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黏膜急性感染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等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所致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定义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急性感染性炎症,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导致,经过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
分型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HSV1初次感染人体引起,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在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愈合后,同一部位或同一区域多次反复发作的疱疹性口炎。
发病情况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成人亦可发病,但较少见。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成人。
本病在公共场所容易传播,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
致病原因
本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
传染源
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及
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衣物和食具间接传染。
病毒主要通过人群聚集、密切接触、以及皮肤黏膜、伤口等进入人体。
易感人群
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1型初次感染或复发。
劳累、精神压力大。
上呼吸道感染。
局部机械刺激。
阳光照射。
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1型侵入人体后,可在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细胞溶解,形成薄壁水疱,基底发炎。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痊愈后,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能会长期潜存于神经节,形成潜伏感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在其他诱发因素作用下,病毒可再次激活而导致临床症状复发。
主要症状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在口腔内
疱疹出现前常有发热、烦躁、剧烈哭闹、拒食、流口水等症状。
常在颊黏膜、硬腭、咽、齿龈、舌、唇内、唇齿部及邻近口周皮肤出现疱疹。
病初牙龈边缘发红、水肿、易出血,疱疹开始是单个或成簇的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然后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溃疡出血后,可能被黑色结痂所覆盖,愈后无瘢痕形成。
愈合期溃疡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一般需7~10天。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多见于成人,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附近,少数复发可损害牙龈和硬腭。
水疱出现之前,可感觉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部位出现痒、灼痛、刺痛等症状。
出现前驱症状后数小时内,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
一般水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
整个病程约10天,但继发感染者常延缓愈合,愈合后不留
瘢痕,但可有
色素沉着。
并发症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极少数患者可能并发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就医科室
儿科
儿童若出现发热,
牙龈红肿、出血,口腔黏膜或口周出现
疱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皮肤科
成人或儿童出现口腔黏膜或口周疱疹,也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漱口,清洁口腔,以便医生进行相应检查。
家长可详细记录孩子出现过的症状,以及发生症状的时间,以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发热症状吗?最高体温是多少?
发热持续多久了?
发热与疱疹的出现有无先后顺序?
疱疹处疼痛剧烈吗?
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接触类似症状的患者?
近期是否有患过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出现前是否有劳累、精神压力大、局部刺激、阳光照射等情况?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抗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与类似症状者接触。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近期有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不良因素。
临床表现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可伴有发热、烦躁、剧烈哭闹、拒食、流口水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和口唇周围出现成簇的小水疱。
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水疱好发于唇红部黏膜及皮肤或口角,全身反应轻。
实验室检查
细胞学检查
水疱组织涂片染色可见含嗜酸性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说明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抗体检测
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是否升高,有助于明确诊断。
特异性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提示近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检测病毒的DNA,有助于鉴别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
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不同点: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局限于咽后壁,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而且感染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手足口病
相似点:都可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的症状。
不同点: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引起,除了口腔之外,手掌、足底甚至膝关节、臀部也会出现
疱疹、
丘疹。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相似点:都可出现口腔溃疡。
不同点:疱疹样阿弗他溃疡的溃疡数目较多,散在分布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一般不发生在口周皮肤。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
疱疹性口炎虽可以自愈,但早期通过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病损愈合。
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以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病情严重者建议卧床休息。
出现低热(体温低于38.5℃)时,建议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腹股沟、腋窝和前额颈旁等大血管分布部位。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治疗
可应用
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口腔黏膜愈合。
全身治疗
退热药物
发热超过38.5℃时,或因发热伴有明显不适者,可使用退热药物降温。
全身抗病毒治疗
免疫力低下者、症状严重者或出现并发症时,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
治愈情况
疱疹性口炎为自限性疾病,多数在2周内可恢复,重者可能需14~21天愈合。
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
危害性
疱疹性口炎患者常因疼痛影响进食,而且还会干扰发音,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极少数患者可能并发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治疗期间注意避免随意搔抓、挤压、挑破局部水疱,避免继发感染。
水疱若因搔抓破溃出血,应及时给予清洁消毒。
保持口唇清洁、湿润,进食后及早晚注意漱口。
纠正舔唇等不良习惯。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
治疗期间应保证休息,放松心情,切勿劳累。
家长可以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喂温开水代替清洁口腔,注意不要涂擦患处。
如果婴幼儿流口水较多,家长要及时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引起皮肤糜烂和湿疹。
饮食管理
患者常因疼痛拒食或
进食困难,可进食易消化、易咀嚼的流食或半流食。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小白菜、番茄、香蕉等。
多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豆腐、鸡肉、瘦肉等。
避免吃辛辣、酸性、过硬的食物,如辣椒、柠檬、锅巴等,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病情。
无特殊禁忌证应多饮水,保证2000毫升。
预防
避免与疱疹性口炎患者共用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
婴幼儿抵抗力较低,应避免接触疱疹性口炎患者。
适度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避免口对口喂养婴幼儿。
养成早晚、进食后刷牙的好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
避免复发的刺激因素,避免劳累、精神压力大、上呼吸道感染、局部机械刺激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