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主要包括转氨酶、血清蛋白、胆红素等
指标异常见于肝功能损伤、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胆管炎等
异常时建议就诊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科室
定义
肝功能十三项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一种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
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方法。
分类
肝功能检查常见的组合有肝功能三项、
肝功能五项、
肝功能七项、肝功能十三项等。
肝功七项:在肝功能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
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检查目的
评估身体状况
在体检、初次去医院就诊、入院后及手术前后,医生常通过肝功能十三项判断有无肝脏的急性损伤,检测肝脏的代谢功能变化,评价肝脏功能状态。
辅助诊断疾病
如果因
黄疸、消化异常、乏力、出血等症状去医院就诊时,肝功能十三项有助于鉴别原因,辅助诊断相关肝胆疾病。
评估病情
被确诊急性
肝损伤、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后,肝功能的指标可用来评估病情,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监测疗效
如果正在接受治疗,肝功能可用于判断治疗效果、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药物中毒、肝脏损伤等。
适用人群
健康体检人群。
住院患者。
肝功能异常人群,尤其适用于既往有肝炎病史、长期吸烟饮酒人群。
不适用人群
近期饮酒、服用过避孕药、
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建议暂缓检查。
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检查风险
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
瘀斑等。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
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
参考价格
一般费用大约在120元左右。详细价格以当地医疗服务价格为准。
采集方法
肝功能一般使用静脉血。
静脉采血:一般常规使用。将针头刺入肘部弯曲处的手臂静脉,抽取血液样本。
注意事项
检查前
采集时间
肝功能检查一般晨起空腹抽血。
是否空腹
肝功能检查应为空腹时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着装注意
为方便检测,应穿着容易露出手肘部位的衣服。
饮食及运动建议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不能喝水。
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复查建议
如用于监测疗效,则建议复查时间、状态相对固定。
主要是由于饮酒、进食、药物会影响肝功能。
其他
女性无需避开月经期。
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3~5天停药。
肝功能检测前如果有感冒等症状,需等感冒痊愈7天后再进行检查,因为感冒也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检查期间
如果晕针,最好有家人陪护,并应提前告知抽血的医护人员。如出现头晕、眼花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
如果静脉采血前曾经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需要告知采集人员,避开输液侧,在另一侧采集。
检查后
采血后,需要使用无菌棉球局部按压针孔处几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注意不要揉。
采血后保持针孔处的干燥清洁,避免沾水。
肝功能检查一般对机体没有影响,采血后正常生活运动。
报告获取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3-24小时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取得肝功能十三项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参考范围
检查报告单中,数据在【参考范围】内,通常说明结果正常。
不同仪器、不同地区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指标名称 | 简称 | 参考范围 |
---|
谷丙转氨酶 | GPT或ALT | 0-40u/L |
谷草转氨酶 | AST或GOT | 0-40u/L |
γ-谷氨酰转肽酶 | γ-GT | 0-50u/L |
碱性磷酸酶 | ALP或AKP | 15-112u/L |
血清总蛋白 | TP | 60-80g/L |
血清白蛋白 | ALB | 40~55g/L |
血清球蛋白 | GRP | 20~30g/L |
白/球比值 | A/G | 1-2:1 |
总胆红素 | TBIL或STB | 1.71-17.1μmol/L |
直接胆红素 | DBi | 1.71-7μmol/L(1-4mg/L) |
间接胆红素 | IPIL | 1.7-13.7μmol/L |
总胆汁酸 | TBA | 0.1~10.0μmol/L |
胆碱酯酶 | / | 130~310U/L |
异常解读
结果高于【参考范围】上限或低于【参考范围】下限,常用“↑”或“↓”标识,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肝功能十三项指标较多,医生一般会重点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球比值等。
肝功能十三项中部分单一指标的轻微变化可能无意义,孕妇、儿童、饮食、运动也会出现一些生理性波动,无需重点关注。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
急性肝炎和
慢性肝炎的轻型以ALT的升高为主,一般AST/ALT<1。
重型肝炎一般AST/ALT>1。肝硬化和肝癌AST升高更加明显,AST/ALT>1,甚至>2。
当肝脏损伤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症状恶化时,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枯竭,而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表现为
黄疸进行性加深,转氨酶水平下降,即出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破坏,预后不佳。
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
胆红素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作用。
胆红素测定包括
总胆红素(TBIL)和
直接胆红素(DBIL),二者之差为
间接胆红素(IBIL),多种致病因素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
溶血性黄疸时DBIL、ALT、AST和ALP基本正常。
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液中DBIL和IBIL均升高,同时转氨酶也显著升高,即导致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时血中DBIL显著升高,IBIL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且伴肝脏酶学改变。
反映胆汁淤滞的指标
胆汁淤积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
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
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
碱性磷酸酶(ALP) 和 GG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
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
肝衰竭甚至死亡。
血清ALP和GGT升高是胆汁淤积最具有特征性早期表现,两者升高提示出现胆汁淤积。
当妊娠3个月后,胎盘型ALP进入血液达正常的2-3倍,分娩后还可持续数周;周岁儿童及10岁后青春期,骨骼处于发育期,ALP水平高于成年人可达3倍。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血浆内主要蛋白质几乎全部由肝脏制造。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主要为Alb,大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脏产生。肝损害时,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标浓度也随之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脏合成功能的损害程度呈正比。
若Alb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肝脏受损时,虽然Alb合成减少,但由于免疫刺激作用,γ球蛋白产生增加,因此总蛋白水平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如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等,Alb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肝炎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
就医建议
由于肝功能十三项检查的相关指标只是肝脏损伤的“结果”,并不能反映造成肝脏损伤的“原因”。所以某一项或者多项指标偏高或者偏低,都不能断定是某种疾病所致,无须过于担心和紧张。
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通过对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表现综合分析,才能评估病情,找出肝功能指标偏高的真正原因,对症用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