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胱氨酸尿症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由于酶缺乏而引起的
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的累及眼、心血管、骨骼、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多发性血栓栓塞、智力落后、晶体异位和指趾过长。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国内已有报道。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生化缺陷型:①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②甲基转移酶缺乏型;③5,10-N-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
1.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
此型患儿在出生时正常,多于生后5~9个月起病。患儿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直到1岁才能独立坐着,到2岁才能勉强走路,呈鸭步态。小儿期以后反应迟钝恶化,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人而异,智力低下和反应迟钝有发展较慢的倾向。除癫痫发作外,尚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肌阵挛发作、痉挛、深反射亢进等。晶体脱位多在10岁左右才发生。
患者在青少年期可出现骨质疏松,其他骨骼异常可有脊柱侧弯、
胸廓畸形、高腭弓、
膝外翻伴有膝关节粗大和高足弓等。长管骨常细长,许多病例还可出现蜘蛛指,容易发生骨折。
皮肤血管病变常引起皮肤
网状青斑,此外皮肤变薄,面颊部常显著潮红,头发常稀少、本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可出现以上所有特征及严重智能发育障碍并早期死于血管病变。但也可仅有晶体脱位和轻度骨骼改变而无其他异常者。
2.甲基转移酶缺乏型
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可有智力发育延迟、
马方综合征样外观、体格发育落后、反复感染、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如惊厥等。部分病例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
肝脾肿大。晶体脱位、骨骼异常和血管闭塞则较少见。本型虽有甲基丙二酸尿,但没有严重的
酮症酸中毒症状。
3.5,10-N-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
在临床上与以上两型表现不同,其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智力低下、紧张症、周围神经病变、
肌病、精神分裂症样表现、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共济失调,没有血管、骨骼和晶体症状。此型中还有一些患者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型胱氨酸尿症和甲基丙二酸尿症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小儿期有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烦躁不安、消瘦、反复感染、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无神经、骨骼、血管和眼部异常。
1.产前诊断
可测羊水细胞的酶活性。
可用筛查法,即
硝普钠试验,出现红色或紫红色为阳性,表示尿中有过量的含硫氨基酸。
3.酶活性测定
可用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酶的活性,也可用此法检出杂合子。
4.X线检查
可见骨质疏松,椎体背侧呈双凹形,以及脊柱侧弯等。眼部症状多有晶体脱位,多发生于3~10岁间,常伴
青光眼,视网膜剥离。
本病需与
马方综合征鉴别:二者的共同点是晶体异位、蜘蛛指趾、心血管症状,但遗传方式和病情 发展不同。本病为隐性遗传,马方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趾细长,自初生即可见到;而同型胱氨酸尿症在初生为正常,数年后骨骼的生长不成比例,而四肢加长,此外还有血栓栓塞症状,骨质疏松,椎骨有双凹畸形等。更重要的是马方综合征没有本病的生化代谢异常。
1.合成酶缺乏型的治疗原则是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应用大量维生素。要补充
胱氨酸,长期低蛋白饮食,应少食动物蛋白。可食用黄豆、扁豆等植物食品。
2.对甲基转移酶缺乏型和还原酶缺乏型,不应限制蛋氨酸的摄入量,但其摄入量要适当。大剂量维生素的应用不仅适用于甲基转移酶型和还原酶型,也适用于合成酶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