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间隙感染是指颌下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颌下区丰满,
淋巴结肿大、压痛。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如为
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流目的。
颌下间隙位于颌下三角内,间隙中包含有颌下腺,颌下淋巴结,并有面动脉、面前静脉、舌神经、舌下神经通过。该间隙向上经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间隙相续;向后内毗邻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向前通颏下间隙;向下借疏松结缔组织与颈动脉三角和颈前间隙相连。因此颌下间隙感染可蔓延成
口底多间隙感染。
多见于下颌
智齿冠周炎、
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化脓性
颌下腺炎有时亦可继发颌下间隙感染。
多数颌下间隙感染常以颌下淋巴结炎为早期表现,颌下区丰满,有明确边界的
淋巴结肿大、压痛。化脓性颌下淋巴结炎向结外扩散形成蜂窝组织炎。颌下间隙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为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脓肿形成后,中心区皮肤充血,可触及明显波动。颌下间隙因与舌下间隙相续,感染极易向舌下间隙扩散,此时可伴有口底后份肿胀,舌运动疼痛,吞咽不适等症状。
两型皮损的组织改变相同,主要为表皮
角化过度和真皮乳头状瘤病。真皮乳头向上突起似手指状。乳头顶部和两边表皮变薄。乳头之间表皮向下凹陷,其中充满角质,棘层呈轻度或中度肥厚。表皮基底层可有轻度色素增多。
1.病史
成人有下颌磨牙化脓性
根尖周炎、下颌
智齿冠周炎史,婴幼儿、儿童多能询问出上呼吸道感染继发颌下淋巴结炎病史。
2.临床表现
颌下三角区炎性红肿、压痛,病初表现为炎性浸润块,有压痛;进入化脓期有跳痛、波动感、皮肤潮红;穿刺易抽出脓液。病人有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多等。
3.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常在
慢性颌下腺炎的基础上急性发作,表现有颌下三角区红肿压痛及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但多不形成颌下脓肿,并有患侧舌下肉阜区、颌下腺导管口红肿,压迫颌下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流出。摄X线口底片多能发现颌下腺导管结石。
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但若为
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起的目的。
颌下间隙切开引流的切口部位、长度,应参照脓肿部位、皮肤变薄的区域决定。一般在下颌骨体部下缘以下2cm做与下颌下缘平行之切口;切开皮肤、颈阔肌后,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如系淋巴结内脓肿应分开淋巴结包膜,同时注意多个淋巴结脓肿的可能,术中应仔细检查,予以分别引流。
颌下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颌下间隙感染需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药物治疗:建议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药物抑制感染,改善症状。
2.手术治疗:颌下间隙感染严重有脓液形成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切开引流脓液促进症状的好转。
颌下间隙感染一般因口内牙体或牙龈炎症的扩散引起,所以出现颌下间隙感染时建议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医生,明确感染原发部位。对症治疗,促进疾病的好转。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