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多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渗出、水疱、糜烂、溃疡、结痂、疼痛以及发热等
可由感染因素(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变态反应、放化疗等)引起
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可辅以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等
口炎是什么?
定义
口炎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可发生在口腔任何位置,包括唇颊黏膜、舌、牙龈、上腭(硬腭、软腭)组织等。
分类
口炎类型较多,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导致。常见类型如下。
感染性口炎
口腔念珠菌病:由念珠菌属感染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4型。
急性假膜型
念珠菌病:又称为
鹅口疮,最常见。多见于婴儿;成人较少见,但久病体弱者、艾滋病患者也可发生。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病:又称抗生素性口炎,多见于大量或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或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的患者。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念珠菌性白斑。
疱疹性口炎
该病有自限性(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依靠自身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原发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非感染性口炎
放射性口炎:又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由头面部放疗引起,根据病情出现的时间可分2型。
急性放射性口炎:
放射治疗第2周后出现的口腔黏膜损害。
慢性放射性口炎:放射治疗后的任何时期,从几周到几年均可能出现的口腔黏膜损害。
化疗性口炎:由化疗药物毒性引起。
发病情况
口腔念珠菌病:多见于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者或者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低下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个月至3岁婴幼儿。年轻成人也不少见。发病季节以春秋季最多。
球菌性口炎:多见于体弱或抵抗力低下者,或继发其他已有口腔黏膜损害性疾病者。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或患有免疫抑制疾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药物过敏性口炎:初次接触致敏药物不引起发病,再次接触时则会诱发过敏反应。
接触性口炎:此类接触物本身并不具有刺激性,只有过敏体质者接触后会出现过敏反应。
多形红斑:多发于20~40岁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
放射性口炎: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90%~100%会累及口腔,是否发生放射性口炎与放射剂量、辐射面积、是否使用放射增敏物质有关。
化疗性口炎:多见于因实体瘤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需进行
造血干细胞移植,而接受化疗的患者。
口炎和口腔溃疡是同一种病吗?
口炎和口腔溃疡不是同一种疾病。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两类,患者表现多种多样,如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等。
口腔溃疡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病变,多数病因不明,与免疫、遗传、机械或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口腔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单发或多发,伴有肿胀、疼痛。
口炎怎么治疗最快最有效?
口炎必须首先明确病因,再进行治疗。
在治疗时,应积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以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配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镇痛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如0.1%
依沙吖啶溶液、0.05%
氯己定溶液、0.5%~1%
利多卡因等。感染性口炎可根据病原体酌情进行全身用药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
口炎吃什么消炎药?
口炎不一定要用消炎药。对于感染性口炎,可以针对病原体使用下述药物:
口炎的病因多样,分类很复杂,患病后最好到医院就诊,把治疗的事交给医生,患者不要自行用药。
致病原因
感染性口炎
常因真菌、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害。
口腔念珠菌病
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约占致病念珠菌的80%。25%~50%的正常人口腔中携带此菌,但不致病,故称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当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时,口腔内的念珠菌过度增殖,则可导致口腔黏膜发生炎症。
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分娩时可被产道念珠菌感染;也可在出生后经乳母乳头或奶瓶感染。
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致使菌群失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患有艾滋病、
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患有消耗性疾病(白血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等)。
义齿(假牙)、口干等也可能导致白念珠菌感染。
疱疹性口炎
常见致病菌为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分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两个血清型,引起口腔损害的主要为HSV1。
HSV感染的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液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餐具和衣物间接传染。
球菌性口炎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正常人口腔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细菌,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身体抵抗力降低,如感冒发热、感染、长期腹泻、急性创伤,以及滥用激素、化疗和放疗后等,可导致细菌异常增殖,毒力增强,即可发病。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幼儿期感染发生水痘,之后患儿不会再发生水痘,但成年后可患带状疱疹,可沿三叉神经分布,出现皮肤黏膜疱疹。此后会获得终生免疫,不再复发。
非感染性口炎
变态反应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
