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有多个液性囊肿,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肾脏疾病
可有腹部肿块、高血压、腰腹痛、多尿及夜尿等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一般对症治疗为主
定义
病变可累及双侧肾脏,形成多个液性囊肿,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并产生一系列症状。
分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又称成人型多囊肾,多见于30~50岁成人,较多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又称婴儿型或儿童型多囊肾,多见于婴幼儿,较少见。
发病情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最常见的多囊肾病。
发病率约1/1250,占晚期肾病的10%,成年患者的子女中有50%患此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少见的遗传性畸形综合征。
常伴有肾脏和胆道畸形。
发病率为1/10 000,多早期夭折。
致病原因
多囊肾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基因有关,多数遗传了父母的患病基因。
自身基因突变致病较少见,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如辐射、化学毒物等。
发病机制
多囊肾病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多囊蛋白、纤维囊蛋白表达异常,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出现广泛囊肿。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基因(PKD1或PKD2)突变,导致多囊蛋白表达异常引起。
父母中有一人患病,子女患病的概率为5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基因(PKHD1)突变,导致纤维囊蛋白表达异常致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病程长,进展慢,多数患者在3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肾脏表现
腰、腹痛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为慢性疼痛。
主要位于背部或侧腹部(胁腹部)。
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程度较轻。
疼痛性质可为
钝痛(定位范围广,感觉不尖锐的疼痛)、胀痛(疼痛且有发胀的感觉)、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
腰腹部肿块:囊肿增多、增大,可在腹部摸到肿块(增大的肾脏)。
其他表现:高血压、血尿(尿液出现淡红色)、多尿(正常饮水白天排尿>6次,晚上排尿>2次)等。
肾外表现
其他部位囊肿:如肝、胰腺、脾、甲状腺、卵巢、附睾等部位的囊肿。
非囊肿表现:心脏瓣膜异常、结肠憩室和
颅内动脉瘤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此型病情严重,患儿常于出生后不久死于肾衰竭和呼吸功能不全。
极少数存活至儿童期或成年者,可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等临床表现。
并发症
尿路感染
多为
肾盂肾炎,可有发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等。
尿路结石
肾积水
可有肾绞痛、恶心、呕吐、血尿及肾区压痛等。
动脉瘤破裂出血
如
腹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脑动脉瘤等,破裂出血可引起急性大出血。
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肾衰竭
囊肿压迫肾实质,导致肾脏缺血,出现血压升高甚至肾衰竭。
可有无尿、恶心、呕吐、水肿、贫血等。
男性不育
肝硬化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可引起肝脏损害,出现
黄疸、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
其他
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贫血和肾性骨病等。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出现高血压、背部及上腹疼痛、频繁的夜间排尿、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血尿,要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肾内科。
就诊准备
挂号
就医前可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或去医院现场挂号。
资料准备
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
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例如病历本、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影像片等。
异地就医者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哪里不舒服?
出现多久了?
家族中有人患多囊肾吗?
有高血压病史吗?
做过哪些检查?
有没有去别的医院看过?进行过怎样的治疗?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能治好吗?
会影响以后生育吗?
对子女有影响么?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家族性多囊肾遗传病史、高血压史等。
临床表现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出生时即表现为腹部膨隆,肝肾明显肿大,常有贫血,高血压,生长发育不良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多于30~50岁时出现腰痛,血尿,腹部肿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早期无异常。
中晚期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升高,出现
蛋白尿;
尿比重和渗透压测值降低。
肾功能检查
协助判断肾功能有无异常。
肝功能检查
协助判断肝功能有无异常。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有
肝功能异常,可见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显示双侧肾脏典型囊性疾病的最佳手段。
检查结果可清晰显示双肾体积增大,并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
CT检查
CT检查若发现囊肿增大、数量增多,及对侧肾脏受损时可诊断。
CT检查可见肾脏外形呈开花样改变,有大量充满液体的薄壁囊肿,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检查)时不增强。
静脉尿路造影
可显示尿路通畅情况。
有肾盂肾盏受压变形,肾盏扁平而宽,盏颈拉长变细呈弯曲状。
基因分析
能明确异常基因及确定疾病类型。
主要应用于家族史不明确或影像学检查结果不明确的年轻人,如潜在的肾脏捐赠者或需要产前诊断。
鉴别诊断
多发单纯性肾囊肿
相似点:多发
单纯性肾囊肿也会出现与多囊肾病相似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不同点:多发单纯性肾囊肿无家族史,病灶无多囊肾病弥漫,高血压不多见。
获得性多囊肾病
相似点:获得性多囊肾也会出现与多囊肾病相似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不同点:获得性多囊肾病无家族史,可有长期血液透析病史。
双侧肾积水
相似点:可有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
治疗目的和原则
多囊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早期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终末期肾病可进行
肾移植、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由于患者多存在
肾损伤,在药物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不能自行用药、调整剂量或停药。
肉眼血尿和囊肿出血
急性出血时需暂时停用肾损伤药物,如利尿剂,以避免
急性肾损伤。
轻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多饮水(每天2~3升),一般在2~7天内自行停止。
