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脊索瘤

更多功能

鼻咽脊索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来源于脊索残留组织的鼻咽部低中度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反复鼻塞、流鼻血、听力下降、头痛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组织活检可确诊
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可尝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定义
鼻咽脊索瘤是一种来源于脊索残留组织的低中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但破坏性强,复发率高,转移潜能大,超过50%的患者复发,约30%~40%的脊索瘤发生远处转移,总体预后不佳。鼻咽脊索瘤发病率极低,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0.49%。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胚胎3~4月时,脊索发育成节段,以后逐渐被吸收,若有残余,出生后在某些诱因作用下,残余上皮迅速增生形成脊索瘤。
脊索瘤一般分为颅部、脊椎部和骶尾部,鼻咽部脊索瘤属于颅部脊索瘤,颅部脊索瘤向上累及蝶窦、蝶鞍及鞍旁,向下累及鼻咽部,向后压迫脑干、脑神经及基底动脉。
鼻咽脊索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40~50岁的中年人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的鼻塞、流鼻血、听力下降、头痛等。鼻咽脊索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能帮助控制肿瘤的复发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分型
鼻咽脊索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典型脊索瘤、软骨型脊索瘤和未分化型脊索瘤。
典型脊索瘤: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脊索瘤的约75%。组织学上,这类肿瘤具有大量的黏液性基质和泡沫样细胞。这些细胞呈簇状分布,周围有纤维蛋白样基质,呈透明状。
软骨型脊索瘤:占所有脊索瘤的10%~20%,是一种混合型肿瘤,因为它同时具有脊索瘤和软骨瘤的组织特征。这类肿瘤细胞含有丰富的蓝色软骨样基质,形态上介于脊索瘤和软骨瘤之间。
未分化型脊索瘤:这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脊索瘤类型,占所有脊索瘤的5%左右。这类肿瘤的特点是部分细胞具有高度恶性的形态,如高核质比、丰富的细胞核和破坏性生长,与典型脊索瘤和软骨型脊索瘤的细胞形态明显不同。
发病情况
脊索瘤发病率低于1/100万,属于较罕见的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1~80岁均有,但主要好发于40~60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鼻咽部脊索瘤约占脊索瘤的20%~4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