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

更多功能

踝关节骨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踝关节骨折是由胫、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的踝关节部位的骨折
表现为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障碍、局部畸形等
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必要时需要急救
如果复位固定良好,多数能痊愈,少数可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
踝关节骨折是什么?
定义
踝关节骨折是由胫、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的踝关节部位的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主要关节之一,包括内踝、外踝和后踝,每部分都可单独发生骨折,也可同时发生骨折。
分型和分类
Danis-Weber分类法
以下胫腓联合平面为分界点,按腓骨骨折位置分为三型及其亚型。
A型:下胫腓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
B型:下胫腓联合平面腓骨骨折。
C型:下胫腓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
Lauge-Hansen分类法
根据受伤时足部所处的位置、外力作用的方向以及不同的创伤病理改变分为四型。
旋后(内翻)-内收型: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强力内收所致的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受外旋应力所致的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翻)-外展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受外展应力所致的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旋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受外旋应力所致的踝关节骨折。
Lauge-Hansen和Danis-Weber分类法结合的分类方法
被认为是目前最实用的分类方法。
Ⅰ型:相当于Lauge-Hansen分类的旋后-内收型。
Ⅱ型:相当于Lauge-Hansen分类的旋后-外旋型和旋前-外展型。
Ⅲ型:相当于Lauge-Hansen分类的旋前-外旋型。
垂直压缩型:又称Pilon骨折,为高处坠落等垂直暴力导致的损伤。
单纯按照解剖部位分类
单踝骨折:包括单纯的内踝骨折、外踝骨折等。
双踝骨折:即内踝、外踝同时发生的骨折。
三踝骨折:即内踝、外踝、后踝同时发生骨折。
发病情况
踝关节骨折占成人骨折的7.6%。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老年女性。
踝关节骨折多久走路能恢复正常?
踝关节骨折正常走路至少需要规范处理过后的三个月左右。
踝关节骨折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需石膏固定两个月左右。如果骨折恢复状态比较好,可以去除石膏,使用拐杖辅助,逐步锻炼行走。
至少在三个月后可以恢复正常走路。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要加强骨折恢复期的营养和康复训练。
踝关节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踝关节骨折如尽早规范治疗,一般后遗症不大。后遗症常见的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慢性骨髓炎
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折恢复过程中,营养不足或者受到二次伤害会导致这种情况。
创伤性关节炎:在骨折愈合后受到损伤或者感染时出现。
慢性骨髓炎: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影响走路,乃至关节僵硬,无法活动等。
踝关节骨折拆除钢板后能下地吗?
踝关节骨折拆除钢板后需要拍CT判断骨折的恢复情况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如果骨折恢复良好,周围软组织无损伤,当天即可下地。
需要观察术后伤口疼痛情况,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需要停三天至一周的时间才可以下地。
如果发现韧带及周围组织有损伤,或者患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则需进一步治疗,此时不可以下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