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

更多功能

骨筋膜室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密闭的骨筋膜室内组织间隙压力过高,导致肌肉、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的症候群
表现为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脉搏减弱甚至消失、感觉异常、运动障碍
多由于肢体创伤和局部严重受压所致
需尽快切开减压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肢体创伤等因素引起骨筋膜室内组织间隙压力过高,微循环受阻,使肌肉和神经缺血、缺氧,严重时导致坏死的一系列征候群。
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等组成的密闭解剖空间。骨筋膜室综合征常于四肢创伤后出现,多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分类
根据疾病进展的速度,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病速度快,通常在骨折或者严重的创伤以后发生,伴随剧烈的疼痛,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肌肉、神经缺血坏死。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也称劳力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病缓慢,多见于重复性运动人群,如长期骑车、跑步者。在运动停止后症状会减轻,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肌肉损伤。急性发作时症状较重,需要治疗。
发病情况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在35岁以下的男性中更为常见。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于经常从事剧烈活动的人群,其中有75%出现双侧病变, 50%患者累及多个间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