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的牙洞边缘又发生的龋坏
表现为充填体-牙体交界处出现牙齿变色或龋洞
由补牙时未去净龋坏组织、补牙材料与洞缘不密合、补牙后有不易清洁区域等所致
早期可涂氟促进再矿化,但一般均需重新补牙
定义
发生龋齿并对龋洞进行充填治疗,也就是补牙后,在充填材料和牙体交界处又发生的牙体组织龋坏,称为继发龋。
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或存在微渗漏,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使补过的牙再次发生龋病,即出现继发龋。
继发龋也可因补牙的时候未将病变的牙体组织除净,之后再发展而成,即发生在修复体与牙体界面的龋损。这种继发龋比较隐蔽,单纯临床检查不易查出,需借助X线片的检查。
发病情况
继发龋可以说是随着充填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充填的发展而发展。
在20世纪初,牙体充填术应用的早期,临床医生就发现充填体边缘可以发生继发龋,这是充填体替换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
与恒牙相比,因儿童配合差,治疗过程中隔湿困难,乳牙继发龋更为常见。
继发齿作为龋齿的类型之一,其病因与原发龋齿基本相同,但龋齿活跃程度、龋齿充填后的口腔卫生状况等与是否发生继发龋也有一定关系。
致病原因
继发龋发生的原因与原发龋基本相同,即龋病的四联因素,宿主抵抗力降低,碳水化合物存在,致病微生物侵袭和时间等。
继发龋病因中宿主抵抗力降低因素更为突出,尤其充填体边缘微裂隙存在是继发龋发生的主要原因。
细菌
细菌为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口腔内的细菌种类较多。常见的致龋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和放线菌等。
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的产酸力都比较强,可造成牙体局部脱矿,导致龋齿。
变形链球菌能使牙齿光滑面发生龋病,放线菌能造成窝沟龋,而乳酸杆菌则会加速龋齿的发展。
饮食
进食含糖(特别是蔗糖)较多的食物,牙齿隐蔽部位易滞留过多糖分,细菌利用
糖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造成釉质脱矿,从而导致龋齿的发生。
宿主
这里所说的宿主,就是指患者。由于每个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某些人存在易患龋齿的情况,主要有牙齿和唾液两方面因素。
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或者重叠均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它的质与量的变化,抗菌效果的改变以及缓冲能力,都与龋齿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时间
龋齿的发展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牙齿上菌斑形成,到牙质脱矿,再到龋洞,所有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间。
高危因素
继发龋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龋齿活跃程度、口腔卫生状况、充填材料种类、充填牙位、充填体在口腔中的时间、充填体边缘的位置和充填技术等,都可能影响继发龋的产生。
龋齿的活跃性高、口腔卫生差的患者易出现继发龋。
使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体边缘位置低于牙龈缘,易导致继发龋产生。
充填体在口腔内的时间越长,继发龋的发生率越高。
与后牙相比,前牙充填体较易发生继发龋。
在备洞和充填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原则进行,易导致继发龋产生。
发病机制
补牙之后,充填体在口腔当中,很快有唾液薄膜覆盖其上,并在表面不规则地延伸。
当充填体有裂隙时,唾液会进入充填体和牙体组织之间的裂隙中,口腔细菌可以黏附于唾液上并侵袭整个裂隙。
聚集于裂隙中的细菌可以利用口腔中的营养物质,经过长时间的繁殖和产酸,使牙体组织沿着洞壁发生脱矿,最终会发生继发龋。
继发龋在出现牙齿变色和龋洞的同时,可能伴有牙齿敏感、疼痛等症状。
主要症状
牙齿颜色改变
继发龋多发生在经过治疗的患牙充填体边缘,在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颜色改变,即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块或黄褐色斑点。
此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龋洞
继发龋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牙体组织破坏,出现龋洞。
其他症状
牙齿敏感
继发龋发生后,会出现牙齿敏感,遇冷、热、甜、酸刺激时出现牙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自发性疼痛
如果继发龋侵及牙髓,可以出现牙齿自发痛、夜间痛等。
继发龋一旦发生,均应积极就医。为了给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患者需要做就医前的相应准备。
就医科室
口腔内科
继发龋一般就诊于口腔内科,口腔专科医院可就诊于牙体牙髓科。
补牙以后,发现充填物周围牙齿变色,有新的龋洞,或者进食冷、热、甜、酸的食物牙齿有酸痛感,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一晚避免自行服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就医前保持口腔卫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补过的牙齿有对甜酸食物敏感吗?
