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综合征

更多功能

肩峰撞击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DeSeze和Robinson等对肩峰下的特殊构造以及大结节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关节的命名。又称其为肩峰下关节。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周炎的区别
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周炎的区别在于病因、临床特点、X线平片及磁共振表现等。
1.病因:肩峰撞击综合征多见于肩关节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发生病变;肩周炎多因关节退行性变、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有关。
2.临床表现:肩峰撞击综合征表现为肩外侧痛,夜间痛为主,外展、上举受限,外展至60~80度时疼痛明显;肩周炎表现为肩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肩部某处局限性疼痛,疼痛范围逐渐扩大,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和反手触摸背部。
3.X线平片:肩峰撞击综合征可见肩峰、肱骨大结节硬化,骨赘形成;肩周炎可见肩关节结构正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4.磁共振:肩峰撞击综合征可见冈上肌腱肩袖损伤;肩周炎可见关节囊增厚,肩部滑囊有渗出。
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或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