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X线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从而判断腹部各个组织器官和结构正常与否
可以检查腹部的肝脏、胆囊、脾脏、胃、小肠、结肠、胰腺、肾、腹壁疾病等
可以帮助了解腹腔脏器有无感染性疾病、占位、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
包括腹部CT平扫、单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CT
定义
腹部CT检查是利用X线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基于射线穿过不同物质后,射线的衰减不同的原理,获得被检查者的腹部影像图片,从而判断腹部各个组织器官和结构正常与否,并以此协助诊断疾病。
可以用来检查肝脏、胆囊、脾脏、胃、小肠、结肠、胰腺、肾、肾盂、输尿管、膀胱、腹壁等所有腹部脏器组织,从而帮助筛查或者诊断感染性疾病、占位、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疾病。
分类
腹部CT平扫
腹部CT平扫又称非强化(非增强)扫描,即未用血管对比剂的普通扫描。
腹部CT平扫主要应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
腹部CT对占位性病变、炎症性和外伤性病变等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单层螺旋CT
单层螺旋CT一般单位的扫描可在5~10秒内完成,或在一次屏气状态完成数据收集,方便危重患者及婴幼儿患者的检查。
单层螺旋CT可提高病灶检出率和CT测量的准确性,消除呼吸运动伪影,避免遗漏小病灶。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简称多层CT,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一般为4、8和16层)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相比扫描覆盖范围更大,扫描时间缩短,分辨率更高,可以得到更好的三维重建图像。
腹部增强CT
增强CT与CT平扫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在扫描过程中注射造影剂(常用造影剂为有机碘剂)。
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平扫不容易发现的病变,特别是对于肝硬化有结节的情况,可提高肝癌病灶检出率,有助于筛查恶性肿瘤以及转移性淋巴结。
一般建议平扫后疑似病灶增加增强扫描。
温馨提示:对于定期复查患者,建议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以保证前后的CT检查结果可对比、可参考。
检查目的
对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能够发现的病变,CT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位置和形态特征,可以提出更加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能初步评估肝脏、胃、小肠、结肠、肾等组织器官是否存在结构上的异常。
帮助诊断肾脏疾病,如肾结石、
肾结核、肾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
帮助诊断腹壁疾病,如
腹壁切口疝,还可敏感发现腹腔积气、积液和腹膜增厚及结节、肿块等。
适用人群
腹部CT检查适用于怀疑腹部病变的绝大部分人群,包括肝、胆、脾、胰、肾、肾盂、输尿管、膀胱病变、腹壁、
腹腔感染等。
禁忌人群
除了碘过敏或因病限制碘摄入人群禁止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之外,其他人群如有特殊需要均可在向医生说明情况后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相应检查。
绝对禁忌
对碘过敏或因病限制碘摄入的人群不能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
相对禁忌
近期计划(如半年内)生育的女性、男性通常不建议做CT检查,应提前向医生说明。
儿童和躁动不配合的患者通常不建议做CT检查,必要时需要先给予镇定剂。
孕期尽量不进行CT检查,如有特殊需要,则需在检查时对腹部做好防护。
婴幼儿、心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需进行增强CT检查,需提前向医生说明。
检查风险
腹部CT检查,有一定程度的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身体损害。国家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正常人五年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一般性CT检查辐射的剂量通常为5~8mSv,注意每年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相对安全。
常规体检1-2年检查一次腹部CT即可,两次检查至少间隔半年以上;特定患者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具体请遵医嘱进行。
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应尽量配合医生,不要因害怕辐射的危害拒绝检查,以免延误自己的病情。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CT价格也不同,通常为250~500元。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腹部CT检查一般需要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注意,如果需要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因为需要注射对比剂,需要检查之前4~6小时禁食、禁水。
检查方法
腹部CT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在仪器辅助下进行,通常有专门的技术员指导。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医生或护士会说明预约方式,注意提前预约,按时检查。
腹部CT的扫描体位为仰卧,两臂上举抱头,身体尽量置于床面正中间。有时也可根据观察部位的需要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检查前禁饮食4~6小时;增强CT检查前,应至少6小时禁食禁水。
CT辐射剂量高于传统X线检查,目前随着技术进步,这一情况缺陷已得到逐步改善。
检查时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戴金属装饰或饰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铅笔、皮带和钥匙等。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等资料需要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复查CT者,需提供CT旧片给医生以便对照。
增强CT检查前应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以使医生能注意防止造影剂过敏等危险情况。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CT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检查中
腹部CT扫描时,一般是深吸气后屏气扫描,如果扫描时呼吸或者咳嗽等,会使图像产生运动伪影,干扰检查结果。