有牙齿疼痛发生吗?
牙痛能否定位,持续多长时间,症状可否自行减轻?
病史清单
补牙多久了?
是否接受过冠修复、嵌体修复、贴面修复?
补牙以后是否坚持每天早晚刷牙?
是否患有急性或活动性传染病?
近半年内是否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
是否患有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
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全口曲面体层片、CBCT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痛药:布洛芬等。
正在服用的治疗全身疾病药物。
继发龋的诊断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但临床上还需要与牙齿过敏症、慢性牙周炎等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有补牙史。
临床表现
充填材料周围牙齿表面白垩色、黄褐色或黑色斑块。
存在龋洞。
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不适或疼痛。
口腔检查
观察充填体周围颜色变化,是否出现牙体实质性的缺损,是否可看到或探到龋洞。
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密度比周围正常组织明显降低。
鉴别诊断
牙齿过敏症
相似点:均可出现牙齿对冷热、酸甜或机械刺激有酸痛症状。
不同点:牙齿敏感症用探针在牙面滑动可找到过敏点或过敏区,但牙齿无明显变色或龋洞。继发龋发生在补过的牙齿。
慢性牙髓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龋洞,牙齿遇冷热、酸甜刺激疼痛。
不同点:慢性牙髓炎可出现不定期自发痛、食物嵌塞痛,疼痛较严重且有延续性,遇冷热刺激后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可能缓慢消失。继发龋出现刺激痛时,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治疗目的:阻止龋病进展,治愈疾病。
治疗原则:继发龋早期可通过涂氟促进再矿化治疗,严重者需去除旧充填体后,重新充填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充填体与牙面之间出现的微渗漏,本身部位呈疏松多孔的状态,致龋菌很容易在牙面上定植,在牙面和修复体边缘粘附形成
牙菌斑,使得釉质脱矿。
早期预防性使用氟化物处理的微渗漏等病损,局部摄入的氟离子,使脱矿的釉质沉积氟化物,促进再矿化,停止龋病早期病变。
常用的氟化物有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等,氟化物对软组织无腐蚀性,不会使牙变色,安全有效,前牙和后牙均可使用。
手术治疗
充填治疗
继发龋一般应重新补牙。
将旧充填体及继发龋坏牙体组织去净后,使用复合树脂修复牙齿缺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能与牙齿进行最佳配色,与牙体组织形成粘接固位,适用于前牙和大面积龋损牙齿的修复。
并发症
充填后疼痛
磨除龋坏组织过程中的冷热刺激,充填体过高,牙齿邻面接触恢复不良,均可造成牙龈炎症和咬物疼痛。
症状轻者可观察,若症状逐渐缓解则不予处理,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则应及时就诊。
意外穿髓
牙齿解剖结构变异、操作和器械使用不当,均有可能造成牙髓的意外暴露,须进行牙髓治疗。
牙龈出血
补牙过程中可能损伤牙龈缘,造成牙龈损伤。
一般术后1周愈合。
继发龋经过及时重新补牙,一般可痊愈。但严重的继发龋由于牙体硬组织损失过多,有可能导致折断甚至脱落。
治愈情况
发生继发龋后,需要重新补牙。即除掉旧充填物,去净龋坏组织,重新进行充填。
再次修复治疗可以恢复牙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牙齿酸痛不适的症状消失,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预后因素
若原龋齿和继发龋导致牙体缺失少,治疗及时,一般经重新补牙后,预后良好。
若原龋齿及继发龋导致缺失牙体组织多,可能出现充填体折断、脱落,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嵌体或冠修复,可以较好恢复咬合面形态和邻面接触关系。
继发齿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
牙髓炎,出现剧烈疼痛,自发痛、夜间痛、疼痛无法定位等。
继发龋是在补牙之后再次发生的龋齿。无论从预防继发龋还是重新补牙后的维护,保持口腔卫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常管理
坚持睡前、餐后刷牙,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力度不可过大,牙刷刷毛不宜过硬,以减缓树脂的磨损。
少食用浓茶、咖啡、醋等饮料和深色食品,以减少树脂染色。
避免咀嚼过硬的食物,以免充填物折断或脱落。
预防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等。
补牙后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补过的牙出现变色,或者充填材料与牙齿间出现缝隙,及时就医处理。
每年应定期做口腔检查,以观察牙体的色泽、磨耗、口腔清洁等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