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上颌骨前、眼眶下区域的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眶下区域皮肤和皮下组织肿胀、疼痛,睁不开眼。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
感染多源于上颌前牙、前磨牙的根尖周炎症,上颌骨骨髓炎或周围组织炎症
通常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定义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面的面部表情肌之间。眶下间隙感染即发生在眶下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感染局限,则称为眶下脓肿。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周感染,少数来自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感染。
颌面部皮下组织、肌肉与颌骨之间存在“潜在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如果发生感染很容易溶解液化,形成脓肿,脓液及炎性产物充满间隙中,便形成了间隙感染。
由于相邻的间隙互相通连,感染很容易在相邻间隙之间扩散。
眶下间隙感染属于颌面部间隙感染,又称为眶下
蜂窝织炎。
分类
眶下间隙感染可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牙源性:由病灶牙引发的感染。
损伤性:外伤(异物)导致的感染。
血源性: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造成的感染。
发病情况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情况如下。
成年人中,男性较女性更易患颌面部间隙感染, 男女发病比例为1.58∶1。可能与男性有更多的吸烟等不良嗜好, 导致口腔卫生较差有关。
老年及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颌面部间隙感染。
牙源性感染为最常见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类型。
多种原因可以导致眶下间隙感染,牙体和牙周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外伤等则属于本病的高危因素。
致病原因
感染来源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和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和
牙槽脓肿。
眶下间隙感染也可因上颌骨骨髓炎的脓液穿破骨膜,或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至眶下间隙引起。
有外伤(血肿、异物)继发感染。
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中病原体,经血液循环传播。
医疗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导致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需氧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
有文献报道,儿童眶下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
高危因素
上颌牙有未经治疗的龋齿(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主要原因)。
颌面部外伤。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颌面部淋巴结炎。
其他部位存在化脓性病灶。
接受拔上颌牙等有创口腔治疗。
患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全身疾病。
眶下间隙感染的常见表现包括局部和全身症状。
主要症状
局部症状
眶下区出现肿胀,范围常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区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
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龈颊沟(口腔内部,脸颊和牙龈之间的缝隙)处常有明显肿胀、压痛、易扪得波动感,可有脓液溢出。
感染期由于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鼻翼、上唇麻木。
全身症状
感染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眶下间隙感染可向眶内直接扩散,形成眶内
蜂窝织炎,出现眼球突出、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眶深部疼痛等表现。
感染也可沿静脉向颅内扩散,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脑炎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眶下间隙与颊间隙相通,眶下间隙感染可扩散导致
颊间隙感染,出现颊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
眶下间隙感染还可累及上颌骨,导致
颌骨骨髓炎,除出现局部肿胀外,还伴有剧烈疼痛。
眶下间隙感染属于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到急诊科进行救治。
就医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出现眼眶下区域红肿热痛,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或眶下区域有波动感的脓肿,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寒战、
高热,有眼眶剧痛、头痛、呕吐等,建议立即到急诊科救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应保持口腔及颌面部清洁。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面部肿胀?是否有过反复发作?是否伴有疼痛?
是否有眼眶周围或深处疼痛?
口内是否有腥臭味脓性液体流出?
是否有全身畏寒、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
病史清单
上颌牙齿是否出现过牙痛症状?是否有龋齿?
是否有过上颌牙齿根管治疗史或拔牙史?
近期是否面部受过外伤?
