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检查前一般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
能够实时动态显示腹部器官运动、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异常改变
定义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无痛、无放射性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腹部各器官和结构的信息,从而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各种腹部疾病。
检查目的
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实时动态显示腹部器官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异常改变,同时获取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信息,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和诊断。
肝脏:评估肝脏的大小、形态、密度和血流情况,以及检查肝脏病变(如
肿瘤、囊肿、脂肪肝等)。
胆囊和胆道:检查胆囊的形态、大小、壁厚度,以及胆道的扩张情况,检查胆结石、
胆囊炎等。
胰腺:评估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检查胰腺病变(如胰腺炎、
胰腺肿瘤等)。
脾脏:评估脾脏的大小、形态、密度和血流情况,以及检查脾脏病变(如脾肿大、
脾梗死等)。
肾脏和输尿管:评估肾脏的大小、形态、密度,检查肾脏病变(如肾结石、
肾囊肿、
肾肿瘤等),以及输尿管的扩张情况。
腹腔大血管:评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腹腔大血管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
腹腔内其他结构:如前列腺、子宫、附件、胃等。
适用人群
腹部超声检查适用于广泛的人群,因为它是一种无创、安全、无痛、无放射性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以下情况下的人群可能需要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疼痛、不适或肿胀: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疼痛或不适的原因,如胆结石、肾结石、
肝脏疾病等。
肝功能异常:在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情况下,腹部超声可以评估肝脏的大小、形态、密度和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肝脏病变(如肿瘤、囊肿、脂肪肝等)。
腹部肿块或包块:发现腹部肿块或包块时,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肿块的性质、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腹部外伤或手术后的观察:腹部超声可用于评估腹部外伤后的器官损伤情况,或观察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门诊或住院常规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早期疾病,如肿瘤、囊肿等。
肿瘤患者的随访和监测:对于已确诊肿瘤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某些部位或病变的评估可能受限,例如肠道病变、腹腔深部病变等。经腹的子宫附件等超声检查,常规归类于妇产科超声范畴。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类型的影像检查,如CT、MRI等。具体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医生的建议。
禁忌人群
腹部超声检查目前无明确禁忌证。
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谨慎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注意的禁忌人群:
开放性伤口患者:对于存在开放性伤口的部位,应避免在该区域进行超声检查,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和加重。
皮肤病患者:对于存在炎症、溃疡等严重皮肤病变的患者,在受影响区域进行超声检查时应谨慎,以防止加重病情。
过敏体质患者:尽管罕见,但部分患者可能对超声波导体凝胶过敏。在检查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对导体凝胶过敏,如有过敏史,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检查方法。
检查风险
超声波属于机械波,无
放射性损伤,且为无创检查,检查的安全性高。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对导体凝胶过敏:虽然罕见,但部分患者可能对使用的超声波导体凝胶过敏。这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有过敏史,应在检查前告知医生,以选择其他适当的检查方法。
经验依赖性: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因此,选择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通常为60~200元。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腹部超声一般需要医生开具检查单进行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
检查时间
超声检查通常在10~30分钟内完成,如果进行超声引导下的活检或穿刺引流治疗,时间会延长。
检查方法
检查时要充分暴露腹部,探头上要涂抹耦合剂,从而利于声波的传导,提高成像质量。
通常超声检查时需要平卧或侧卧,医生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查相应的组织器官,医生检查时需配合呼吸、改变体位等,获取各个脏器的声像图。
注意事项
检查前
腹部超声检查前一般需要禁食禁奶制品8小时以上,婴幼儿检查前禁食禁奶制品3-5小时,可以适当饮水。检查前一两天少吃产气多的食物。婴幼儿及急重症患者可不做严格要求。
检查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戴金属装饰或饰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铅笔、皮带和钥匙等。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告知超声医生。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
检查当日,如果同时存在胃肠镜检查,需要先行超声检查,或改日复查腹部超声;因为胃肠镜检查的气体会明显干扰腹部超声检查。
检查中
首先要暴露视野:上衣往上拉,暴露腹部。
需根据医生要求,摆出相应体位,通常采用的体位有:
仰卧位,双手平放于头的两侧,或者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都是常规检查体位。
坐位或者站立位,遇到难以显示或者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时常采用。
胸膝位或俯卧位可观察胆囊颈部结石及移动。
左手上举、抱头,可以使肋间隙增大,有利于更清楚显示脾脏等器官。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视情况而要求受检者做出吸气-鼓肚子-屏气等动作配合检查。
检查后
腹部超声检查,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5-30分钟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超声检查结果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基本信息。
取得
腹部超声检查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正常情况下,检查报告会采用以下描述性结论:
描述患者的肝脏、胆囊、胰腺及脾脏、阑尾等腹部器官的大小、位置、形状。
对脏器是否有异常、回声性质及是否均匀、器官内血流信号情况进行描述。
对病灶的位置、大小、回声情况、边界、形状是否规则、血流信号情况、是弥漫性病变还是局限性病变等进行描述。
对结节、肿块、钙化、弥漫性肿大、硬化、异常血流信号等重要的超声发现进行详细描述。
正常结果
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相应部位腹部超声未见异常。
异常结果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异常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腹部超声检查异常结果:
肝脏病变:包括肝脏肿瘤、肝硬化、脂肪肝、
肝脓肿等。
淋巴结肿大:腹部可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可能与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有关。
腹腔或盆腔肿瘤:包括肠道肿瘤、
卵巢肿瘤、子宫肿瘤等。
腹水:腹腔内积液,可能与肝硬化、
心力衰竭、肾病、炎症或
肿瘤等病症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发现异常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一定患有严重疾病。部分异常结果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或者是良性病变。
当检查出异常结果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就医建议
当腹部超声检查出现异常结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一般有以下建议:
转诊: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您可能需要转诊至相关专科医生,例如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以便获得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进一步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异常结果。这可能包括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和粪便检查)、其他影像检查(如CT、MRI)、
内镜检查等。
跟踪观察:对于某些病变(如肝脏或肾脏的小囊肿、胆囊息肉等),医生可能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变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请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并密切关注您的症状。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增加锻炼、戒烟限酒等,以改善健康状况并降低复发风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