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纵弓塌陷变小甚至消失,常伴有足跟外翻
大多数无症状,少数伴有足踝部疼痛等症状
影响行走或出现疼痛时需要治疗,根据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早期柔软性扁平足预后较好,晚期僵硬性平足伴骨关节炎者预后较差
扁平足是什么?
定义
扁平足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的一种
足畸形。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足弓发育尚不完善,所以新生儿至婴幼儿阶段几乎全部为扁平足。3~4岁足弓开始发育,一般到6至10岁,足弓才完全形成。
分型
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扁平足
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为先天性扁平足,成人的扁平足可由先天性扁平足延续而来。
获得性扁平足
是指其他原因继发的扁平足。
根据软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分类
柔韧性扁平足
也称姿态性扁平足,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表现为软组织虽然松弛,但仍保持一定的弹性,负重时足扁平,不负重时足可立即恢复正常。
柔韧性扁平足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会发展为僵硬性扁平足。
僵硬性扁平足
在青少年中多数由先天性
骨骼发育异常(如跗骨联合、垂直距骨等)所致,手法不易矫正。
僵硬性扁平足还可进一步分为痉挛性扁平足和挛缩性扁平足。
发病情况
扁平足在儿童中常见,儿童扁平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
我国儿童少年扁平足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扁平足多大矫正最好?
扁平足是否需要矫正、何时矫正,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看是否有明显症状。
对于无症状的扁平足一般无需任何治疗。畸形明显且影响行走步态或出现疼痛时才需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应注意新生儿至婴幼儿阶段几乎全部为扁平足。3~4岁足弓开始发育,一般到6至10岁,足弓才完全形成,此种情况为正常情况,应避免盲目矫正。
扁平足有什么危害?
扁平足可导致患者不能长时间站立或步行,病情后期还会引起“八字脚”步态,影响美观。
部分患者还会继发腰背痛和髋膝关节痛,不能进行打篮球等较剧烈的体育活动。
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甚至会无法正常行走、站立,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扁平足怎么锻炼才能恢复?
平时可适度练习用脚趾夹东西、用足趾行走、做屈趾运动、跳橡皮筋、跳足尖舞等运动,以加强足内肌的肌力。
在鹅卵石、沙滩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可帮助恢复本体感觉,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力量。需注意防护,以免摔倒。
以上方法仅适用于柔韧性扁平足;对僵硬性扁平足多需要用手法矫正畸形。
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累吗?
有一部分扁平足患者走路容易累。
扁平足的人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人稍久站或行走1~2公里会感觉足部酸痛、疲累,经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会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走一段路后容易感觉到累。
致病原因
先天性因素
遗传因素:若有家族扁平足史,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被发现扁平足的概率明显升高。
与足骨、韧带或肌肉等发育异常有关,如跗骨联合、足副舟骨或副骺未融合、跟骨外翻、垂直距骨,先天性足部韧带、肌肉松弛。
后天性因素
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导致维持足弓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退变,足弓逐渐低平。
成人扁平足的常见原因主要是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长期患病卧床,缺乏锻炼,肌肉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
穿鞋不当,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足纵弓遭到破坏。
足部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
骨与韧带的损伤:如跖跗关节脱位(Lisfranc损伤)。
主要症状
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具有以下症状。
稍久站或行走1~2公里即可引起足部酸痛,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严重者行走时步态蹒跚,行走迟缓,全足着地,不敢提足跟,易疲劳、足痛。
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
步态异常,鞋子后跟的内侧缘容易磨损,呈现外八字步态。
并发症
扁平足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可能引发膝、髋、腰背部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严重的扁平足畸形可继发足与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导致严重的疼痛,行走困难。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果有足跟外翻,行走或久站易感到疲乏、足底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以防患者摔伤或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注意到脚有问题?
足部疼痛与站立或行走是否有关?
足部疼痛在休息时能否缓解?
病史清单
是否有扁平足家族史?
