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脊柱疼痛、活动受限、体态改变、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为主要表现
常由外伤、畸形、肿瘤、炎症、退行性改变、免疫因素等异常导致
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有关,病情较轻及时治疗可缓解,病情较重可能引起瘫痪
定义
脊柱疾病是与脊柱相关的所有疾病的总称,涉及范围较大,主要包括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畸形、
脊柱肿瘤、脊柱感染、
脊髓病变,以及代谢、免疫异常等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脊柱疾病。
分型
按照部位分类
脊柱疾病按照部位可分为颈椎疾病、胸椎疾病、腰椎疾病、骶尾部疾病等。
按照疾病类型分类
脊柱疾病类型众多,可包括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肿瘤、脊柱感染、脊髓病变,以及代谢、免疫异常等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脊柱疾病等。
发病情况
脊柱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类型较多,包括车祸、高空坠落等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引起的慢性创伤。
急性损伤多发于运动员、司机、建筑工人等长时间处于相关环境中的人群。
慢性损伤多见于电脑工作者、作家、手工艺者、搬运工等,多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或长期负重,导致脊柱压力大,发生慢性损伤,好发于老年人。
致病原因
可能引起脊柱损伤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创伤、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异常、
脊柱畸形、
脊柱肿瘤、感染、
脊髓病变等。
创伤:包括外力损伤和运动损伤。外力损伤如车祸、重物撞击等,作用于脊柱,可能引起脊柱骨折、脱位等损伤,严重者可能伴有
脊髓损伤;运动损伤如做腰部拉伸,或是颈部运动,如果运动幅度过大,可能导致脊柱过伸,引起
压缩性骨折或脱位。
退行性病变:久坐、长期负重、身体衰老等,可能会导致脊椎间盘纤维环缺水断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出现骨质增生。
免疫系统异常:多见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亢进,将脊柱周围组织识别为异物攻击,导致关节僵硬。常见于
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可使脊柱受力不均引起疼痛,甚至挤压内部脏器,如
脊柱侧凸,脊柱生理曲度改变等。
脊柱肿瘤、感染:肿瘤或感染侵犯脊柱可引起脊柱不适的症状。
代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等可造成骨密度减低,容易出现压缩性骨折。
脊髓病变:脊柱中包含的脊髓也可发生病变,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硬脊膜下感染、
肿瘤,
脊髓空洞症等。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运动员。
搬运工人。
老人。
营养不良人群,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需要久坐的人群,如程序员、作家。
发病机制
脊柱又称为脊椎,脊椎椎体由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组成。相邻椎体间以椎间盘、韧带相连接。椎体中间的孔洞构成椎管,中间有脊髓走行。从脊髓发出31对运动、感觉神经根,进入脊髓两侧的椎间孔中。负责调配脊柱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
上述部位任何地方出现损伤或病变,可导致脊柱疾病。
正常人直立时,脊柱从侧面观察有呈“S”状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后凸,腰椎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从正面看,脊柱与地面垂直,无侧弯。
当出现不良姿势或者疾病情况,可导致生理曲度改变或者脊柱偏斜,影响体态,还可引起
感觉障碍。
主要症状
脊柱疾病因疾病种类不同,症状不同,常见的有疼痛、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
疼痛
病变部位不同,疼痛的部位不同,如颈椎病变一般为肩背疼痛,腰椎病变一般为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疼痛。
退行性病变、外伤引起的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疼痛多为间歇发作性疼痛。
肢体麻木
脊柱疾病可压迫或损伤相关的脊髓神经,病变部位不同,影响到的肢体范围存在差异,表现为肢体的感觉异常。
颈椎病一般以上肢麻木为主,波及脊髓时,可能出现四肢麻木,酸软无力。
腰椎损伤通常以下肢、腰腹部感觉麻木为主,还可有刺痛、冷热感觉异常。
活动受限
脊髓神经受压或损伤后,还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困难:脊柱发生骨折、
软组织损伤、免疫性炎症时,往往伴有活动度下降,甚至出现
晨僵。
四肢活动受限: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严重时,可能压迫脊髓,导致运动功能受损。腰椎管狭窄可能引起下肢走路时跛行。
晨僵:晨起脊柱僵硬,活动受限,过后好转,可能为免疫系统疾病。
如果
脊髓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引起瘫痪,出现劳动力减退甚至丧失。
其他症状
脊柱畸形
出现外伤或病变,破坏脊柱结构,可出现
脊柱畸形。也可由先天因素导致。可表现为脊柱前倾、侧弯等。
发热
如果伴有发热,局部皮温增高,可能为脊柱感染。如果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可能为结核杆菌侵犯脊柱。如果伴有体重减轻、消瘦,结合病史可能为
肿瘤。
无力
如果出现下肢远端发作性无力,甚至瘫痪,或者肢体僵硬、肌肉
震颤、两侧出汗不对称,甚至伴有大小便障碍,可能为
脊髓病变。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如果是急性创伤后,或活动时突然出现脊柱剧烈疼痛,无法活动,建议立即就诊急诊科。
骨科
如果日常出现长时间肩颈、腰背部疼痛,或是明显脊柱形态异常,或是有跌坐、撞击等病史,建议前往骨科就诊。
如果是儿童,可就诊小儿骨科。
如果医院设有脊柱外科,也可选择脊柱外科。
风湿免疫科
如果出现脊柱
晨僵、脊柱活动度下降,但起床活动后好转,腰骶部长时间
钝痛,伴有周围关节肿胀,建议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
神经内科
如果出现下肢无力,两侧感觉、运动功能不对称,可能为
脊髓病变,建议就诊神经内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怀疑脊柱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应避免随意移动,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搬运,以免损伤加重。
出现脊柱疼痛等不适,不要过度活动脊柱。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肩颈、腰背部疼痛、麻木?出现多久了?
