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减压性骨坏死是高气压作业工人或潜水员所发生的骨坏死,从事高气压作业的工人中,有将近半数的人可发生骨关节损伤。在早期是一种无症状的骨损伤,只有X线摄片才可能发现,其典型发病部位是在肱骨、股骨和胫骨骨干等处。只要有过一次高气压暴露史,不论是否曾患过急性
减压病,均可能发生减压性骨坏死。
最初发现
减压病是在潜水工作者中,故最早称本病为潜水夫病。从事高气压、隧道工和沉箱作业,失事潜艇艇员从海底快速上浮,飞行人员乘坐非加压舱快速升高,或在低压舱中模拟飞行升空,高压舱的密闭性发生故障,高压舱治疗患者可因减压不当等等,均可发生减压病。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为了判定预后或治疗方便临床上分为2型,即Ⅰ型和Ⅱ型。
1.Ⅰ型
主要包括一些仅有疼痛症状的病例,在Ⅰ型中又可分为:
(1)肌肉骨骼型
减压病 空气潜水、隧道工及高气压作业者,发病时以上肢关节疼痛多见;而氦氧潜水和沉箱工人发病时则以下肢关节疼痛较多。疼痛可累及一个以上关节,很少有双侧对称性关节疼痛发生。疼痛可为一过性,也可能是持续性剧痛,有时疼痛难以定位,或呈游走性,即从一个关节迁移至邻近另一关节。关节疼痛时局部无明显红肿,但活动受限,有时采取保护性姿势,呈明显的屈肢或俯卧体位;
(2)关节皮肤型减压病 有一过性皮肤疼痛发痒,又称皮肤型屈肢症。另一种皮肤型减压病表现为皮肤循环的障碍,在肩周、下胸、腹部皮肤可出现血管或淋巴管扩张性斑块,在皮肤上见到发绀色大理石样斑纹。在此型减压病中的淋巴管受累的占10%左右,其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水肿。
2.Ⅱ型
病例性质严重,如中枢神经症状、末梢神经症状、呼吸功能障碍或
低血容量休克等。在Ⅱ型减压病中约30%同时有关节疼痛。根据其重点症状可分为肺型、脊髓神经型、前庭型、血液浓缩和
低血容量性休克型减压病等。
1.急性减压性骨坏死实验室检查
可使凝血环节中的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Ⅻ因子)激活。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长骨的减压性骨坏死,有特定的好发区,这一发现有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和鉴别其他性质骨病变。
(2)经过骨扫描及X线拍片对比 发现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对减压性骨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X线片。
(3)应用B型超声检测 减压性骨坏死,并与X线片对比,二者基本上一致。
1.有呼吸压缩气体、高气压作业、潜水作业史。
2.患肢多呈屈曲状,无明显红肿热,触痛不明显,重症患者多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症状。
3.如有高压舱设备,对可疑病例进行常规加压治疗,多数患者经加压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
4.减压性骨坏死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高气压暴露病史,骨骼的影像学检查等。
急性减压性骨坏死骨关节病变的治疗,应及时准确地施行加压治疗,此是惟一的特效方法。
有人主张只要关节面有萎陷的可能就有外科治疗的指征,可按病变进展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和范围。
骨坏死病灶较大或波及关节面,则采用手术治疗。若股骨头坏死且有轻度萎陷,可用移植皮质骨片置于股骨头软骨下或关节软骨下,作为对坏死股骨头或轻度萎陷的一种机械性支撑,且可使股骨头的血管再生。若坏死灶在股骨头前上方,股骨头后部保持正常的外形并具有完好的软骨,则可采用骨切开术,以使负重位置后移,这样比移植皮质骨为佳。Sugioka的粗隆间前旋位股骨切开术对治疗中青年患者效果较好。若股骨头有较广泛的萎陷,但髋臼良好,则可采用股骨头切除术,同时置换人工股骨头。若髋臼和关节面已累及,可考虑全髋关节重建术。
消除、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做好劳动保护,渐进式训练。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