纹、无明显移位的骨折
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皮肤及软组织肿胀
病因包括直接或间接暴力、慢性劳损
主要采取外固定等非手术治疗
定义
裂纹骨折是指骨骼上有类似瓷器裂纹或形状单一裂纹、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破坏或中断,属于不完全骨折中较轻的一种类型,多见于颅骨、髂骨、胫骨等处。
致病原因
直接暴力:是指直接作用于局部引起骨折的外力,如打架斗殴中直接击打头部可引起颅骨裂纹骨折。
间接暴力:是指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的外力,如运动员骤然跨步时由于肌肉收缩可引起骨折。
慢性劳损(累积性损伤):是指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某一特定骨骼部位,如长期不正确地跑步、长时间行军。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发生裂纹骨折的概率。
中老年人骨密度较低,发病风险较高。
围绝经期女性。
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
曾患裂纹骨折。
长期进行田径、篮球、网球、舞蹈、体操等运动。
运动设备、场地等不适宜,如跑步时未穿着跑鞋、长期在水泥地面跑步。
运动时间、频率、方式突然改变,如突然增加跑步时间和频率,突然将运动从游泳改为跑步等。
裂纹骨折的症状通常较为轻微,主要为骨折的局部症状。
主要症状
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是骨折部位疼痛。
通常表现为骨折部位逐渐加重的疼痛,常伴压痛。
开始表现为负重或运动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休息时消失或减轻;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持续疼痛。
部分人群对疼痛不敏感,可能无法感觉到骨折部位的疼痛。
其他症状
骨折部位肿胀。
骨折部位皮肤呈青色、紫色、黄色。
并发症
完全骨折:裂纹骨折如不及时处理,裂缝可能会逐渐变大,导致完全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出现更剧烈的疼痛,以及局部肿胀、皮肤颜色改变、肢体活动受限等表现。
骨折不愈合:裂纹骨折可能会不愈合,导致骨折处在活动或负重时疼痛等症状长期存在。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果身体某一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负重或活动时疼痛加重,无论是否有外伤史,都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应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疼痛性质、局部皮肤颜色变化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前避免自行应用止痛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掩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哪个部位疼痛?持续多久了?
疼痛什么时候加重或减轻?
是否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
疼痛部位皮肤颜色是否有变化?
病史清单
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疾病诊断
裂纹骨折多无典型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病史
多有直接打击、轻微撞击、摔倒等外伤史,也可无明显外伤史。
临床表现
症状:可出现骨折部位疼痛、肿胀和皮肤颜色改变等。
体征:医生通过观察、触摸、按压、活动等,可能会发现骨折处按压痛或叩击痛、局部肿胀以及皮肤
瘀斑等。
实验室检查
裂纹骨折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发热者需要进行
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判断是否发生感染。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针对骨折和怀疑发生骨折者的常规、首选检查,不仅可明确诊断,还可帮助确定治疗方法。
X线检查发现骨骼上有类似瓷器裂纹的骨折线,可以明确诊断为裂纹骨折。
复诊时也需要做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CT检查
对于X线检查无法准确判断的裂纹骨折,需要进行CT检查。
CT检查分辨率高,能够发现细小的骨折线;不受骨骼重叠和内脏器官遮盖的影响,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骨折部位。
CT检查尤其适用于脊柱、骨盆及四肢关节等较复杂的解剖部位。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检查有图像清晰、精细、分辨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特别是对软组织显示清晰,可以了解肌腱、韧带损伤情况。
鉴别诊断
裂纹骨折与
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软组织损伤等有相似表现,需要予以鉴别。
关节脱位
相同点:都可有外伤史、可出现关节局部疼痛等表现。
不同点:关节脱位有弹性固定,X线检查不会发现骨折线等改变。
关节扭伤
相同点:都可有外伤史,都可出现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
不同点:关节扭伤的X线检查无骨骼损伤改变。
软组织损伤
相同点:都会出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等。
不同点:软组织损伤的X线检查没有骨骼异常改变。
裂纹骨折是骨折的一种,治疗原则与骨折相同,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裂纹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不需要进行复位;如果长期不愈合、出现移位或完全骨折,则需要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
非手术治疗
外固定
外固定是借助工具在体外固定患肢,是裂纹骨折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外固定需要注意观察肢体皮肤外观情况和感觉功能,防止绑扎太紧或太松,造成
压疮或
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
如果发生剧烈疼痛、肢体麻木、皮肤温度或皮肤改变等情况,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柳木、杉木、竹片或塑料制作成的长宽合适的板条,在接触肢体一面附加各种形状的固定垫,利用固定垫固定骨折局部,不固定关节。
小夹板固定既能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移位;又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小夹板固定还有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的优点。
石膏绷带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是指将熟石膏粉制作成石膏绷带,然后做成石膏托或直接缠绕在骨折部位,待石膏硬化后起到固定作用的方法。