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血液系统疾病、
肿瘤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片、超声、CT等。
病原微生物检查: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
眶下间隙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同时需要与有类似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接受过根管治疗或拔牙。
近期面部受过外伤。
糖尿病、血液病等免疫力下降的相关病史。
临床表现
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发红发亮,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
病灶局部有波动感。
口内前庭沟处可有明显肿胀、压痛,可扪及波动感。
前庭沟处黏膜破溃,有脓液溢出。
病灶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伴有发热、乏力、畏寒等全身不适症状。
口腔颌面部检查
炎症局限后形成的眶下脓肿可触及明显波动感,并伴有明显压痛。
影像学检查
X线片
可用于定位病灶牙,显示患牙牙体、根尖周、牙周的情况,判断感染是否累及颌骨组织。
CT
对骨和牙齿等高密度组织成像较X线片更为清晰,可用于查看眶下间隙感染是否累及上颌骨组织,判断颌骨的密度变化。
脓腔在增强CT上显示为环状增强影像, 而脓腔内部则显示为密度较低区域。
B超
可用来确定有无脓液形成、脓腔的范围、脓腔与重要结构如血管的位置关系等,为手术切开位置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在重度感染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之后,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增加,但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出现。
病原微生物检查
脓液的涂片及细菌培养可确定细菌种类,必要时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如怀疑有脓毒血症,可多次抽血做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并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为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鉴别诊断
颌面部皮脂腺囊肿并发感染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面颊部皮肤红肿、疼痛。
不同点:
皮脂腺囊肿通常病程较长,体积逐渐长大,且通常无牙痛病史;眶下间隙感染通常病程较短,起病急,多有反复牙痛史。通过询问病史、B超及CT检查一般可以鉴别两者。
下睑蜂窝组织炎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面部红肿疼痛。
不同点:下睑蜂窝织炎通常无牙痛史,且口内前庭沟无波动感;眶下间隙通常有反复牙痛史,脓肿形成后口内前庭沟可扪及明显波动感。通过询问病史、B超及CT检查通常可以鉴别两者。
治疗目的: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去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尽早去除感染因素。
局部治疗
在急性炎症期应避免对感染部位的刺激,减少说话、咀嚼、面部做表情等活动,避免炎症进一步扩散。
在炎症形成脓肿前,外敷药物有消肿、止痛的效果,常用药物有
鱼石脂软膏、六合丹、
如意金黄散等。
全身治疗
全身支持治疗
若感染并发全身中毒症状,应在局部处理的同时,给予全身支持治疗。
包括充足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血压、心脏病和肺部疾病等。
抗菌药物的使用
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长期、无针对性的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
细菌培养和药物试验结果可指导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
炎性病灶已化脓并形成脓肿,或脓肿已自行破溃但引流不畅时,都应进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
由于眶下间隙感染发生部位特殊,因此临床上手术切口一般需要注意低位、隐蔽、安全、通畅。
按低位引流原则,常在口内上颌尖牙及前磨牙唇侧口腔前庭黏膜转折处作切口;横行切开黏骨膜达骨面,用血管钳向尖牙窝方向分离脓肿,使脓液充分引流,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橡皮引流条。
清除病灶
由牙源性感染引起化脓性炎症,待炎症控制后,应立即处理病灶牙。
眶下间隙感染经及时抗菌药物及脓肿切开引流,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本身患有基础疾病者,因免疫力低,可能形成慢性病程。
治愈情况
大部分患者通过及时处理感染灶及全身使用药物,能及时痊愈,通常预后良好。
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感染灶若处理不及时,可能由急性转为慢性,病程延长、反复。
危害性
眶下间隙感染可导致眼睑水肿,睑裂变窄,影响面部美观,同时还可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
眶下间隙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向眼眶内扩散,导致
眼眶蜂窝织炎,严重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若感染向颅内扩散,可导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眶下间隙感染累及上颌骨时,可能导致
颌骨骨髓炎,延长感染病程,增加治疗难度。
眶下间隙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日常的饮食和生活管理,并注意病情监测。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及过硬、过烫的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口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少食物对引流口的刺激。
糖尿病病人应少食多餐,控制血糖水平;高血压病人应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
生活管理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
不要用手去按压肿胀区域,避免用舌头舔口内伤口。
病情监测
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应注意观察伤口引流情况,若发现引流条或引流管脱落、引流口愈合,应及时复诊。
引流后,肿胀已经消退但再次出现肿胀,可能是引流口闭合后病情反复,需要及时复诊。
随诊复查
定期复诊,遵医嘱或于术后一周、一个月复查病灶恢复情况。
待感染控制后,应遵医嘱及时复诊处理病灶牙,去除致病因素。
对于局部伤口换药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
颌骨骨髓炎。
预防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
戒烟限酒,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维持口腔卫生。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洁牙,及时处理龋齿、
牙髓炎、牙周炎等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血液病等,避免抵抗力降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