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梗阻型便秘

更多功能

出口梗阻型便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直肠肛管附近的组织改变导致的便秘
主要有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常由盆底松弛、盆底失弛缓及肠外梗阻等引起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定义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由于直肠肛管附近的组织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粪便羁留的综合征。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等,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压迫会阴或者手指辅助才能排便。
分型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始动因素混杂、病因复杂,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
松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
主要病因为盆底肌肉张力过低、盆底支持结构松弛;
盆底松弛可能由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损伤造成;
主要病因为巨结肠、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或内套叠、骶骨直肠分离、严重的盆腔脏器下垂、会阴下降等。
痉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
主要病因为盆底肌群张力过高(不能松弛、松弛不良或矛盾运动),即盆底痉挛;
病因包括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发病情况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我国老年人有便秘症状者高达15%~2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