出血量大、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可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或出血侧肾脏切除。
尿路结石
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和部位选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等。
泌尿系感染
有
肾盂肾炎或囊肿感染,可根据血、尿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等;治疗后症状不好转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如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
有药物过敏史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调整药物。
如发热持续1~2周,可进行感染囊肿穿刺或手术引流。
终末期肾病感染可采取感染肾切除。
腰痛
可用的止痛药物有
对乙酰氨基酚,但应避免长期使用,防止发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解热镇痛药无效时可用阿片类止痛药(羟考酮、哌替啶等)。
有药物过敏史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调整药物。
囊肿引起疼痛,可根据囊肿大小、数量、位置采取手术治疗,如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或肾脏切除术。
慢性腰痛也可考虑腹腔神经丛阻滞、经皮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或脊髓阻滞治疗。
蛋白尿
可用
雷公藤多苷片等,可降低
蛋白尿,抑制肾脏囊肿长大及保护肾功能。
高血压
注意卡托普利等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咳嗽;缬沙坦等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
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容易引起体内血容量不足,并可能加速囊肿生长。
高血脂
常用的调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例如阿托伐他汀。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胀气、眩晕、头痛、恶心等。
其他
多囊肝
出现肝脏明显增大可引起腹胀、呼吸困难、胃食管反流、门静脉高压等。
颅内动脉瘤:直径>10毫米的动脉瘤应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
呼吸衰竭:婴儿型多囊肾病新生儿期最大的问题是呼吸障碍,采用
人工呼吸等综合措施,可助其度过危险阶段。
终末期肾病治疗
终末期肾病肾脏失去了清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液体的能力,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等。
治疗进展
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
托伐普坦可延缓肾功能恶化进展,推迟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约1.5~7.3年。
托伐普坦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多尿、尿频、夜尿、口渴、疲劳等,还可能有肝毒性。
在临床使用前,医生需要结合患者年龄、
肾小球滤过率(反映肾损伤情况)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充分评估治疗的获益及危害后决定。
治愈情况
多囊肾病目前无法治愈,更不能自愈,积极治疗可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约50%的患者在60岁前会进入终末期肾病。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但具体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一概而论。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
死亡率较高,大多数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年。
如能度过婴儿期一般预后较好,50%~80%存活期超过15年。
近年来
肾移植技术进展快速,多囊肾病的治疗前景明显好转,部分人经治疗后寿命可不受影响。
危害性
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病,可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疾病可能伴随终身。
多囊肾病可有腰痛、腹痛等身体不适,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患者心理状态。
部分多囊肾病患者可发生
动脉瘤,瘤体破裂大量出血,未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多囊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晚期出现肾衰竭和
肝衰竭,未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肾功能不全需要选用优质低蛋白、充足热量、低盐、低钾、低磷饮食。
推荐摄入鸡蛋、牛奶、瘦肉、鱼等优质蛋白质,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量在0.75~1克。
适量摄入热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如麦淀粉、藕粉、薯类、粉丝等。
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水肿、高血压、少尿者摄入量不超过5克。
限制磷摄入量,每天≤800毫克。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尿量少的人,不要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香蕉、番茄、紫菜、海带等。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运动管理
早期可进行一些中等强度运动,增加抵抗力,如太极拳、快走等。
避免撞击,避免参与剧烈接触性运动或具有其他风险的运动,如骑马、足球、篮球。
肾脏增大到可以摸到时,更要避免危险运动。
晚期应卧床休息,可以起床的患者可适度室内散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生活自理等。
生活方式管理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郁闷和思虑过度。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寒。
注意室内空气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但避免对流风。
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限制饮酒。
建议保持理想体重,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0~25 kg/m2,推荐在22 kg/m2左右。
随诊复查
规范用药
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减量或停药,服用多种药物时要咨询医生。
病情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及体重。
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不适,如血压升高、水肿、乏力、气促等随时就诊。
预防
多囊肾为先天性疾病,没有有效预防方式。若有多囊肾病家族史,需要定期检查肾脏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遗传咨询
推荐所有确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及直系亲属,自愿接受遗传咨询。
多囊肾为
遗传性疾病,孕前需要做遗传咨询,若夫妇一方有多囊肾,胎儿发生多囊肾的风险增高。
产前诊断
需要产前胎儿超声畸形筛查,排除胎儿多囊肾可能。
胎儿超声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
辅助生殖技术
基于基因检测结束和
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可以利用辅助生殖技术筛查出不带病的胚胎,植入母体。
这一方法又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筛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