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
典型症状为颈部出现隆起的斑块,色红或暗紫色,按压时褪色或不褪色
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因不明
常以综合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及手术等
定义
颈部血管瘤是指发生于颈部,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良性肿瘤,为先天性疾病,临床上十分常见。
分类
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分类
毛细血管瘤:由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瘤,病变位于真皮内。
海绵状血管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而且往往浸入深部肌肉。
海绵状血管瘤有无限制增长的倾向,体积可以长到很大,严重破坏邻近的周围组织。
毛细-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即表层皮肤是毛细血管瘤病变,深层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海绵状血管瘤。
发病情况
60%的
血管瘤发生于头颈部,女性多于男性。患儿5岁时,通常有50%消退,7岁时近70%消退,9岁时可90%消退。
颈部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瘤,新生儿发病率为1%。
致病原因
颈部血管瘤是由胚胎期血管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其发病原因尚未清楚。
诱发因素
婴幼儿发生颈部血管瘤,基本都是先天的,母亲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刺激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如药物刺激;长期接触皮革、塑料、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质;腹部受到碰撞;遗传因素等。另外可能与孕期体内的雌性激素增多有关,如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等。
发病机制
颈部血管瘤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异常,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
主要症状
颈部斑块、局部肿胀
一般在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1~3个月内出现,数月内增长迅速,直径可达数厘米,在1年内长到最大限度,以后数年内可逐渐自行消退。
肿块多局限,呈分叶状,无完整包膜,色红,略突出皮肤,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清楚,压之褪色或不褪色。
其他症状
吞咽、呼吸困难
增大的瘤体还可能压迫邻近气管,影响正常呼吸,导致吞咽及呼吸困难。
合并深部
血管畸形者可伴有咽、喉等深层组织及黏膜的侵犯,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并发症
疼痛、溃烂
部分颈部血管瘤生长迅速,可出现疼痛、溃烂等症状。
就医科室
儿科、皮肤科
若发现婴儿颈部皮肤上出现红点、红斑或草莓状小瘤,建议家长带宝宝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
血管外科、普通外科
若自觉颈部局部皮肤肿胀,用手摸到柔软肿块,建议及时到血管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穿着容易穿脱的衣服,以方便进行相应检查。
就医前,建议详细回顾发生症状的时间、变化情况等,以供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过程。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颈部什么时候出现皮损的?出现多长时间了?
除了颈部以外,皮损在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出现?
颈部皮损的大小、颜色有无变化?
有没有出血?有没有疼痛?
病史清单
妈妈怀孕期间是否接触过皮革、塑料、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质?
家族中有其他人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
诊断依据
病史
部分可能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颈部皮肤出现隆起的鲜红斑块,形如草莓样。
颈部局部肿胀,可触摸到柔软肿块,按压时可使肿块缩小。
影像学检查
可通过超声检查、CT、MRI检查了解
血管瘤的范围、血供情况、累及周围及深层组织情况。
检查中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持不同体位或做动作。儿童或意识不清者,可能需要人员陪同检查,陪同者需要穿好防护服。
病理检查
患者症状或外观不典型,或与其他疾病难以鉴别时,穿刺获取病理标本,用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鲜红斑痣
不同点:鲜红斑痣的皮损平坦无隆起,表面光滑,指压可完全褪色;毛细血管瘤可逐渐隆起,表面呈鲜红颗粒状,指压稍褪色。
治疗原则:不同类型的颈部血管瘤其治疗方法各异,治疗前一定要正确判断血管瘤的类型。
医生根据颈部血管瘤累及的部位及面积,将其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而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单纯观察,等待自行消退;外敷药物,辅以激光控制;口服药物控制增殖。
局部外用药物
外涂于瘤体表面,主要用于治疗小而浅表的
毛细血管瘤。
不良反应:很少,可能出现发红、脱皮等。
局部药物注射
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
激光治疗
适用于浅表型血管瘤、消退期后遗留红斑及血管瘤溃疡。
激光治疗后局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肿胀、烧灼感等不良反应,一般可自行恢复,不遗留痕迹。
口服药物治疗
系统用药主要适用于治疗增殖期的大面积颈部血管瘤。
首选治疗药物为普萘洛尔,若有禁忌证,则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建议使用普萘洛尔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包括
心肌酶、血糖、肝肾功能、
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等。
治愈情况
颈部
毛细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特征,并且消退后多数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所以部分患儿无需治疗。
颈部血管瘤只要治疗方法选择合理,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彻底治愈。
危害性
部分颈部血管瘤生长特别迅速,易出现疼痛、溃烂等并发症,增大的瘤体还可能压迫邻近气管,影响正常呼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不具有改善患者病情的功能,因此正常饮食即可。
对于需要口服药物的患儿来说,为防止服药后溢奶,建议在服药前30分钟喂奶,不宜过饱。
生活管理
家长要严遵医嘱给患儿用药,保证药量准确。
患儿要勤剪指甲,保持手指清洁,避免抓破后引起细菌感染。
保持
血管瘤表面清洁干燥,洗澡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沾干,避免来回摩擦引起表皮破溃。
建议家里自备一些无菌纱布,以备不时之需。
血管瘤破溃出血后,可用无菌纱布压住止血,要一直压着,不要压一会儿,松一会儿,如果已压迫5~10分钟,仍出血不止,立即去医院就诊。
心理支持
大部分的颈部血管瘤在学龄前后会自行消退,在原病变区留下轻度皮肤色素减退、萎缩或多余皮肤,无明显畸形。家长应鼓励患儿,正确看待血管瘤,不要自卑。
病情监测
对于等待自然消退的患儿来说,建议家长每隔一段时间,在旁边有标尺的前提下给血管瘤拍照,以便医生了解血管瘤大小及颜色的变化。
家长应记录患儿服用
普萘洛尔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疗效,方便复查时与医生沟通。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
非手术治疗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复查,一般每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手术者复查时间遵医嘱,一般为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项目主要有:观察血管瘤大小变化、超声检查等。
预防
本病是原因不明的先天性疾病,较难预防。
备孕及怀孕期间怀孕妈妈应注意防护,避免接触皮革、塑料等有害物质。
怀孕妈妈应避免处于污染及污浊的环境。
怀孕妈妈应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类药物。
血管瘤患者应保持作息合理,坚持适当运动,注意防护因外伤造成血管瘤破裂。同时注意戒烟限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