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扁平足家族史。
足部骨或韧带损伤史。
临床表现
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全足着地,易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
疼痛常位于中后足的内侧面,后跟外翻严重时疼痛也可出现在外踝尖的下方。
足印检查:足部浸水或蘸印泥后站立于白纸上,根据足印形状判断是否为扁平足和扁平足的严重程度。测量足弓空白区宽度与足印最窄区比例,正常值为2∶1,扁平足为1∶1、1∶2,重度扁平足则无空白区。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是重要的一项辅助检查。扁平足患者检查结果多提示有足纵弓塌陷,跗跖骨轴线关系改变。
注意事项
儿童检查时需要父母帮助摆放体位。
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耳环或耳钉等。
CT
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性解剖,对鉴别骨性畸形,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有较大帮助;能够明确骨关节炎或其他骨破坏的程度、累及范围。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耳环或耳钉等。
磁共振检查(MRI)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耳环或耳钉等。
鉴别诊断
扁平足需要与假性扁平足、
先天性垂直距骨等疾病鉴别。
假性扁平足:通常外观上纵弓消失,但足纵弓存在,可以通过X线检查进行鉴别。
先天性垂直距骨与扁平足可以通过体格检查、X线检查进行鉴别。
先天性垂直距骨可以在其足底部触及一枚明显凸起的骨头,踝关节活动范围缩小,X线检查提示在极度跖屈情况下距舟关节呈脱位状态。
扁平足不可在足底部触及一枚明显凸起的骨头,且X线检查提示距舟关节无脱位。
对于无症状的扁平足一般无需任何治疗。
畸形明显且影响行走步态或出现疼痛时才需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柔韧性扁平足,多采用功能锻炼及穿矫形鞋或矫形鞋垫治疗;对僵硬性扁平足多用手法矫正畸形。
功能锻炼
平时可适度练习用脚趾夹东西、用足趾行走、做屈趾运动、跳橡皮筋、跳足尖舞等运动,以加强足内肌的肌力。
在鹅卵石、沙滩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可帮助恢复本体感觉,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力量。
穿矫形鞋或矫形鞋垫
穿特制的矫形鞋,鞋底跟部及弓腰要窄,鞋帮要紧,鞋底腰部内侧半垫高,以恢复内纵弓,托起距骨头。
可采用矫形鞋垫,使足的负重转向外侧。
手法矫正畸形
僵硬性扁平足症通过功能锻炼及矫形鞋等治疗效果不佳。一般选择全麻下内翻手法矫正畸形,
石膏靴固定足于内翻内收位,5~6周后拆除石膏改穿矫形鞋或矫形鞋垫。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扁平足患者症状较重,以致影响生活质量,且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扁平足畸形出现进行性加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术式
软组织转移修复术
胫后肌功能不全是引起成人扁平足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最常用趾长屈肌腱转位或长屈肌腱转位重建胫后肌腱。
其他手术方式,如腓骨短肌转位、胫前肌转位、内侧三角韧带修复、跟舟韧带(弹簧韧带)修复、跟腱延长等,医生会根据病情的需要酌情采用。
骨性手术
跟骨内侧移位截骨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骨性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能够可靠地纠正扁平足跟骨外翻畸形,恢复内侧纵足弓,减轻跟舟韧带及内侧韧带的劳损,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其他手术方式,如内侧楔骨开放跖屈截骨术、距下关节制动术、外侧柱延长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医生会根据扁平足的类型和阶段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术后注意事项
疼痛护理
如果术后伤口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患肢肿胀疼痛,同时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如果疼痛难以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
如果是石膏过紧压迫患肢疼痛,要及时通知医生,调节石膏位置及松紧度。
功能康复锻炼
术后患足需使用支具固定6周左右,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术后第二天,在医生指导下主动进行足趾背伸、屈曲和膝关节屈伸活动,以及行股四头肌、趾长伸肌及小腿三头肌的收缩训练。
术后2周可扶拐下地行走。活动时要做好防跌倒护理,健足应穿着防滑鞋,离床活动时需有人陪护。在行走时如出现头晕、下肢无力、
步态不稳等情况,要立即在他人帮助下卧床休息。
6周后拆除支具,需根据骨愈合情况逐渐开始渐进性训练。
热敷:可使用60~65℃热水热敷足踝、跟腱、足底3~5分钟,2~3次/天。
按摩:按摩小腿和足底,按摩的力度由轻到重,按摩5分钟,2~3次/天。
站立:斜坡站立,从5~10秒开始,持续时间以能够忍受为宜,2~3次/天。患肢站立后,如出现红、肿、痛的情况为正常反应,反复训练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负重行走:2~3次/天,一般术后6周负重<15千克,逐渐增加负重,至术后3个月足部完全负重。
治愈情况
绝大部分扁平足患者经治疗后功能恢复良好,晚期僵硬性扁平足伴骨关节炎者预后较差。
危害性
扁平足可导致患者不能长时间站立或步行,病情后期还会引起“八字脚”步态,影响美观。
部分患者还会继发腰背痛和髋膝关节痛,不能进行打篮球等较剧烈的体育活动。
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甚至会无法正常行走、站立,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无特殊禁忌,合理饮食即可,合理控制体重。
运动管理
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平时可以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或游泳。
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平时不宜穿高跟鞋。
预防
以下方法有助于预防扁平足的发生。
婴幼儿切勿过早学习走路。
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
过度肥胖者要合理饮食,减轻体重。
患有其他足部疾病时积极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