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腹膜炎
90%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以肠道杆菌科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等。
2.继发性腹膜炎
多继发于空腔脏器穿孔、坏死。在上消化道致病菌以肠道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是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等,也有可能是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下消化道多为混合感染,其中包括厌氧菌。
3.第三型腹膜炎
致病菌多为耐药菌。
4.腹腔脓肿
致病菌大多数来自腹腔的病变器官,膈下和上腹部致病菌主要是肠道杆菌;下腹部致病菌主要是厌氧脆弱类杆菌和需氧肠道杆菌。
腹腔感染有哪些原因
腹腔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不同类型的腹腔感染的病原体不同。
1.原发性腹腔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2.继发性腹腔感染:多由空腔脏器穿孔或坏死或细菌在腹腔内播散引起的,如阑尾炎、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等。在上消化道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下消化道以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为多见。
3.第三类型腹膜炎:其致病菌多为耐药菌,如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等。膈下和上腹部的腹腔脓肿主要以肠道杆菌为主,下腹部和盆腔脓肿则主要是需氧肠道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腹腔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诊,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由于感染的部位及发展过程不同,腹腔感染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呕吐、腹痛、腹泻、
腹部压痛及
反跳痛,
腹肌紧张,腹腔引流物为脓性等。由特定部位疾病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常产生特有的征象:如憩室炎患者常有左下腹部疼痛及便秘,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有时可触及包块;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为脐周或
上腹部疼痛,且常为绞痛,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如果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则有腹膜炎表现。
1.血常规
2.腹腔穿刺
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
3.影像学检查
X线及CT可以了解感染灶的部位、毗邻脏器的相关变化,甚至是肠壁的炎症、水肿,膈上、膈下的积液或积气;B超可以探测脓肿,也便于床旁检查,引导脓肿的穿刺引流。
根据
腹膜刺激征、发热等临床表现,结合白细胞计数及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的初始选择: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浓度,应静脉滴注给药。对于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度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初始治疗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2)调整用药: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培养,获取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3)
急性胰腺炎:若为化学性炎症,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若继发细菌感染时,需用抗菌药物。
(4)
腹腔脓肿:必须充分引流,根据脓液涂片染色和培养结果选择用药。
(5)
腹膜透析引起的
腹膜炎:首选
万古霉素或
去甲万古霉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用药前应收集腹腔引出的透析液做细菌培养,如果培养出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应拔除透析管。
3.手术治疗
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手术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消化液遗漏导致腹腔感染如何治疗
消化液遗漏导致腹腔感染的治疗,一般需要接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需要合理进行胃肠减压,还需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度失衡。
2.对症治疗:急性胰腺炎:如果属于化学性炎症,是细菌感染诱发的,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腹腔脓肿,需要进行引流治疗,根据涂片检查及培养细菌结果来选择抗生素;腹膜炎,一般腹腔透析诱发,需要使用万古霉素或者去甲万古霉素等。
3.手术治疗:如果属于手术指征,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腹腔感染的危害性比较大的,建议患者有必要积极接受治疗。
腹腔感染发烧怎么治疗
腹腔感染伴发热,考虑急性腹膜炎、腹腔脓肿可能性大,可进行抗感染、退热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急性腹膜炎包括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首选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适当进行退热降温治疗(双氯芬酸)。
部分继发性腹膜炎需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处于原发病灶,彻底清洁腹腔,充分引流等。
当感染进一步发生,脓液可在腹腔内积聚,再由肠管、网膜等包裹,形成腹腔脓肿。腹腔脓肿需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将脓液引出。
腹腔发生感染伴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规范治疗,药物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