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
肩部的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淤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
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淤斑,由于
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须加摄斜位、切线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的X线片。
1.早期并发症
(1)休克 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
脂肪栓塞综合征 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①肝、
脾破裂;②
肺损伤;③膀胱和
尿道损伤;④
直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①重要
血管损伤 常见的如伸直型肱骨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
肱动脉损伤,肱骨上段骨折的旋肱前或后动脉损伤,
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
腘动脉损伤;②
周围神经损伤 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桡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
腓总神经损伤;③
脊髓损伤 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可出现截瘫。
(5)
骨筋膜室综合征 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晚期并发症
(l)
坠积性肺炎 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患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2)
压疮 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压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
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4)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
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
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 又称
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6)损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性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因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
(8)亚急性骨萎缩 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9)
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
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10)
缺血性肌挛缩 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
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此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利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就叫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