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面龋

更多功能

邻面龋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在牙齿邻面发生的龋齿
表现为相邻牙面黑褐色或白垩色改变、龋洞形成、冷热刺激痛等
口腔致龋菌、碳水化合物、龋敏感人群和长时间共同作用,是龋齿产生的根本原因
未形成龋洞可用药物或再矿化治疗终止或消除龋病,形成龋洞后需充填修复
定义
邻面龋,又称邻面虫牙、邻面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邻面的牙体硬组织发生的龋坏。
邻面龋可以仅发生于牙齿邻面,也可以是牙齿其他处龋病进展后波及牙齿邻面。
早期邻面龋表现为牙齿相邻面边缘黑褐色或白垩色改变,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龋洞,引起牙齿冷热酸甜敏感,晚期会出现冷热刺激疼痛。
邻面龋因其发生位置较为隐蔽,常常是隐匿龋,建议定期口腔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邻面龋。
分类
根据病变程度分类
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浅龋:龋病局限于牙冠部邻面牙釉质或牙根部邻面牙骨质。
中龋:龋病进展,龋洞形成,波及牙本质中层。
深龋:龋病进一步进展,形成很深的龋洞,波及牙本质深层,靠近牙神经。
根据病变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龋病进展较快,病变的牙体组织呈现浅棕色,质地软而湿润,又称湿性龋。常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
慢性龋:龋病进展缓慢,病变的牙体组织呈现黑褐色,质地干硬,又称干性龋。
静止龋:龋病保持静止,不再继续进展。常常因为邻牙被拔除,病变区域得到充分清洁而使得病变停止进展,形成邻面的静止龋。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分类
平滑面龋:龋病发生牙齿的邻面,波及相邻牙齿的接触部位,破坏邻接关系。
根面龋:龋病发生在牙根部邻面,常见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的老年人。
隐匿龋:龋病发生在牙釉质下方而牙釉质尚未崩解,即在看似完整的牙釉质下方形成龋坏。邻面龋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多为隐匿龋。
发病情况
龋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龋病患病率达到30%~98%,其中儿童龋病发生率较十年前呈现上升态势。
龋病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好发牙面主要是咬合面,其次是邻面、颊面(牙齿外侧面)。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