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点是可塑性较强、固定可靠、简单方便、便于运送;缺点是石膏较重、透气性差、固定范围较大,容易引起关节僵硬。
石膏绷带固定尤其适用于难以用小夹板固定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部位。
其他
有时还会用到悬吊带、支具等。
手法复位
裂纹骨折如果未及时治疗,或者固定不良,可能会发生移位,需要进行手法复位,再进行外固定或内固定手术。
手法复位是通过手法,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使骨骼重新恢复支架作用的方法。
手法复位时,有可能会造成疼痛,需要尽量保持医生要求的体位,方便医生复位,如果出现不适,请告知医生。
手法复位有可能失败,就需要手术复位,需要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
药物治疗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根据具体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如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要注意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有胃肠道溃疡、出血等风险。
脱水消肿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局部肿胀的情况,适合肿胀严重者,如甘露醇、
七叶皂苷钠等。
可以服用维生素D、钙制剂(如
葡萄糖酸钙)及其他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帮助恢复。
可以在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后,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裂纹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法,有促进骨骼恢复,防止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作用。
在外固定未拆除的早期阶段,功能锻炼应以患肢肌肉主动收缩、舒张活动为主。无痛时可逐渐增加用力程度,每次收缩持续5秒钟,每次收缩练习20次,每天进行3~4次。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
在外固定已拆除的晚期阶段,功能锻炼应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为主。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关节活动幅度和运动幅度和肌肉训练强度。
手术治疗
裂纹骨折如果长期不愈合、出现移位或完全骨折,则需要考虑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
内固定手术是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钉等,将已复位的骨折予以固定的方法。
手术后应注意保持创口干燥、洁净,如果出现红肿、化脓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手术后还应注意术后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治愈情况
及时治疗,裂纹骨折经过简单的固定和治疗,多可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且通常无后遗症。
少数长期不愈合、出现移位或完全骨折者,在手术治疗后也多能恢复。
危害性
裂纹骨折可导致肢体疼痛、肿胀,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相对于其他的骨折,裂纹骨折由于症状较轻,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骨折没有及时发现,受伤的地方没有得到休息的话,可能会使骨折处发生移位,断端可刺破血管、神经和体内重要脏器,导致失血性休克、
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
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后果。
裂纹骨折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完全骨折、
骨折不愈合等。
裂纹骨折如果长期不愈合,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日常生活
适度活动
骨折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先活动骨折处附近的肌肉,防止萎缩;如果自己无法运动,可以由他人帮助运动。
骨折康复后,多可以恢复正常活动,但要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
保护患肢
骨折在固定之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一般可以适当进行无负重活动。
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皮肤青紫、温度下降、麻木或剧烈疼痛等,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睡眠时注意防止压迫受伤部位。
避免患肢负重。
补充营养
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肉、水果、蔬菜等。
绿叶蔬菜在烹饪前应焯水,减少草酸的摄入。
补钙,应保证每日饮用300毫升液态奶,适量增加豆腐、虾皮、海带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钙剂和维生素D。
避免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喱、芥末等。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腌制食物、动物肝脏、油炸食品、烧烤等。
心理支持
骨折后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患者需要调节心情,乐观面对,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人、朋友需要多加鼓励,协助患者参加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恢复。
严重时可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预防
裂纹骨折主要是创伤导致的,故注意生产、生活安全是预防的关键。
避免创伤
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老年人需要防止跌倒,可以选择摩擦力较大的鞋子,使用防滑垫等。
进行田径、篮球、网球、舞蹈、体操等运动时,注意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
运动时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场地,保持适宜的运动时间、频率、方式。
其他
老年人、围绝经期女性等人群,应当保证足够的奶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适度运动、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