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内侧肌群或其肌腱过度伸展、撕裂所致的损伤
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及肿胀
由于运动导致下肢内收肌剧烈内收或外展所致
轻度拉伤经休息后可缓解,严重的肌肉拉伤需要进行手术
定义
腹股沟拉伤多指腹股沟处附着的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经常发生于田径、足球、曲棍球等运动项目中。
腹股沟是位于大腿内侧连接腹部和大腿的部位,俗称“大腿根”。附着于腹股沟处的肌群有很多,但容易造成拉伤的主要为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
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股薄肌和大收肌。内收肌群或其肌腱的过度伸展、撕裂,可导致附着在腹股沟处的肌纤维损伤,出现大腿根部剧痛。
发病情况
腹股沟拉伤多见于田径运动爱好者及球类运动员(如手球、冰球、曲棍球等)。
相关文献报道,每1000个小时的运动中会发生0.22~5例与运动相关的腹股沟肌肉拉伤,或每年每百个运动参与者中会发生10~25次腹股沟拉伤。
在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中(包括冰球、速滑、足球、游泳和田径),腹股沟拉伤占所有损伤的3%~11%。
在具体项目中,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腹股沟拉伤占所有部位肌肉损伤的4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在冰球、足球、田径的高水平运动员中,腹股沟拉伤占到了所有损伤的10%以上。
致病原因
内收肌的作用是使大腿内收,或使骨盆前倾。腹股沟拉伤多由大腿内收肌群剧烈扭转或拉伸导致。
剧烈扭转
在做某些运动或动作时,如足球运动员在加速冲刺、铲球摔倒等过程中,大腿会产生剧烈的内收或外展,可导致损伤。
拉伸损伤
过度拉伸大腿内侧肌群,导致肌肉出现微小撕裂,可导致腹股沟拉伤。
腹股沟拉伤经常发生于距耻骨约五厘米的肌肉-肌腱连接点处,表现为该区域疼痛和肿胀,症状通常逐渐加重,向大腿内侧放射。
若未及时进行处理或进行更大强度的活动,可出现难以治疗的持续性疼痛,甚至大腿移动困难,行走时呈跛行或趿拉步态等。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及肿胀,尤其做蹲起动作后疼痛明显,抬膝或大腿进行开合运动时腹股沟处疼痛加剧。
常伴有大腿内侧淤青。
大腿内收及外展困难,行走时呈跛行或趿拉步态等。
其他症状
腹股沟拉伤除了腹股沟区疼痛外,可伴有肌肉僵硬、髋关节活动度下降等表现。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当运动后,出现腹股沟区域的压痛及肿胀,可伴有大腿内侧淤青,应及时就诊普外科。
骨科
运动后出现上述表现,并伴有抬膝或抬腿困难,行走时呈跛行或趿拉步态等症状,可及时就诊骨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需要由家人或者朋友陪同,可使用轮椅辅助行走,避免损伤加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受伤前是否进行运动?发生运动损伤时的具体动作和状态如何?
是否存在大腿根处的压痛及肿胀?
在大腿内收(翘二郎腿动作)时是否出现大腿内侧的剧痛?
是否有活动受限,走路不便的情况?
是否在受伤时听到有异响?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有腹股沟拉伤病史?