可引起过敏的药物包括磺胺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安眠镇静类等。
接触性口炎:原发性接触性口炎与变态反应无关,是接触强酸强碱、高温、刺激性食物等导致的;过敏性接触性口炎是过敏体质者接触了如义齿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牙体充填物(银汞合金、树脂类)、唇膏、牙膏、口香糖、碘剂等所导致的。
口腔
多形红斑: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放射性口炎
各种电离辐射(X线、α、β、γ射线及电子、核子和质子)作用于人体,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改变,引起细胞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反应和损伤。
化疗性口炎
化疗药物的毒性导致。
诱发因素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不注意餐具及口腔卫生。
其他:如食物或烟酒刺激,以及妊娠期、月经期、感冒、便秘等。
主要症状
口腔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
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白色、黄白色假膜,用力可拭去,拭去后可见黏膜面发红、易出血。
患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拒食、低热。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病
最好发于舌背黏膜,其次是上腭和颊部。
表现为损伤部位出现弥散性红斑,可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干、灼痛。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好发于上颌义齿承托区的黏膜。
表现为局部黏膜出现红斑样病损,有的可见腭部黏膜乳头样增生;伴口干、烧灼感及刺激性痛。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多见于舌背及口角联合区。
表现为增厚的白色斑块。
疱疹性口炎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患儿还可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伴口腔黏膜、
牙龈红肿。
口腔出现成簇的小
疱疹,直径1~2毫米,迅速破溃后形成浅表不规则的糜烂,有黄白色假膜覆盖,周缘充血发红。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唇疱疹)
多出现在唇红部、口角、口周,首先出现局部烧灼感、红斑,继之形成单个或成簇的水疱,破裂后变为糜烂或脓疱。
损伤部位出现麻刺感、灼痛、张力增加等症状。
球菌性口炎
可发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表面有灰白色或黄褐色致密光滑假膜覆盖,假膜不易拭去,强行拭去可见糜烂面。
发病急骤,有口臭和明显疼痛,唾液增多,
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可伴有发热。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 病损沿三叉神经走形分布,发于面部单侧,不越过中线。可见单侧皮肤黏膜较多水疱,疱破后形成较大面积糜烂,上覆假膜。
● 病损出现前局部有痒或麻刺感,后变为剧烈疼痛;可伴有乏力、头痛、畏光。
变态反应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
呈急性发作,可见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现为水疱、充血、水肿、糜烂,上覆黄白色假膜,唇部的糜烂表面形成厚血痂。
药物过敏性口炎可伴有皮肤及其他部位黏膜病损。可见手足圆形红斑、
丘疹、大疱。外生殖器黏膜糜烂,眼结膜充血等。
接触性口炎
接触部位出现充血、灼热、水肿、刺痛、发疱、糜烂或溃疡、假膜覆盖等症状。
多形红斑
轻型:皮肤靶型红斑,分布于四肢伸侧,有瘙痒不适感;黏膜病损局限于口腔,有红斑、水疱、糜烂、溃疡、假膜、唇部结痂。
重型:皮肤病损面积扩大,但低于体表皮肤总面积的10%;口腔病损范围更广、更重,除此之外还会伴有鼻黏膜或眼结膜损害。
放射性口炎
急性放射性口炎
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假膜覆盖、易出血。
口腔剧烈疼痛、
吞咽痛、进食及言语困难,口臭、厌食等。
慢性放射性口炎
口腔黏膜及舌乳头萎缩、发红、干燥、灼烧感,广泛龋齿。
主要表现为口腔干燥,味觉异常,张口受限等。
化疗性口炎
● 化疗用药后1~2周,出现口腔黏膜萎缩、充血,继之广泛糜烂、溃疡、假膜。
● 疼痛明显,言语进食困难。
并发症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发热、乏力、头痛、呕吐等。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皮肤成片发红,以后迅速蔓延全身并发生糠状或片状鳞屑,鳞屑不断脱落和生成。
施-约综合征:大部分口腔黏膜、唇、眼结膜突发广泛水疱、糜烂、溃疡;皮肤病损低于体表皮肤总面积的10%,表现为平伏的红斑,愈后留
瘢痕,常造成眼结膜粘连,咽喉或阴道紧缩感。
Ramsay-Hunt综合征(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若
带状疱疹病毒入侵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同时侵犯面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时,出现面瘫、耳痛。
就医科室
口腔科
有口腔黏膜红肿、水疱、糜烂、溃疡,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出现
高热、呕吐、
意识障碍等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小儿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家长可注意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诊前保持口腔清洁。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儿童)是否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的症状?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病史清单
是否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最近口腔是否受过外伤?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有放化疗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局部用药:0.1%
依沙吖啶溶液、0.05%
氯己定溶液、2%~4%碳酸氢钠溶液、0.5%~1%
利多卡因、0.5%达可罗宁
抗生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
诊断依据
病史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史,或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病史。
有药或食物过敏史。
有放化疗治疗史。
有口腔创伤史、损伤因素等。
有病毒感染史。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水疱、糜烂、溃疡,假膜、结痂、疼痛、发热等。
口腔检查
了解口腔黏膜的情况,检查全口黏膜有无色、形、质的变化,有无残冠、残根或不良修复体等机械刺激因素。
病原学检查
包括涂片检查、病原体培养、病原体核酸检查等,可明确病原体的种类,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血液学检查
常用血常规、C-反应蛋白、相关抗体检测。
明确是否存在出血和感染;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检查前无需空腹。
病理检查
根据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便可得出较明确的诊断,还可鉴别恶性溃疡。
