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

更多功能

坏死性筋膜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皮下及筋膜软组织感染性疾病
表现为局部片状红肿、疼痛、血性渗液、血性水疱和全身中毒症状
由细菌感染导致
手术清创、抗生素抗菌与辅助支持治疗结合
定义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较严重的软组织感染,以筋膜和周围组织坏死为特征,进展迅速。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及全身且互相连续。
分类
根据病原体分类
Ⅰ型:为多病原体型,可由厌氧菌和非厌氧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多见于老年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大约占坏死性筋膜炎的80% 。
Ⅱ型:为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革兰阳性菌中A组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无基础疾病患者,大约占坏死性筋膜炎的15%。
Ⅲ型:由创伤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通常与接触海水及海洋生物有关,在坏死性筋膜炎中占比不到5%。
发病情况
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率为每100,000人0.3~15例。
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与患者全身状况和病原体感染有关,但仍有近半数病例发生在既往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中。
坏死性筋膜炎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在儿童中很少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