是否进行足球、滑雪、田径等运动?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MRI)、CT、超声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加速冲刺、铲球摔倒等运动损伤病史。
临床表现
存在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及肿胀。伴有大腿根部肌肉僵硬、活动度下降等症状[7]。
影像学检查
骨盆MRI检查
检查目的:观察骨盆和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等结构。
注意事项:身体上有金属物品,例如钥匙、皮扣等,需要提前解除。如果体内有金属植入物,需要及时告知检查医生。
CT检查
检查目的:观察骨盆和软组织的结构信息。
检查意义:对实质脏器损伤及其范围和程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注意事项
准备怀孕者需要注意射线防护,或者暂时不做此项检查。
需要注意防护,保护身体的敏感部位如性腺及甲状腺等。
身体内有金属内固定医疗器械的患者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
骨盆超声检查
检查意义:可帮助探查是否有血肿,明确血肿大小、范围、位置,以及是否有腹腔脏器损伤。
注意事项:有些B超检查需要空腹或者憋尿,具体请于检查前咨询医生。
鉴别诊断
运动性疝、
腹股沟疝、耻骨骨炎等疾病也会存在腹股沟区域的疼痛,需要和腹股沟拉伤相鉴别,具体如下。
运动性疝
相似点:都有腹股沟部位的疼痛。
不同点:运动性疝又称运动员疝,表现多样,但大多数是发病隐匿的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疼痛。该病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得以改善。大腿根处可有包块凸起。腹股沟拉伤一般不会看到异常包块。主要根据症状、查体、超声检查鉴别。
腹股沟疝
相似点:都有腹股沟部位疼痛。
不同点:腹股沟疝发作以后可以有腹股沟的牵拉痛,并有局部质地较软的包块形成。站立时明显,平躺后可消失。根据超声检查发现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物,能回纳,可明确鉴别。
耻骨骨炎
相似点:都有腹股沟部位疼痛。
不同点:耻骨骨炎主要表现为耻骨联合部有持续性疼痛,并放射至腹股沟或下腹部、会阴部、外生殖器,咳嗽时疼痛加重。下肢活动时可增加疼痛,特别是髋外展、内收时疼痛尤甚。借助查体及X线检查可明确鉴别。
治疗目的:治愈疾病,消除症状。
治疗原则:腹股沟拉伤采取休息、冷敷、药物治疗等方法,一般可缓解。如果有
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可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腹股沟拉伤后,走路时会感觉到疼痛,并且伴随着肿胀和青紫,此时应停止运动,严格卧床休息。
冰敷
局部加压包扎后,冰敷应尽早进行,一般受伤后的24~72小时内每天冰敷3~4次,每次15~20分钟,这样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按摩
轻轻地按摩损伤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应请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按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如果疼痛严重,难以忍受,可适度服用药物止痛。
抗炎镇痛药物
药物作用:止痛和消除炎症。
用药注意事项:对药物或制剂中其他赋形剂过敏者禁用,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手术治疗
腹股沟拉伤严重者需要进行探查修复术,清理局部损伤组织,若存在肌腱或肌腹断裂,应及时进行手术缝合。
术后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定期换药。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如果腹股沟拉伤完全不进行干预,或在所有症状未消失前过早进行恢复训练,损伤有可能会变得难以愈合,发展为长期、慢性损伤。
如果合并肌肉断裂及韧带、脏器的损伤,则预后较差。
治疗后
轻度腹股沟拉伤后,立即休息并进行治疗,损伤通常会在1~2周好转。
如果拉伤严重,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可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改善预后。
危害性
腹股沟拉伤若不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容易转为慢性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如果腹股沟拉伤病程较长,可能出现慢性疼痛,患者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无特殊饮食禁忌,注意营养均衡,可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和含有酒精的饮品,可适当增加饮水。
生活方式
疼痛期应暂停体育活动,充分地休息、放松。保持腹股沟部位清洁。
疼痛缓解后,可适度进行髋关节活动,下地步行,逐渐恢复运动。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腹股沟区域的压痛及肿胀情况,如果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复查的重要性:观察腹股沟拉伤的病情进展、转归、治疗效果及预后。
复查的时间:可遵医嘱复查。一般在损伤后一个月复查,之后三个月再次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预防
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除一般性全身准备活动外,还要做腹股沟处的适度拉伸。
加强下肢内收肌群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如采用仰卧起坐、宽距深蹲、抗阻内收腿等练习加强力量,借助平衡球进行柔韧性训练,目的就是使内收肌群强健有力,稳定而灵活。
在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时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练习强度应逐渐提高,一开始时不宜过大。也要避免过度训练。
运动时要加强保护,可穿着紧身运动衣,一方面在寒冷天气时可保暖透气,另一方面对肌肉有包裹性,可保持一定的肌肉紧张度。
运动后对下肢内收肌群和髋关节进行牵拉、热敷和按摩,同时要注意保暖。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