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查体可见
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
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查鉴别。
手足口病
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具有强传染性,一般可自愈。
可有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等症状,多数不发热或有低热。
发病1~3天后,儿童口腔内、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灰白色的小疱疹或红色
丘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可出现溃疡。皮损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会形成
瘢痕等特点。
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查鉴别。
血管性水肿
急性发病,症状突然出现,数小时或数天消失,不留痕迹。
表现为无痛、无痒、无凹陷、无压痛、无波动感、质地较韧有弹性的局限性肿胀。
一般治疗
变态反应性口炎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
停用或少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口腔不洁者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养成餐后刷牙、漱口的习惯,使用软毛牙刷,有效清洁牙齿和牙间隙,保持口腔清洁。
多饮水,饮食勿过烫,避免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对症治疗,酌情进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抗炎药
0.1%
依沙吖啶溶液: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含漱或湿敷可用于各种口炎。
0.05%
氯己定(洗必泰)溶液:对多数真菌、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其含漱剂可用于各种口炎。
2%~4%碳酸氢钠溶液:可改善口腔环境,抑制口腔念珠菌生长。适用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可用作含漱剂、浸泡剂(浸泡义齿)。
镇痛药
0.5%~1%
利多卡因: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作含漱剂。饭前含漱可减轻进食吋疼痛。
0.5%达可罗宁:口腔溃疡或糜烂时,可以含漱或涂抹以缓解疼痛。
除以上药物外,还可使用含抗生素、激素、镇痛药物等制成的软膏和药膜,可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其他
还可使用促进溃疡面愈合的药物,如养阴
生肌散、西瓜霜等中药散剂,可局部喷撒来吸附溃疡表面的渗出液,有助于愈合。
全身治疗
抗生素
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可控制感染。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口炎。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抗病毒药
可抑制病毒生长。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口炎。
注意事项:使用阿昔洛韦后,可有注射处
静脉炎、暂时性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使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后,可有口渴、白细胞减少等,妊娠早期禁用。
抗真菌药
抑制口腔黏膜真菌的生长繁殖,用于
真菌感染引起的口炎。
不良反应为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适;偶有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度一过性
肝功能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抗真菌治疗需要规范连续用药至少2~4周。
抗组胺药物
能选择性地阻断
组胺受体、拮抗组胺,用于变态反应有关的口炎。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头晕、口干等。
免疫抑制剂
长期大量使用环磷酰胺会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红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
免疫增强剂
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物理治疗
渗出糜烂明显的口炎可以采用理疗,利用激光、微波等治疗仪、超声波雾化疗法或口内紫外线照射、
冷冻疗法等,减少创面渗出、促进愈合。
治愈情况
口炎类型不同,其预后效果也不相同。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口腔念珠菌病:急性感染损伤位于表层,经抗真菌治疗后效果好。一般1周至数周可痊愈,不易复发。慢性感染则病程迁延反复,且有易感因素存在,只有消除易感因素才能杜绝复发可能。
球菌性口炎:口腔病损经治疗一周左右愈合。
变态反应性口炎:经积极治疗后,能够彻底治愈,预后大多良好,应明确过敏原,避免再度接触才能防止复发。
放射性口炎:急性病损经过积极治疗,能够恢复良好;但放疗导致的唾液腺破坏,以致口腔干燥,由此造成的广泛龋齿、口腔念珠菌病会长期存在。
化疗性口炎:如果没有继发感染,化疗性口炎具有自限性,化疗结束后2~3周可愈。
危害性
口炎可导致口腔黏膜红肿、糜烂或溃疡,局部疼痛,影响进食或说话等,伴发口臭、口干、
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严重者可出现失水及
电解质紊乱,从而危及生命;有些病损痊愈后可有瘢痕形成,甚至遗留功能障碍。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婴儿宜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或已断奶的婴幼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蔬菜泥等),并保证营养均衡。
成人及儿童均应注重均衡饮食,以保证营养充足。
避免过烫、过硬或刺激性食物。
卫生管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特殊人群以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纠正吮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
对流涎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
注意消毒婴儿的奶瓶、奶嘴、吸奶器、餐具及玩具。
哺乳期女性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每天清洗、更换内衣。
戒除舔唇、咬唇习惯,饭后清水洗唇,保持唇部湿润。
习惯管理
避免不必要的口腔擦拭,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劳逸结合,勿劳累。
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做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体牙周疾病。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切勿滥用。
注意哺乳卫生,保持乳头和奶嘴的清洁,哺乳用具应经常煮沸消毒,并保持干燥。
放化疗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含漱。
避免再次接触已知为变应原的药物。
调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
加强营养,积极锻炼身体,合理作息,增强抵抗力。
避免焦虑,保持乐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