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物理学检查是指肉眼观察粪便的量、性状以及有无寄生虫和异物等,从而为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1.检查前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2.标本采集
用一次性粪便采样器取新鲜粪便。
1.量
正常成人粪便量为100~300g。
2.性状
正常成人粪便为成形或半成形,黄褐色,圆柱状,质软;婴儿粪便较稀软,黄色或金黄色。病理情况下,可有以下变化,可报告为软、硬、糊状、泡沫状、稀汁状、黏液脓样、有不消化食物等。
(1)
黏液便:黏液增多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小肠有炎症时,黏液均匀混合于粪便的之中;大肠有病变时,黏液一般附于粪便表面。
(2)鲜血便:提示有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于痔疮、
肛裂、
直肠息肉及
结肠癌等。
(3)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时常,粪便常为黑色或褐色,当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0mL时,可见柏油样便。
(4)脓便或
脓血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
溃疡性结肠炎、
细菌性痢疾、结肠癌或
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以出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以脓血及黏液为主。
(5)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泻。婴幼儿出现绿色稀便,提示有消化不良。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且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
伪膜性肠炎。
(6)米泔样便:多见于霍乱。
(7)球形硬便:多见于习惯性便秘患者。
3.气味
健康人粪便有一定臭味,肉食者臭味较浓,素食者臭味较淡。
慢性肠炎、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溃烂时,多有恶臭。脂肪及糖类消化不良时,由于脂肪分解及糖发酵,粪便有酸臭味。阿米巴肠炎时,有鱼腥臭味。
4.颜色
下消化道出血、肛裂、痔疮、直肠癌等,粪便可呈红色;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为暗红色;
胆道梗阻可见白陶土样便;
婴幼儿消化不良时,出现绿色稀便;上消化道出血及服用铁剂、动物血及某些药物,粪便呈现为黑色。
5.寄生虫
粪便中较大的虫体,如蛲虫、蛔虫等,肉眼即可发现,将粪便冲洗后可发现钩虫、鞭虫等小的虫体。服驱虫剂后排便时应检查有无虫体。驱绦虫后应仔细寻找有无虫头。
6.结石
粪便中排出的结石最主要的是胆结石,此外还有肠石、胰石。较大者肉眼可见,较小者需用铜筛淘洗后才能发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