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质增生症作为一个病症是不确切的。骨质增生俗称长骨刺,骨赘,是随年龄增长骨骼老化,退变的必然征象。成年以后几乎所有人无例外发生,出现在肌腱-骨,韧带-骨,关节囊-骨,椎间盘纤维环-骨附着部,影像科常称之插入部病变。在X线平片显示骨质增生是刺状,而实际上三维立体形象是类似盆缘不规则的凸起。
脊椎骨质增生症是什么
脊椎骨质增生症是指发生在脊椎的增生性病变,特点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锥体边缘有骨锥形成。
脊椎骨质增生症是常见的疾病,颈椎比较多见,胸椎、腰椎次之。可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胸背部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等。该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经过体格检查、X线、脊椎CT、脊椎MRI(脊柱核磁)等协助诊断。
脊椎骨质增生症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为主,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经过治疗,大部分症状可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行手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人体内骨质的吸收和增殖受力学环境的影响,在一定限度内,应力增加会导致骨沉积,增殖,反之吸收,即遵循Wolff定律。所以骨赘都是发生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即上述插入部,许多学者称之牵拉性骨赘。随着人自然老化,肌肉、韧带、关节囊退化,理化性能减损,椎间或关节不稳,附着部载荷增加,代偿出现韧带、肌腱、关节囊增厚,与骨移行部发生骨化来抵御应力,增强稳定。因此,骨质增生也应看作是维系椎间和关节稳定的生理反应,从维系活动功能角度来看是有好处的。
放射学者将椎骨-椎间盘骨赘的产生分为畸形脊柱病(spondylosis deformans)和椎间
骨软骨病(intervertebral osteochondrosis)两种原因,前者以纤维环退变,其附着缘(Sharpey纤维)骨化改变为主,骨赘粗大;后者以髓核软骨板的退变为主,骨赘细小。
慢性损伤对骨质增生有促进作用。当存在骨化增强因素,如广泛性特发性肥大性骨病(DISH),
强直性脊柱炎进展期,
氟骨症时,骨赘形成更明显,可逐渐形成骨桥。
X线平片不仅仍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有的学者还认为它是追踪病情变化的金标准。
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
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椎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
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放射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于
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
腰痛是病症名词,不是特定疾病。病因众多,除了腹部、盆腔内脏疾病,
脊柱结核,
肿瘤,椎间盘病变(包括椎间盘炎),关节突关节炎症等特殊原因外,许多腰痛的病因难以明确。被医生归类为非特异性腰痛。病变的部位,病变的原因,致痛机制均需要认真检查,研究评估。
既然骨质增生是生理性退变,不是病症,是骨质退化衰老的标志,骨刺活动刺伤周围组织引起腰痛更是认识的误区。即便是椎体后缘骨赘也不是压迫脊髓神经的关键病变,X线透光并与骨赘相连的椎间盘突出中心才是责任病变。因此面对有骨质增生征象的腰痛,应认识到两者并无因果关系,骨质增生仅仅是椎骨老化的标记。应该探索腰痛的真正确切的原因,策划相应的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
内服药物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
2.牵引法
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牵引期活动受限。
3.理疗法
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