是否伴有肢体晨僵?晨僵的时间大概持续多久?
脊柱活动时是否存在摩擦音?是否伴有疼痛?
是否存在肌肉萎缩?
是否存在脊柱变形?
是否受过外伤,或者运动创伤?
病史清单
是否长期伏案工作,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
是否挑食,或有骨质疏松病史?
家里人是否患有脊柱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CT、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就诊前有过暴力损伤、运动损伤。长期伏案工作,或参与重体力劳动。
临床表现
肩背、腰背疼痛 、活动受限。
脊柱部位有压痛。
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改变等。
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目的:可整体观察脊柱形态变化,损伤部位,并明确损伤性质、程度。
意义:明确具体损伤部位后,可做进一步详细检查,发现脊柱曲度改变,可判断严重程度,选择牵引或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佩戴手镯、戒指等金属物品。
需注意正侧位均要拍摄,保证更全面观察脊柱形态。
CT检查
目的:更细致观察脊柱损伤情况,诊断骨裂、
压缩性骨折等变化。
意义:可显示骨质细微损伤,对椎体进行三维建模,更便于观察。
注意事项
可通过X线片明确病变部位,再做针对性扫描。
检查时避免佩戴金属物品,以免影响成像。
脊柱磁共振成像
常作为首选检查方案,有助于了解脊柱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范围等。可较清晰观察脊髓及脊椎周围
软组织损伤、
肿瘤及脊髓变性的情况。
鉴别诊断
脊柱疾病是一大类疾病,当发生脊柱不适症状时,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X线、CT和磁共振检查,辅以必要的化验检查,来明确具体疾病诊断。此处不详述。
治疗目的: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疼痛僵硬,保障日常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具体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情较轻可保守治疗者,以预防加重、止痛为主,病情较重,且有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手术干预,矫正脊柱异常。
一般治疗
补充缺乏营养素,避免脊柱负重,适度活动,缓解病情。
日常多喝牛奶、吃虾皮,补充钙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恢复期间佩戴颈部、腰部支具,限制脊柱活动范围,损伤严重者,应卧床休息。
避免提拿或是背负重物,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如果炎性反应较为严重,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如
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如果为感染导致,可根据致病菌情况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
甲硝唑等。
物理力治疗
牵引:出现椎间盘突出,或创伤后可应用牵引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复位。
可根据病变情况局部行微波、冲击波、红外等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
血管痉挛,减轻局部软组织水肿、粘连等。
矫正器:对于40°以下
脊柱侧凸的小儿患者,可采取支具治疗。一般12岁以前佩戴,女孩应佩戴至月经来潮2年之前。每天需佩戴16~23小时,直至骨骼发育成熟。
佩戴护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佩戴腰围缓解疼痛,但不建议长时间佩戴,休息或卧床时可取下。平时睡觉应选择偏硬的床垫。
行为疗法:对于
脊柱畸形、退行性病变者,可加强腰背肌和肩颈部肌力训练,强化脊柱,缓解症状。如进行小飞燕、五点支撑、平板支撑等。还可进行游泳、太极等运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脊柱形态、功能,避免损伤加重。因为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因而异,此处仅简单介绍部分常用术式。具体疾病的治疗可关注相应疾病词条。常用术式包括植骨融合术、椎间盘切除术、椎管减压术。
植骨融合术
置入合适骨质,使其与损伤部位融合,促进损伤部位愈合。
手术方式取决于损伤部位、取骨部位。
椎间盘切除术
通过手术切除突出髓核,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主要用于髓核脱出较为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且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
椎管减压术
手术切除椎管周围或内侧增生软组织,减轻椎管内压力,解除脊柱压迫。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剧烈,或是腰椎不稳,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
治愈情况
预后与疾病类型、性质、严重程度有关。
如果脊髓未发生器质性损伤,多数由外伤、感染引起的脊柱疾病可治愈。
退行性病变通常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无法治愈。
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很难治愈,只能控制,减少发作。
脊柱畸形或
肿瘤等病变,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可很大程度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危害性
如果不积极治疗,或不注意姿势,可能导致脊柱疾病持续进展,引起脊柱、四肢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脊柱畸形造成无法直立、体态改变,影响美观。
神经受到压迫或自身病变,可造成肌肉萎缩,肢体力量下降,劳动力下降。甚至引起瘫痪,导致劳动力丧失。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注意饮食均衡,不挑食。
手术后应注意多补充蛋白质,如多吃鸡蛋、喝牛奶。
日常管理
手术后应注意伤口清洁,避免脊柱负重。
在疼痛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佩戴支具。疼痛缓解期可适当进行活动,加强背部肌力训练。
病情监测
如果发现脊柱变形、疼痛加重、服药后病情无改善,应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复查重要性:可评估治疗是否有效。
复查时间:不固定,应按医生要求的时间复查。
复查项目:损伤脊柱部位X线片、CT、磁共振,电解质、血沉等检查。
预防
避免长时间久坐,避免长时间负重。日常注意坐姿、站姿。
锻炼前应充分做准备活动,运动时注意避免磕碰和跌倒。
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应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佩戴护具。
遵守交通规则,做攀岩等危险性活动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出现免疫系统疾病,或者受到外伤,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