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唇炎是唇腺增生伴有长期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表现。长期日晒、风沙和尘土以及吸烟亦为重要因素。本病好发于下唇,为弥漫性肿大,触诊有散在多数小结节,为肿大的唇腺。多见成人男性。
目前并没有明确定论,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后天性的可能因素包括使用具有致敏物质的牙膏、吸烟、口腔卫生不良等。有人认为此病为
克罗恩病的一种表现。
好发于下唇、上唇及颊部黏膜,可同时伴有肥厚的黏液腺。表现为唇部肿胀,上覆一层黏液薄膜,每当晨起时上唇和下唇常粘到一起。在下唇唇红缘及齿面部有多数界限清楚的黏液腺管口,像筛孔似的散布在黏膜表面。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即单纯型、浅表化脓型和深部化脓型。
1.单纯型腺性唇炎即Puente型
最常见,特征性病变为唇部有数个到数十个2~4mm大小的黄色小结节,中央下凹,管口扩张,从两侧挤压唇部时,有黏液样物质从管口排出。增大的唇部可达正常人的2~3倍。单纯型以唇黏液腺增生为主。
2.浅表化脓型腺性唇炎即Balz Unna型
又称Balz病。特点为唇部肿胀疼痛,质较硬,伴有浅表性溃疡,表面结痂,除去痂皮后,露出红色潮湿基底部。挤压时可从腺的开口处排出微浑或脓性液体。进入慢性阶段后,黏膜表面有时可呈白斑病样改变。
3.深部化脓型腺性唇炎即Volkmann型
为唇部深在感染伴有脓肿和
瘘管形成。脓肿反复发作,与
瘢痕交互存在。挤压唇部可排出脓性液体。黏膜表面溃烂、结痂,唇部增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
黏液腺体明显增生,导管肥厚,黏膜深层有异位黏液腺,唇腺间质有
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浸润,导管扩张,内有嗜
伊红物质。部分有纤维化。脓肿性腺性唇炎上皮下结缔组织中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形成小脓肿。
唇肿胀,唇内腺体增生,导管口有脓性黏液渗出,即可诊断。不典型者可借助病理诊断。
1.局部注射
泼尼松龙混悬液治疗,或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贴敷。
3.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局部药物治疗。
4.对唇肿胀明显,病损长期不愈合疑有癌变者,尽早活检明确诊断。
5.也可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