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腺囊肿广义上包括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瘤样病变
表现为含透明液体囊性突型或潜突型病变,可影响咀嚼或说话,反复感染可致疼痛
主要是由导管系统破损或阻塞造成
常用手术切除或袋形术治疗,其他包括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定义
黏液腺囊肿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和舌下腺的瘤样病变。
分类
按病因及病理表现分类
外渗性黏液囊肿
约占80%,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发病原因主要是局部创伤。
潴留性黏液囊肿
约占20%,组织学表现为上皮衬里、潴留的黏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
按发病部位分类
黏液囊肿
好发于下唇舌腹和前颊部。
舌下腺囊肿
以青少年多见,又可分为以下类型。
单纯型。
口外型。
哑铃型。
致病原因
黏液腺囊肿的主要病因是局部创伤和导管系统阻塞。
外渗性黏液囊肿
通常是由局部创伤引起的,由于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形成外渗性黏液囊肿。
潴留性黏液囊肿
主要是由于导管系统阻塞、涎液潴留致导管扩张,可由导管系统弯曲、微小唾液腺结石、分泌物浓缩等原因导致。
高危因素
年龄<12岁
儿童易有咬异物、唇颊、舌头等不良习惯,在玩耍过程中易发生意外,这可能造成黏膜上小唾液腺损伤从而发生囊肿。
有结石史
有结石史的人唾液钙磷水平较高,易发生唾液腺结石,一旦微小结石阻塞唾液腺导管,便可能发生潴留性黏液囊肿。
唾液分泌少
唾液流速降低会导致小结石出现聚集,发生堆积和融合,进而阻塞唾液导管形成囊肿。
常见症状
小唾液腺黏液囊肿
好发于舌腹、下唇和前颊黏膜,呈浅蓝或白色、半透明的水疱样小疱。突起于黏膜,质地柔软,有弹性。
囊肿易被咬破,破后可见蛋清样透明黏液,囊肿会随之消失。但当破溃处愈合会再次成为充满黏液的囊肿。
舌下腺囊肿
常见于青少年,可分为3类:
单纯型
占三型中的大多数,位于舌下区,常在口底一侧,即舌头下方与一侧的牙床之间,呈浅蓝紫色,扪之柔软而有波动感。
较大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
囊肿会因创伤破裂,流出蛋清样黏稠而略带黄色的液体,可拉丝。囊肿破裂后暂时消失。
在破裂的创口愈合后几天,又会长大形成囊肿。
口外型
又称潜突型,表现为下颌下区囊性肿物,触诊柔软但不可压缩,与皮肤无粘连。
哑铃型
囊肿可出现在舌下区和下颌下区的任何部位。为上述两型的混合类型。
其他症状
并发症
感染
因黏膜损伤或囊肿破裂,口腔内细菌可能致囊肿局部组织或小唾液腺发生感染,主要表现为周围红肿、轻度疼痛。
瘢痕
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征,而表现为较厚的白色
瘢痕状突起。
就医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唇、颊、舌腹黏膜出现水疱样小疱,或舌下出现囊性突起,反复破溃、感染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保持口腔卫生。
避免咬破或自行弄破囊肿。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囊肿什么时候发现的?
囊肿发生前咬到过这里吗?
囊肿会影响进食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肿物疼痛、口腔异物感?
有无药物过敏史?
病史清单
以前这里发生过类似的囊肿吗?
有没有做过口腔检查和治疗,做过口腔手术吗?
是否受到过头面部的外伤?
是否患有结石病?
是否有唾液分泌减少?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口腔检查
影像学检查:口腔X线或CT片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口腔有外伤史。
结石病史。
有咬唇习惯。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下浅蓝紫色的半透明小疱或舌下出现浅紫蓝色囊性肿物。
囊肿易被咬破,有蛋清样黏稠透明或略带黄色的液体,液体可拉丝。
破裂处愈合后易再次形成囊肿。
下颌下区出现柔软、不与皮肤粘连的肿物。
囊肿破溃后可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轻度疼痛。
组织病理检查
用于确定囊肿是否癌变。
鉴别诊断
部分黏液腺囊肿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口底皮样囊肿
位于口底正中,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扪之有面团样柔韧感,可有压迫性凹陷,囊肿颜色与口底黏膜颜色相似是本病特点,区别于
舌下腺囊肿的浅蓝色。
下颌下区囊性水瘤
常见于婴幼儿,多发于下颌下区或上颈部,穿刺检查见囊腔内容物质地稀薄,淡黄清亮,无黏液。涂片镜检可以见到
淋巴细胞,可与舌下腺囊肿区别。
治疗目的:根治囊肿,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等。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小唾液腺黏液囊肿也可采取囊液抽吸和药物注入法治疗。
手术治疗
小唾液腺黏液囊肿腺体切除术
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切除受损的小唾液腺和周围相邻的小唾液腺,以减少复发。已经形成
瘢痕的,连带瘢痕及粘连的黏膜、小唾液腺一并切除。
舌下腺及囊肿切除术
切除舌下腺,对于口外型
舌下腺囊肿在完整切除舌下腺后不必摘除囊肿,只需将囊液吸净后,进行下颌下区加压包扎即可。
不能耐受本手术,或者患儿年龄过小者,可做囊肿切开排液或做袋形术。待可耐受手术或患儿4~5岁后接受舌下腺切除手术。
其他治疗
囊肿抽吸和药物注入
小唾液腺囊肿可抽吸囊液,并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2~3分钟后抽出。或注射20%
氯化钠。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防止囊肿再次形成。
CO2激光
主要针对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在手术切除后多次复发者,再次行囊肿切除术后,用CO2激光处理手术创面使其上皮化。
治愈情况
未治疗
黏液腺囊肿一般不能自愈, 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症状加重,并有出现囊肿破溃后继发感染的风险。
治疗后
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治愈。但仍有可能复发。
危害性
黏液腺囊肿较大时,可影响语言和咀嚼功能。
发生于唇部附近的囊肿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貌,给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日常管理
口腔习惯
改变咬异物、咬嘴唇或舌头等不良习惯。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不要用手触碰患处。
术后何时能刷牙应听从医生指导。建议使用淡盐水漱口,或遵医嘱使用漱口水,以防继发感染。
饮食注意
饮食清淡,少吃尖、硬、粗糙、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日常可适当补充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不要吸烟、饮酒。
其他注意事项
患者正常运动即可。但术后短期内能否参加运动应咨询医生意见。
日常应保持放松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随诊复查
治疗后遵医嘱到医院进行复查。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如病变或手术伤口出血、感染等,或疑有囊肿复发,随时复诊。
预防
改掉咬异物、嘴唇、舌头等不良习惯。
咀嚼食物时要小心,减少口腔外伤风险。
坚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或玩耍时应注意防护,可以使用运动防护牙套,避免磕碰,减少意外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