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大声呼叫或告知医生。
检查后
腹部CT平扫,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
腹部增强扫描后应留观15~20分钟,防止发生碘对比剂过敏反应。
腹部增强CT检查后应多喝水、多排尿,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减少不良反应。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2~48小时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影像片子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基本信息。
注意不要折叠,卷曲,不要沾水,不要日晒,阴凉干燥处平铺保存。
正常结果
取得腹部CT影像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发生病变,CT所见描述中对各脏器轮廓、大小、密度均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腹部CT扫描肝、胆、脾、胰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异常结果
腹部CT异常结果需要主治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脂肪肝
正常肝脏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为肝脏脂肪浸润,常简称为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成为仅次于
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弥漫性脂肪肝CT平扫显示全肝密度普遍性减低,比脾密度低,肝密度的减低使得原本为低密度的肝内血管不再显示,增强扫描显示肝实质的强化程度减低;
局灶性脂肪肝表现为一个或数个肝叶或肝段密度降低。
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中晚期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致使肝变形、变硬,肝叶萎缩。
CT直接征象可见部分肝叶萎缩而部分肝叶代偿性增大,出现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肝轮廓常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
肝海绵状血管瘤
CT平扫并多期增强扫描是确诊
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手段,平扫可见肝内境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多期增强CT扫描整个过程呈“早出晚归”强化表现。
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CT检查胆囊和胆管内结石常表现为胆囊或扩张胆管内单发或多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急性胰腺炎
是胰液外溢所致的胰腺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向腰背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重者可发生休克。
CT平扫检查可见胰腺局限或弥漫性肿大,前缘多模糊不清,胰周脂肪常因炎性渗出而密度增高,左肾前筋膜增厚是常见表现;增强检查胰腺均匀轻度强化,胰周渗出显示更加清楚。
膀胱癌
膀胱癌是
膀胱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由于肿瘤的密度和信号强度既不同于膀胱内尿液,也不同于膀胱周围脂肪组织,因而CT可清晰显示。
CT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分叶或菜花状肿块,
肿瘤侵犯肌层显示局部膀胱壁增厚,增强检查早期肿块有明显强化,延迟扫描腔内充盈对比剂而表现为充盈缺损。
腹腔积气
正常时,腹膜腔内无气体,病变可致其内含气,称腹腔积气,也称气腹,常见于胃肠道穿孔,也可为腹部手术后或合并感染。
腹腔积液
正常时,腹膜腔内可有少量液体,当病变致腹膜腔内有明显量液体时称为
腹腔积液,即腹水。
各种不同病因如感染、肿瘤、外伤、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等均可导致腹腔积液。
CT检查能够整体显示腹腔积液的分布情况。
肾结核
泌尿系结核通常开始于肾,即
肾结核,是由血源性感染引起,常继发于肺结核,为肺外结核的一种类型。
CT检查显示肾结核早期肾实质内低密度灶,病变进展,部分肾盏乃至全部肾盏、
肾盂扩张变形,呈多个囊状低密度影,CT值略高于尿液,肾盂壁不规则形增厚,可见不规则形钙斑。
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是最多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以血供丰富的透明细胞型多见,典型临床表现为胁腹部疼痛、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胁腹部肿块。
CT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较大者常突出肾外,较大肿块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增强检查大多数肿瘤在皮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中心可见无强化的坏死区,而于实质期和排泄期表现为较低密度。
就医建议
体检异常建议
当报告提示“弥漫性脂肪肝”,表示肝脏出现脂肪浸润现象,建议遵从医嘱注意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
当报告提示“肝右(左)叶占位性病变”,性质考虑为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恶性可能,也可能是良性的占位病变。
当报告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通常提示肝硬化的程度比较重,已经进入肝功能失代偿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控制肝硬化病程进展,积极改善病情。
当报告提示“胆结石,
慢性胆囊炎”,提示胆汁中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和钙盐等析出、凝集成胆结石,结石引起胆汁淤积继发感染形成胆囊炎,需要定期复查,并请内科医师进行综合判断。
当报告提示“胰腺弥漫性肿大,胰周脂肪渗出”,通常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示为
急性胰腺炎,需要内科医师进行综合评判,警惕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或
低钙血症。
当报告提示“腹腔积液”可见于肝、肾功能异常、
心力衰竭、腹膜原发和继发肿瘤以及
结核性腹膜炎等,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当报告提示“腹壁增厚”可为均一增厚或结节状增厚,前者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和急性胰腺炎,后者多为腹膜原发或继发肿瘤。需结合临床相关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临床检查异常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主治医生进行解读,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